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出現「神仙卷面」,老師都捨不得扣分,自律的孩子有多棒
我們的教育體制,成績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一項佔比。父母常常會告訴孩子不要太在意成績,儘自己的能力就好了。但怎麼樣評判孩子是否儘自己的努力,還是要取決平常考試的成績。
有一些父母之前會固執的認為,考試就是測試你會不會,懂不懂,尤其是像數學這樣的學科,答案正確了,老師總不能判錯。但殊不知在老師批閱試卷時,心裡總有一個&34;。
在語文,英語以及文綜中體現最明顯,如果卷面整潔,字跡好看,成績可能就會比想像中的高一些。
每年的高考季,不僅考生很重視,其他的各行各業的人也都備受關注。因為這場考試最難忘也決定考生未來的人生道路。每年在成績公布後市面上就會有數不清的優秀作文,優秀試卷出現在大家面前。
令大家熱議討論的莫過於每年的語文高考作文,今年就有一位高考考生硬核出圈,出現了&34;,就連老師都捨不得扣分。她的作文不僅僅有文採,寫得好,更重要的是字實在是太好看了,如果自己是閱卷老師也會給高分。
&34;是真的不假。當地的記者採訪到了這位&34;,問道:&34;
她說:大家都會寫字,寫字很簡單,寫好字就看你的毅力。寫字是一個慢功夫,慢工出細活。描帖,臨帖一個一個步驟慢慢來,而且寫字是一個慢工程,絕不能半途而廢,自己在很小的時候被父母要求練好字體,到後來就靠自己每天練習。
我們也不能狹隘的認為練字就是為了語文作文得高分,它不僅僅可以應用到語文,也可以是英語,數學,讓閱卷老師在批改你的卷面時,心情愉悅,不自然的就會多給幾分。可見,自律的孩子有多棒。
自律的孩子不是天生的,孩子足夠自律背後一定離不開自身的原因,但是家庭教育也至關重要。
1、高度自律的家庭
有一個家庭是這麼教育孩子的,父母告訴孩子,在家不談成績,在家不聊學習。父母經常會做出榜樣,準時起床,安排好自己時間,看書,處理工作,即使在家也不讓自己放鬆。孩子在家,父母就是最好的老師,父母什麼樣子,孩子就會是什麼樣子,孩子看了自然知道怎麼做。
2、充分信任並懂得放手
父母對孩子充分信任,捨得對孩子放手,所以我們常常說要懂得取捨,有舍才有得。對大多數父母來說做起來很難,他們不敢放手,怕孩子遇到挫折,會碰壁,會沒法處理問題。
家長應該信任他們並適當地放手,孩子才能夠對遇到的事物有自己的判斷標準,才能體會到自我管理帶給他的好處或是艱難,更有利於形成自律,前進的動力。
3、父母學會立規則
父母要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育他們懂得守規則,培養孩子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逼著孩子自律。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自己就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
小孩不像成年人一樣懂道理,所以父母要學會制定規則,並且父母首先要按照規則來做,孩子慢慢地就會習慣,之後他就認為這樣做像柴米油鹽一樣重要。任何事情一旦形成習慣,孩子就會把被動化為主動,自律的動力就會源源不斷。
培養自律的孩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家長不要怕麻煩,這個過程需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去磨合,共同克服。管教孩子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自律,使孩子成為自信,有責任感的人。
每天分享育兒身邊事,想了解更多的育兒知識,可以關注我@英英知兒心,為您答疑解惑!
(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