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我國三峽水電站年生產清潔能源1031億千瓦時打破世界紀錄,三峽水電站堪稱國之驕傲,但國人進步與創造絕不止步於此!近期,我國電力集團建設公司又將目光投向了雅魯藏布江,將在雅魯藏布江下遊進行水電開發。對此,印度表示強烈關注,中方水電開發計劃恐會受到一定的阻礙。
據《環球時報》12月1日報導,我國電力集團欲在雅魯藏布江下遊進行水電開發,該流域幹流水能資源最豐富,下遊拐彎地區更是「世界水能富集之最」,匯集近7000萬千瓦的技術可開發資源,規模相當於3個三峽電站。建成之後無論是對我國還是下遊的其他國家來說,都將是有益無害的一項工程。但對此印媒有話說了!
就我國電力公司想在雅魯藏布江進行水電開發,印媒強調,印度和孟加拉國作為雅魯藏布江下遊流域的國家,可能因此面臨水資源的安全威脅,中國在跨境水資源方面比印度更具有戰略優勢,儘管中印2018年恢復了有關跨境水文數據互換共享的協議,但印度仍然擔心中國將跨境河流「武器化」。並直言若中印邊境僵局不解,那麼今後雙方在水文數據的合作上就難言樂觀。
實際上,我國建立水電站完全不會對下遊流域國家造成水資源的安全威脅,畢竟從三峽水電站的情況來看,修築水電站除了發電以外還能起到一個錯峰調節的作用,使得下遊國家即使在枯水季節也能有水用。
這對下遊的印度及孟加拉國來說有益無害,但目前為止想要修築這個水電站最大的問題無疑是中印邊境問題。中印雙方就邊境問題已經開展多次會議,近期的第八次軍長級會議雖然已經結束,但是並沒有取得共識,所以對峙仍在持續,而印度方面一直在往邊境增兵,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0萬人。
這已經表明,中印邊境問題即便能解決,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去洽談。不過我們縱觀整個邊境的局勢來看的話,印度的敵人不僅僅是我國邊防士兵,還有另一個強大的敵人——惡劣的氣候環境,這個敵人或將迫使印度低頭。因為從12月份開始,中印邊境的有些地區就會降溫到零下40度左右,駐紮邊境的10萬名印度官兵並沒有很好的禦寒物資。可以說現在已經到了舉步維艱的地步,連正常巡邏都不容易。
落後的睡袋、衣物已經是幾年前從他國購買的落後產品,放到零下40度的天氣完全不頂用。最要命的是對此印度政府還漠不關心,但也不能怪印度政府,畢竟買禦寒物資的錢都拿去買飛機坦克了。
反觀我國這邊,在進入對峙之時就已經開始準備抗寒物資,並且今年將訂單擴大到了民營企業,各種先進的禦寒服應有盡有。而且今年我國在中印邊境地區最偉大的一件工程——打井取水成功,這意味著邊防戰士再也不用靠雪取水。
兩邊的差距這樣一對比下,印度政府多少顯得有點吝嗇。這也會寒了邊境士兵的心,每年邊境被凍死和自殺的印度士兵不在少數,要是中印雙方再不達成共識,這一悲劇今年可能會上演的更為嚴重。畢竟再僵持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而和平解決邊境問題才會致使兩國經濟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