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寶寶,沒有幾個睡覺老實的。
睡著後的突然翻身都能嚇壞媽媽的小心臟。
等到娃好不容易會翻身了,睡著還沒有2分鐘,小腿一蹬,輕輕鬆鬆就能把被子掀翻。
照顧寶寶睡覺堪比「熬鷹」啊!
今天就來解放寶爸寶媽的睡眠,要想寶寶睡得好只需要選一個合適的睡袋就行!
1、防止寶寶踢被子
睡袋最大的好處,就是它可以像被子一樣保暖,也不用擔心寶寶踢掉被子,被凍醒,睡不安分。
2、防止孩子窒息
給小嬰兒蓋被子,最擔心的除了踢被子,就是嬰兒猝死綜合症。
有研究發現,一些柔軟的睡眠環境,比如被子、沙發等,與嬰兒猝死風險有關。
使用睡袋,可以保證寶寶的口鼻露在外面,不被毛毯、被子遮擋住,降低猝死發生的風險,給孩子更安全的睡眠環境。
1、根據不同室溫,選擇不同睡袋
TOG等級是一種測量睡袋溫度的方法,等級越高,睡袋就越暖和。選擇時可以參考如下:
室溫 ≥ 24 ℃:選擇 0.5 tog 或 0.2 tog,單層棉布沒有夾棉的睡袋; 適合夏天溫度高的時候
室溫 21~23 ℃ :選擇 0.5 tog 單層棉布沒有夾棉,或 1.0 tog 雙層棉布沒有夾棉的睡袋 ;
室溫 16~20 ℃:選擇 2.5 tog 的睡袋,厚度相當於一條空調被。
室溫低於 16 ℃ :如果沒有空調、暖氣或其他取暖設備,可在 2.5 tog 睡袋上加蓋一層薄毯。
注意:以上只能作為參考,剛換新睡袋時,還是要多注意寶寶的冷熱表現哦。
2、根據寶寶的年齡挑款式
包裹式睡袋
包巾、抱被是使用最為廣泛的一款,一般適用於滿月前的寶寶。
小月齡的寶寶非常容易出現驚跳反射,會很沒有安全感,包裹式的睡袋會讓寶寶感覺像在媽媽的子宮裡一樣,睡眠更加安穩。
包裹巾的使用關鍵是包裹手法。
如果包的過松,會起不到包裹作用,如果過緊,會引起嬰兒不適,甚至影響到孩子的呼吸。
所以媽媽們如果選擇包裹巾,需要多多練習,找到合適鬆緊度。
投降式睡袋
投降式睡袋適用於0~6個月的孩子。
比起雙手向下被捆綁住,多數孩子會更喜歡這種睡姿。
它雙手向上的設計符合寶寶的自然睡姿,還原了他們在子宮中就所習慣的姿勢,手臂向上設計可以使寶寶自我安撫,從而更好地入睡。
這裡需要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選擇過於肥大的睡袋,如果睡袋太大了,寶貝睡眠時滑入睡袋當中,睡袋就會遮住寶寶的口鼻,產生安全隱患。
背心式睡袋
背心式睡袋比較適合4-6個月的寶寶。
背心式的設計方便穿脫,解放了寶寶的雙手,能夠蓋住小肚肚露出小腳丫,平時玩耍時還能當馬甲穿,避免著涼。
注意:睡袋的下擺一定不能太窄,寶寶的腿在裡面可以自由活動
分腿式睡袋
分腿式睡袋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一直到兒童時期,都可以使用分腿式睡袋,尤其適合睡前不老實娃!活潑好動的孩子穿分腿式會少些束縛,孩子活動更為靈活。
至於包腳還是不包腳,完全可以根據寶寶的喜好選擇。
鋪蓋式睡袋
鋪蓋式適合2歲以上的孩子。
這種睡袋跟成人的被子已經很像了,僅僅是在成人的被子周圍多了一圈拉鏈,依然是防止寶寶踢被子。
目前市面上嬰幼兒睡袋的面料主要以:100%純棉、棉+氨綸、再生纖維素纖維、聚酯纖維等材質為主。
如果是春夏天,推薦大家選擇竹炭棉、紗布的材質,透氣性好、舒適,同時也不會過於悶熱。
不過現在天氣轉涼,秋冬款更推薦純棉材質,無論是親膚性、保暖性還是衛生方面都是棒棒的。
小貼士
1、睡袋設計要注意安全,睡袋的頭、肩頸部不要有繩子或複雜設計,也不要有脫落的裝飾物,以防寶寶晚上睡覺時不小心纏住自己,發生危險。
2、購買睡袋時,尤其要注意領口的大小,如果睡袋口太大,那麼寶寶就有可能在睡覺時滑入睡袋,非常危險。
3、不要選擇那些過於寬大且厚重的睡袋,儘量做到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