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村一盞盞路燈有序排列。 本報記者 賴寒霜 攝
「水泥路通了,路燈亮了,出門散步聽蛙聲。」夜幕下的吳川市樟鋪鎮大路行政村出現一條條長長的「火龍」,照亮了村民新生活。大路村委大力實施亮化工程,目前10個自然村實現「村村通路燈」。
在樟鋪鎮委支持謀劃下,大路村委把「村村通路燈」作為一項惠及民生的亮化工程來抓,發動鄉賢捐款,給每一條建好的出入水泥村道安裝路燈,目前10個自然村互連互通的出入村道的路燈已基本安裝完畢,總長度10多公裡,呈現出「有村必有路,有路必有燈」農村生活新形態。
6月9日,記者來到大路行政村,發現自然村與自然村之間一條條的寬大水泥路,路邊都安裝著路燈,約50米1盞,高高的燈柱成排成行。
碧山自然村去年投入100萬元進行人居環境整治,擴路綠化,然後在鄉賢的贊助下,又投入30多萬元,在出村道和村巷中安裝了180多盞路燈,實現了「有路必有燈」,到每到晚上,全村照得一個通亮,一條條「火龍」從村場延伸連通到別的村子。「安裝路燈帶來了很多便利,以前晚上出門只能打手電筒照路,現在可以悠閒地到田野散步了,晚上生活變得安全方便!」走在村子,聽到最多的是議論村村通路燈的好處。
「天黑不出門,電筒不離手」的農村生活情景已成為歷史,「村村通路燈」讓大路行政村下轄的10條自然村夜間路燈明亮,照亮了村莊,方便了6500多村民出行和日常生活,推進了鄉村振興發展。
村幹部李藝對記者說,大路「村村通路燈」亮化工程走在樟鋪鎮前面,在建設和管理方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鄉賢積極捐助,連每個自然村的電費他們都包攬了,確保路燈正常照明,深夜兩三點鄉村依然一片光亮,讓村民「免費」沐浴光亮享受新生活。
【來源:湛江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