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竇唯
竇唯,1969年10月14日出生於北京,中國搖滾樂男歌手、實驗音樂人。1988年加入黑豹樂隊,擔任主唱並創作詞曲。1991年離開黑豹樂隊,組建做夢樂隊。1994年5月發行第一張個人專輯《黑夢》,12月與張楚、何勇、唐朝樂隊赴香港「中國搖滾樂勢力」演唱會。1995年10月發行《豔陽天》。1998年年末,發行專輯《山河水》,1999年,竇唯成立譯樂隊,9月推出專輯《幻聽》。2020年4月4日,搭檔文智湧以「朝簡」組合的名義發布了一首關於疫情的新曲《後疫》。
2、黃家駒
黃家駒(1962年6月10日—1993年6月30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臺山市,中國香港男歌手、原創音樂人、吉他手、搖滾樂隊Beyond的主唱及創隊成員。1983年組建Beyond樂隊,擔任主唱,並以英文歌曲《大廈》出道。1986年開始用粵語創作歌曲;同年隨樂隊發行首張專輯《再見理想》。1988年憑藉專輯《秘密警察》在香港歌壇獲得關注,其中由黃家駒創作的歌曲《大地》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1989年憑藉歌曲《真的愛你》獲得十大勁歌金曲獎以及十大中文金曲獎。1990年憑藉歌曲《光輝歲月》獲得十大勁歌金曲最佳填詞獎。1991年隨樂隊在香港紅館舉行「Beyond Live 1991 生命接觸演唱會」。1992年率領樂隊赴日本發展歌唱事業。1993年創作的歌曲《海闊天空》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叱吒樂壇流行榜我最喜愛的本地創作歌曲大獎。1993年6月24日,黃家駒在日本參與某綜藝節目期間意外受傷,6月30日逝世,終年31歲;同年被追頒十大中文金曲獎「無休止符紀念獎」。黃家駒擁有獨特的沙啞嗓音,對尾音的顫抖式處理成為他的標誌。他擅長詞曲創作以及吉他彈奏,Beyond樂隊在1983年到1993年這段時期發表的大部分音樂作品均為黃家駒作曲及主唱;他一生創作過數百首作品,其作品題材涉獵廣泛,內容大多反映出社會的時弊以及自己的所見所感。
3、李宗盛
李宗盛(Jonathan Lee),1958年7月19日出生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制琴師。1980年進入樂壇,以「木吉他合唱團」成員身份加入寶麗金唱片公司,出品《木吉他作品全集》。1982年正式進入唱片界,製作鄭怡《小雨來的正是時候》。1985年籤約於滾石唱片公司。1986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生命中的精靈》。1992年主持中廣電臺節目《音樂人》,並應邀為電影《霸王別姬》創作並演唱主題曲《當愛已成往事》。2000年獲得金曲獎最佳製作人獎。2005年擔任《電影之歌》音樂總監、總製作人、詞曲創作人。2011年憑藉歌曲《給自己的歌》獲得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最佳作曲、最佳作詞三項大獎。2013年舉辦「既然青春留不住」世界巡迴演唱會。2018年憑藉歌曲《出城》獲得2018年華人歌曲音樂盛典的年度最佳作詞。2019年憑藉歌曲《新寫的舊歌》獲得第30屆臺灣金曲獎「最佳作詞人」獎。作為歌手,李宗盛創作並演唱了《凡人歌》《寂寞難耐》《真心英雄》《鬼迷心竅》《希望》《山丘》等歌曲;作為音樂人,曾為陳淑樺、周華健、林憶蓮、張信哲、趙傳、辛曉琪、任賢齊、張艾嘉、莫文蔚、梁靜茹等歌手創作歌曲、製作專輯;他創作了《夢醒時分》《為你我受冷風吹》《我是一隻小小鳥》《領悟》《愛的代價》等歌曲,製作了《心的方向》《跟你說聽你說》《心事》《夜太黑》《十二樓的莫文蔚》等專輯。
4、崔健
崔健,1961年8月2日出生於北京,中國內地男歌手、音樂人、電影人。其音樂風格為搖滾、民謠、藍調、雷鬼、放克、說唱以及中國民樂。1986年5月9日,崔健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舉行的百名歌星演唱會上演唱了《一無所有》,宣告了中國搖滾樂的誕生。1988年1月,崔健在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辦了第一次個人演唱會。1989年2月,崔健創作並完成專輯《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同年3月,崔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新長徵路上的搖滾」個唱。1991年2月,崔健發行《解決》;10月,崔健獨立完成的電視音樂片《快讓我在雪地上撒點兒野》在美國獲MTV音樂錄影帶大獎「國際觀眾選擇獎」。1992年12月,崔健在北京展覽館舉辦了「因為我的病就是沒感覺——為中國癌症基金會義演」。1993年,崔健和張元合作拍攝了實驗性影片《北京雜種》。1994年8月,崔健發行《紅旗下的蛋》。1995年8月,崔健在美國舉辦巡演。1998年4月,崔健發行《無能的力量》。2002年,崔健發起真唱運動。2005年3月28日,崔健發行《給你一點顏色》。2014年10月17日,崔健導演的首部作品《藍色骨頭》在中國內地上映。2015年12月25日,崔健發行《光凍》。崔健的唱片全球銷量突破1000萬張(盒),崔健也是第一位在中國各地巡演並且超過1000場的內地音樂家(2010年數據,來自華語金曲獎)。
5、羅大佑
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於臺灣省臺北市,臺灣省苗慄縣客家人,祖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人、作家,有「臺灣流行音樂教父」之稱。1972年參加學生樂隊擔任鍵盤手。1974年創作了第一首歌曲《歌》,1976年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1981年首度擔任唱片製作人,製作歌曲《童年》。1982年發行個人第一張專輯《之乎者也》,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毫無前例的批判與省思風潮。隨後推出《未來的主人翁》專輯,針對民族、時局、傳統、社會,進行前所未有的批判。1985年創作《明天會更好》後離臺赴港發展。1987年於紐約獲頒「亞洲最傑出藝人獎」。1988年出版第一部文學作品《昨日遺書》。1990年創設「音樂工廠」,陸續發表《東方之珠》《似是故人來》等歌曲,並為多部電影配樂。1991年《皇后大道東》在香港發行,囊括香港三大排行榜冠軍,四首歌曲進榜。1990年代初期,大陸歌迷對羅大佑的喜愛到達高點。2000年首次前往中國內地舉行個人演唱會。2009年與李宗盛、周華健等人組成縱貫線,並展開一年世界巡迴。2013年擔任《中國最強音》導師。2017年發行《家III》,舉辦「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巡迴演唱會。
6、林子祥
林子祥(George Lam),1947年10月12日出生於中國香港,中國香港男歌手、演員。林子祥在學生時期就開始組織樂隊。1976年推出首張英文專輯《Lam》。1980年,他憑《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兩首歌曲在第三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獲兩個金曲獎而走紅。1983年,在電影《投奔怒海》的演出,獲提名第二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在1994年舉行的香港電臺第十七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上,林子祥獲頒「金針獎」。2003年,林子祥獲得CASH音樂成就大獎。2016年獲得第38屆十大中文金曲名人堂獎。
7、周杰倫
周杰倫(Jay Chou),1979年1月18日出生於臺灣省新北市,祖籍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中國臺灣流行樂男歌手、原創音樂人、演員、導演等,畢業於淡江中學。200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2001年發行的專輯《範特西》奠定其融合中西方音樂的風格。2002年舉行「Th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2003年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2004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05年憑藉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200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07年自編自導的文藝片《不能說的秘密》獲得臺灣電影金馬獎年度臺灣傑出電影獎。2008年憑藉歌曲《青花瓷》獲得第1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9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同年獲得第2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2010年入選美國《Fast Company》評出的「全球百大創意人物」。2011年再度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並且第4次獲得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同年主演好萊塢電影《青蜂俠》。2012年登福布斯中國名人榜榜首。2014年發行華語樂壇首張數位音樂專輯《哎呦,不錯哦》。2019年起舉行「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演藝事業外,他還涉足商業、設計等領域。2007年成立杰威爾有限公司。2011年擔任華碩筆電設計師併入股香港文化傳信集團。周杰倫熱心公益慈善,多次向中國內地災區捐款捐物。2008年捐款援建希望小學。2014年擔任中國禁毒宣傳形象大使。
8、樸樹
樸樹,本名濮樹,1973年11月8日出生於江蘇省南京市,籍貫北京市,中國內地男流行樂歌手、音樂製作人、影視演員。1996年,籤約「麥田音樂」,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同年,錄製了首支個人單曲《火車開往冬天》。1999年,推出首張個人音樂專輯《我去2000年》,憑藉該專輯獲得了中國原創歌曲總評榜98年度新人鼓勵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流行歌曲榜最佳新人獎等多個獎項。2002年,其主演的首部電影《那時花開》上映。2003年,推出第2張個人音樂專輯《生如夏花》。2004年,獲得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男歌手獎。2005年,獲得第11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內地最佳創作歌手獎。2006年,與劉璇以組合的形式參加湖南衛視歌曲表演類節目《名聲大震》,最終獲得總決賽冠軍。2009年,推出個人單曲《世界盡頭》。2010年,樸樹和太和麥田的合約到期,並開始作為獨立音樂人參加演出;同年,獲得音樂風雲榜十年最具影響力音樂人物獎。2014年,為電影《後會無期》創作並演唱的主題曲《平凡之路》正式上線。2017年,推出第3張個人音樂專輯《獵戶星座》,他則憑藉該專輯入圍第2屆CMA唱工委音樂獎年度男歌手獎。2018年,作為固定嘉賓參加北京衛視匠心文化體驗類真人秀節目《非凡匠心第二季》。
9、李健
李健,1974年9月2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中國內地流行樂男歌手、音樂製作人,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2001年,與盧庚戌組成「水木年華」組合,從而正式進入演藝圈。2002年,李健選擇主動退出水木年華。2003年,推出首張個人創作專輯《似水流年》。2006年,憑藉專輯《為你而來》獲得「第12屆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內地最佳創作歌手獎。2007年,推出第三張個人創作專輯《想念你》。2010年,憑藉專輯《音樂傲骨》獲得「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佳創作歌手獎。2011年,獲得「第18屆東方風雲榜」最佳男歌手獎。2012年,憑藉專輯《依然》獲得「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內地創作歌手獎、年度最佳專輯製作人獎。2013年,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與孫儷合唱歌曲《風吹麥浪》。2014年,憑藉專輯《李健拾光》入圍「第25屆臺灣金曲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國語專輯獎。2015年,作為補位歌手參加湖南衛視歌唱競技類節目《我是歌手第三季》,最終獲得總決賽亞軍;同年,推出第六張個人創作專輯《李健》。2016年,獲得「全球流行音樂年度盛典」年度最佳製作人獎。2017年,作為逆戰陣容成功參加湖南衛視原創歌手競賽真人秀節目《歌手》,最終獲得總決賽第四名;同年,擔任芒果TV選秀娛樂節目《快樂男聲》的音樂召喚師。2018年,擔任浙江衛視歌唱選秀節目《2018中國好聲音》的導師。
10、伍佰
伍佰(Wu Bai),本名吳俊霖,1968年1月14日生於臺灣臺北新店,中國臺灣男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吉他手、演員、攝影家。1992年成立搖滾樂團「China Blue」並擔任主唱及主音吉他手;同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1994年發行的國語專輯《浪人情歌》被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評選為十大專輯。1998年憑藉臺語專輯《樹枝孤鳥》獲第十屆金曲獎最佳演唱專輯獎。1999年憑藉專輯《白鴿》獲得了V榜中榜TOP20及年度最佳歌曲獎。2005年憑藉臺語專輯《雙面人》獲得第17屆金曲獎之最佳臺語男演唱人獎。2013年發行國語創作專輯《無盡閃亮的哀愁》,並舉辦「今夜伍佰6″北中南四場Live House巡迴演唱會。1990年出道至今,作品獲獎無數,1997年並獲美國Billboard排行榜及【V】合頒之亞洲最佳創作藝人獎。臺灣區專輯總銷量累計超過五百萬張。曾為《少年吔,安啦》《只要為你活一天》《散打》等電影創作主題曲,主演《徵婚啟事》《順流逆流》《求婚事務所之戀戀風塵》等電影。伍佰曾為多位歌手製作、創作音樂。伍佰 & China Blue在臺灣成功掀起搖滾樂團現場演出以及新臺語歌的風潮。2011年於臺灣、星馬等地舉辦個人攝影展「More Earth」。2013年舉辦第三次攝影個展「橋飛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