此墓是「中國第一兇墓」,80位盜墓賊慘死墓中,慘狀令人過目不忘

2020-12-13 孟娜敘史

《斯幹》:「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鳥斯革,如翬斯飛,君子攸躋。」

從古至今,墓葬相關的文化一直都很受百姓的重視。在古時候,人們相信,人死之後,魂魄離開身體,會前往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下去。這也就有了許多為親人焚燒衣服、財物等隨葬的做法。人們相信陪葬死者的物品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陪伴死者,更甚者還有活人陪葬的現象。這也是為了讓死者能夠在所謂的另一個世界過上富足美滿的生活。

但是我們必須要清楚的是,這種人們想像中中的「另一個世界」都是不存在的,是屬於封建迷信之一。但毫無疑問的,這確實成為了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人們對其的看重程度也很高。大家不僅僅對另一個世界的生活有著重視,在不同的時期,人們也對這個習俗也有著不同的要求。

秦漢時期,人們的墓葬多採用覆鬥式。這種形式的模樣看起來像是為眾人所知的金字塔,呈現一個倒扣的形狀;而到了魏晉時期,相關的形式有了一些變化,人們大多使用山石堆砌來作為基地,並在其中填充一些麻魚膠來補充讓其穩固。而之所以有這種形式的改變,也是為了順應當時當地的環境氣候特徵,讓其能夠更加穩定的存在。

而中國墓葬文化也曾經被其他國家的遊歷者所驚嘆過,一位歐洲人曾經觀察過中國的墓葬形式,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沙漠中隨處可見的石墓,有大有小,數不勝數,有一多半埋在黃沙下面,露出外邊的黑色尖頂,如同縮小版的埃及金字塔。」

而發展到唐代,因為強大,的國家實力,提供了強大了經濟實力支撐,關於墓葬的相關工程量也迅速增加。不管是建設的面積還是工藝都與以前相較有了更加複雜的體現。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人們喜歡更加恢弘的墓葬形式,將山中直接挖空,作為墓葬,將墓葬和自然完全的融為一體,是當時深受歡迎的形式。

歷史繼續發展,等到了南宋,發展至清朝初期之中的這一時段,有許多少數民族開始遷移到中國,而這個時期,也有著大量的戰爭,可以說是,兵連禍結,民不聊生。也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個時期,針對與一些普通百姓的墓葬形式,有了一定程度的簡單化,當然有錢的貴族、皇族等依然氣勢恢宏。

最後,明清時期的墓葬,就更加側重在地面的裝飾上。他們將死者的墓穴都仿造其生前的模樣進行修建,因此大多十分輝煌、堅固。幾乎不可能被當代的普通盜墓賊所挖掘。

墓葬文化的發展壯大,墓葬陪葬品的價值不菲,也就導致了盜墓賊的層出不窮。從古至今,盜墓賊的活動便從來沒有間斷過。如果是考古是對墓葬中物品的合法挖掘,那麼盜墓賊就是一種完全暴力的破壞。他們往往不在乎墓葬存在的延續價值,單純的破壞墓葬,盜取其中有價值的文物私賣,從而造成一些巨大的損失。

盜墓通過挖掘古時墓葬來盜取寶物,當然,留存多年的墓葬也有著一定的危險性,因此盜墓賊也會有在墓葬中死去的事件發生。而在我們國家,就曾經出現過一座可以稱作「中國第一兇墓」的墓葬。其位於湖北襄陽,在這座墓葬中,不完全統計,就有80名左右的盜墓賊在其中死去。並且並非在同一時期,他們竟存在於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那這究竟是為何呢?

事情發生於上個世界末期,在湖北襄陽的一個普通的地方,一塊青石板在工地上被當地工作的工人們挖掘出。工人們將其簡單清洗後,竟發現上面出現了許多人們不認識的古代文字。這可驚呆了當地的工人,因此他們就趕緊聯繫了當地的文物保護的相關部門,以保護文物的可能性。

有了他們的通報,當地的相關部門趕緊派出了相關專家進行考察。而結果也是十分驚人,在那個工地之下,竟然存在著一座很大的古墓,且時間可以追溯到五代時期。這個發現讓當地專家們非常興奮,於是繼續開展了調查。但後來,他們發現,這座古墓已經被盜墓賊發掘過,並且存在著許多盜洞。

但挖掘仍舊要繼續,專家們繼續挖掘著這個已經被盜竊過的古墓。事情很順利地進行,工作人員們迅速地挖掘到了古墓的盡頭。這個時候,又有驚人的事情發生。考古專家竟然發現,這個古墓是一座「流沙墓」。而所謂「流沙墓」,其實是一種機關。

古人創造這種機關,充分利用了沙子的流動性和不穩定性,在墓室上方存儲大量的沙子,這樣的話,當有盜竊的竊賊如果通過挖掘的方式進入墓葬,上方的流沙就會迅速流出,讓進入古墓的入口被封閉。甚至可以通過流沙將入侵者殺死。

專家們在清理這些流沙時,也是頗為費了一番力氣。終於清理乾淨流沙之後,沒想到的是,專家們竟然在墓室底部,發現了數量巨多的屍體存在。一數,竟然有足足80具。而這80個屍體毫無疑問全部都是歷代的盜墓賊。他們大多都是被流沙困住,在墓葬中無法出去,而活活憋死的。這樣的慘狀簡直令人難以忘記。

儘管因為盜墓的危險性,在墓葬中發現盜墓賊的事件並不算特別稀奇。但是這個古墓中,發現盜墓者的數量卻是史無前例,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座墓葬也由此得名:「中國第一兇墓」。

一些人會覺得這種流沙墓的設計十分的不人道,但其實,盜墓這種行為在本質上就是犯法的。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機關的厲害性能夠保護其本身不會受到外界竊賊的侵擾。更是在另一個方面,保護了其中文物的安全性。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陵墓》

《詩經》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兇墓」,80名盜墓賊慘死於墓中,景象令人過目不忘
    但是現實中確實有盜墓賊的存在,那麼盜墓賊在挖掘墓穴的時候也會發生這麼奇怪的事情嗎?一般來說,墓穴都是古代達官貴人才會有的規格,摸金的人在找尋墓穴上有一套自己的辦法,比如說請一個風水先生看看風水,尤其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對於自己死後居住的地方更加講究。
  • 4個慘死的盜墓賊引出一2000年漢墓:挖出化妝盒,墓主或是小鮮肉
    盜墓賊技術確實是好,但是奈何行為卻非常的卑鄙,畢竟是盜挖死人的墳墓,而且將挖出的寶貝拿去販賣,變成一己私利,從而導致大量的文物流失海外。在2009年的時候,江蘇盱眙縣大雲山山頂就發生了一件令人吃驚的消息,那就是居然發現了4個死掉的盜墓賊,而這4個盜墓賊也因此為我們江蘇考古隊引出了一座2000年前的漢墓。
  • 專家發掘安祿山墓,發現一盤英文磁帶,對盜墓賊的做法佩服至極
    在文博講壇欄目上,郝建文在提及五代王處直墓壁畫藝術提到了曲陽田莊大墓,並且堅定地認為,此墓的墓主就是安祿山,並將當年發掘古墓時的種種奇聞講了出來。曲陽田莊大墓是在2011年發現,並且在2012年發掘完畢,但是因為早期的時候墓葬遭到了損毀,所以碑文這些東西全部丟失了,但是根據墓中的壁畫,還有殘留的文物,許多專家堅定地認為,這就是安祿山墓。
  • 剛下葬人還是熱乎的,盜墓賊就迫不及待下手了,結果發現墓主活著
    導語:剛下葬人還是熱乎的,盜墓賊就迫不及待下手了,結果發現墓主活著 盜墓自三國時代開始就是一種下九流的職業了,相比今天,古代對盜墓賊的懲罰要更嚴重一些,基本是抓到了就處死,但是耐不住一夜暴富的誘惑,所以很多人鋌而走險。
  • 古代的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墓中的這樣東西,從來不拿,拿就出事
    古人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不在另一個世界吃苦受罪,人們就會在墓中隨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時候還會生殉活人。但正是因為墓中有價值連城的各種財富,這就引來了一群特殊人群的注意。 這些人就是盜墓賊。盜墓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厚葬的歷史有多久,那盜墓的歷史會有多久。
  • 古代的盜墓賊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墓中的一樣東西,從來不拿,拿就出事
    古人相信人死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為了不在另一個世界吃苦受罪,人們就會在墓中隨葬大量的陪葬品,有時候還會生殉活人。但正是因為墓中有價值連城的各種財富,這就引來了一群特殊人群的注意。 這些人就是盜墓賊。盜墓是什麼時候興起的,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厚葬的歷史有多久,那盜墓的歷史會有多久。
  • 盜墓賊多次光顧曹操墓,3.25萬平方米的安陽高陵有多少件文物?
    (王建安 攝影)安陽,是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匯處,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在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朝在安陽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 河北發現唐代第一大墓,挖出一盤英語磁帶,讓考古專家顏面掃地
    楊貴妃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被稱為中國四大古典美女之一,在以胖為美的唐朝,身材豐腴的她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特別寵愛,在後宮也是獨霸一方,楊貴妃在此期間,認了一個乾兒子,他是唐朝歷史上有名的叛將安祿山。
  • 銀龍之墓,千裡同鏡 中蒙歷時三年探秘匈奴貴族墓
    從2017年起,河南考古人連續三年深入蒙古無人區,揭開了兩座匈奴貴族墓的面紗,出土的「鎏金銀龍」等文物,更是世所罕見。在美國考古雜誌《Archaeology》評選的2019年世界十大考古發現中,「銀龍之墓」榜上有名,這也是中國專家境外考古首次獲此殊榮。  這次異域考古為何備受關注?在於匈奴是我們熟悉的陌生人。
  • 長樂公主墓被盜,專家到達現場,棺槨哪去了?
    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本文由法老三叔原創創作,歡迎轉載分享中國「事死如事生」的傳統墓葬觀念,使得人死後的陪葬品和墓穴十分奢華,尤其是那些位高權重中簡直是重新複製了一下自己身前的輝煌,秦始皇這個手辦狂魔,地下宮殿至今不敢挖掘,唐太宗的昭陵也是按照當時長安城修建的,就是因為墓中存放了太多的絕世珍寶就有人鋌而走險,延伸出了一個新的職業,古代叫摸金校尉就是盜墓賊。
  • 菏澤挖出「黃腸題湊」大墓,木材超過3000立方米,墓主是西漢太后
    就在10年前,也就是2010年的時候,大李莊村的村民卻在一次意外取土的時候挖出一個比較深的黑洞,為此還把人家給嚇到了,而後這個消息被捅給了當地文物局,隨後趕來的就是考古隊,沒想到這黑洞就是盜墓賊留下的盜洞
  • 超越三星堆和馬王堆的世紀大墓——南昌海昏侯墓,為什麼不那麼著名?
    海昏侯劉賀是漢武帝的孫子,在位僅僅27天,就因為昏庸無道而被大將霍光廢掉。 極具考古價值的海昏侯墓 海昏侯墓是2011年江西南昌大塘坪鄉的村民發現的,因為上報及時而得到完整保存,沒有遭到盜墓賊的破壞。
  • 安祿山和楊貴妃有何關係,安祿山墓被打開,墓中為何有英文磁帶
    人們一開始認為安祿山死後被安葬在陝西省武功縣貞元鄉北可村,雖然這個地方有一個墓,但是沒有資料可以證明這是安祿山的。後來在一次考古學術大會上,有人指出河北曲陽縣田莊墓是安祿山的,而且認同這個觀點的人還不在少數。
  • 1957年西安挖出9歲少女墓,墓主身份大有來頭,石棺蓋刻4個大字
    在這些繁星般分布的古墓中,曾有一處十分奇特,墓中棺槨由青石精心雕刻而成,宛若宮殿,其中的陪葬物品精美至極,令人驚嘆。更令人意外的是,這座奇特古墓的墓主人只是個九歲的小女孩。由此大家更加迫切地想知道,墓主人究竟是何等富貴,才能享受如此人間繁華。二、九歲小女孩身世不凡令人沒想到的是,通過對石棺中屍骨的分析,專家認為墓主人其實是個九歲的小女孩。古時候這麼小的孩子夭折後,家人和宗族一般不會大操大辦,往往出於忌諱而選擇簡單安葬。
  • 為什麼說洛陽金村大墓是我國考古的痛?
    「金村發現古墓」一事迅速傳遍周邊,很多盜墓賊都迫不及待的想要前往金村盜取文物,但這些盜墓賊還未開始行動,提前得到消息的懷履光便聯合美國人華爾納及其他傳教士還有當地一些古玩奸商以威逼利誘的手段迫使當地村民先行進入洞內挖掘文物。
  • 安祿山墓疑被發現 墓內現上世紀80年代英語磁帶
    老田更是形象地指出,這座墓背後的三座大山:「像一把太師椅。」  走進保護棚,大墓的氣勢撲面而來,令人震驚—巨大的主墓室,十個耳室,全部用青磚築造,均為圓形穹隆頂。河北著名學者梁勇曾這樣形容他對這座墓的印象:「超過清東陵慈禧地宮和清西陵光緒地宮,建築技術之高,令人讚嘆。」  當梁勇得知我要前往曲陽時,他希望我能找到一些問題的答案。
  • 盜墓賊盜掘古墓後,無意留下的作案工具,如今已經成為一級文物
    在很多人印象中,古人死後都會帶有隨葬品,特別是皇帝的陵墓,其中的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就算是沒有奇珍異寶,能去參觀一下古人的墳墓,也是一個奇特的經歷。盜墓賊是以盜墓為生的,他們將偷到的文物倒賣,很多歷史文物就是這樣被盜墓賊給偷走,或是在盜墓的過程中被破壞掉了,考古學家對盜墓賊的行為厭惡不已。
  • 歷史上一盜墓者,不貪圖寶貝,只喜歡和女墓主人共眠,喝墓中藏酒
    歷史上有很多的盜墓者,要不就是為生計謀的個體盜墓戶,要不就是為糧餉謀的團體盜墓者,個體戶裡面比較出名的,比如水滸中的時遷,團體作案比較有名的就是孫殿英。說到底,這些個體戶或者群體戶都是為了金錢,才去盜墓的。今天我們來講一位主角,人家盜墓絕對沒有那麼世俗物質,就是為了玩,為了找刺激。
  • 三代接力為11位紅軍烈士守墓80多年
    在永州市金洞管理區鳳凰鄉仁光村,羅家祖孫三代接力為11位紅軍烈士守墓80多年—— 杜鵑帶雨思親人 許多人來到永州市金洞管理區鳳凰鄉白果市片區仁光村,瞻仰設在這裡的中國工農紅軍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園。 1934年8月,中央代表任弼時、軍團長蕭克、政委王震率領紅六軍團長徵,從這裡向湘南挺進。當時,紅軍將11位傷員安置在白果市鄉(現已併入鳳凰鄉)百姓家。紅軍離開後,這些傷員慘遭當地團丁殺害。仁光村村民羅開穢等人,將這些紅軍烈士的遺體埋葬在山上。
  • 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
    可還是有人在無視法規做這樣的事情,那麼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古文物的價值太高了,一旦獲取一兩件就可能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富,但是古墓的尋找並不是簡單的,而一位盜掘過價值上億文物的盜墓賊,卻親口講述尋墓秘技:找到砂礫石就行。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