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教育教學研討會舉行。
紅網時刻6月12日訊(記者 孫潔)打破傳統教育的時空界限和學校圍牆,顛覆傳統大學課堂教與學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程改革……在線開放課程作為網際網路和高等教育結合的產物,開始大規模興起。6月12日,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教育教學研討會舉行。記者在會上獲悉,湖南省今年啟動了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工作,今後兩年內將面向全社會建設推出300門左右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會上,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課程建設專家委員會正式成立。湖南師範大學副校長黎大志任湖南省普通高校精品課程建設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黎大志表示,現在的大學生都是網際網路的「原住民」,他們對網際網路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他們習慣和善於用網際網路+的方式學習知識、捕捉信息。所以教學信息化改革是全球高等教育大勢所趨。
黎大志告訴記者,專家委員會將發動和指導各高校加強課程建設,協助組織省級精品課程的申報評審工作,挑選出代表湖南省先進水平的優質課程資源進行建設推廣,充分發揮其示範輻射作用。預計將在今後兩年內推出300門左右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線課程不光是在湖南省各高校之間,而是面向全社會,各行各業有興趣的人士都可以在線上聽課。
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葛建中介紹,自2006年湖南就開始了省級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經教育廳遴選推薦,湖南省共獲得20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165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5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共有18門課程被認定為首批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在全國排名前列。今後湖南還將按照教育部的統一部署,立項建設一批形式多樣的、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相融合的線上線下課程。
針對以往精品課程「重立項、輕建設、更輕應用」的現象,葛建中表示,本輪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採取先建設應用、後評價認定的方式實施,重點考察的是課程的應用。他介紹,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以致用、用以促學,要確保立項建設的課程切切實實應用到課堂教學之中,以推動課堂教學理念的轉變,進而推動教學模式和評價機制的改革創新,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此外,葛建中鼓勵高校成立或參加課程聯盟,積極支持多個高校集聚優勢力量和優質資源,圍繞一門或系列課程,聯合開展慕課或私播課的建設與應用,積極支持學校之間開展課程互選、學分互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