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艾 編輯/燕子 圖源/小艾 普蘭
Hello寶寶們好久不見!不知道大家愛不愛吃草莓呢~這次給大家帶來一期水彩草莓詳細教程哦~
(完成圖)
一、起型
1. 用自動鉛筆起型,線稿會幹淨一些,記得最後多餘的線條用可塑橡皮泥擦掉。三個草莓可以從前到後依次畫出,注意遮擋關係就好。
2. 之前的草莓教程中有用衛生紙吸以及直接用筆「點點點」的方式去表現,這次我們換一種方式,用留白膠去畫~所以起型時可以提前標註出「小芝麻」的位置,大小和方向可以隨性一些,不要太齊,多一些變化最好。
留白膠的使用:準備一根廢舊的尼龍勾線筆或者專門的矽膠筆,蘸取留白膠點塗在草莓的「小芝麻」上,像這樣:
等完全乾了就可以開始畫了~
二、上色
1. 看心情從一個地方開始入手就可以啦~這次先從後面小枝幹位置開始畫起,用到的是幹畫法,由淺到深去畫,深色可以等淺色幹了再畫上去。
淺色黃綠色:檸檬黃+中綠
深色深綠色:酞菁藍+中黃/土黃
最深的暗部位置加了一點深紅色
2. 接著開始畫左邊的小枝幹,這一根要比中間的亮一些,黃色調和的多。同樣的調色方式,但是不一樣的顏色比例會讓顏色更加豐富。
3. 最後一個小枝幹同樣是用這樣的方法,這次沒有洗筆,在本來的顏色中混合了一點點佩恩灰和少許藍色調和出來的,相比之下顏色變灰了一些,飽和度降低了,但是依舊區分了深淺變化,三根相似但又不一樣。
4. 左邊的草莓是切開的形狀,用到了溼接,和溼中溼的表現技法,首先用少量大紅色+大量水從中間位置開始鋪色,因為顏色比較淺,鋪的面積大一點沒有關係,緊接著用少許檸檬黃+中黃色點塗在淺色上,顏色自然暈染開,紅色和黃色的搭配會很有食慾感~
5. 到最外側的時候,顏色還要再重一些,點塗上大紅色+少許深紅色,和剛剛的黃色銜接自然。草莓正中間的位置趁溼潤點塗一些紅色+深紅,做一遍溼中溼,第一遍鋪色完成,顏色的深淺變化已經出來了。果斷收筆,等幹進行第二遍上色。
6. 第二遍上色可以開始再次明確體積關係,加重草莓的側面顏色以及比較偏紅的外側。把淺色的亮部始終留到最後,塑造暗部,過渡灰面。利用筆觸會增加草莓的肌理感,像這樣:
7. 因為這次底是比較幹的,記得準備另外一根清水筆進行過渡,這樣可以與底色自然融合哦,第一個草莓畫好啦~
8. 中間的草莓第一遍上色同樣是整體鋪一遍淺淺的粉色,用大紅+少許玫瑰茜紅+大量水。整體鋪色後,在靠近「小芝麻」的位置,點上少許的大紅色加深,這個步驟水不能太多哦,否則顏色會被衝開。
9. 幹了之後進行第二遍鋪色,過渡灰面加重暗面,這次不要塗的太滿,留一些底色顏色出來,也是留出亮部顏色。用筆上要「抖動」一些,暗部可以加一些淺綠色調和。
10. 第三遍上色,著重加重葉子底部以及草莓左側暗部位置,加一些互補色綠色,紅綠會混出棕色出來。葉子底部甚至可以用到黑色去肯定出結構哦。
11. 一定要離遠觀察整體,這時候發現顏色幹了之後,前面的草莓暗部有些淺了,不著急,可以最後再去調整它~
12. 第三個草莓的顏色為了和前兩個有所區分,上色的時候注意調整各個顏色的佔比。這一顆草莓大紅會佔比多一些~同樣趁溼潤給暗部加一點飽和度高的顏色,讓變化出來。
13. 著重加重左邊暗部,亮部一定要留出來一些,這個步驟同樣畫了三遍哦~
接下來畫的忘我了,忘記拍步驟圖了(哭唧唧)。不過步驟和前兩個草莓是一樣的哦~
14. 整體畫完了之後,可以開始揭掉留白膠啦,用專用的豬皮膠揭掉它。
15. 撕掉留白膠後的草莓還是需要再做調整的,因為留白膠撕掉後會很白,所以可以等草莓顏色全部幹了之後,給「小芝麻」罩染一些淺黃色。
當然暗部的黃色也應該重一些,中黃加少許土黃。
16. 眯著眼睛再去觀察,可以用國畫白顏料和黑灰色,給比較亮的高光以及比較暗的「小芝麻」進行細節塑造。
17. 離遠繼續觀察整體,進行調整,把一開始的草莓暗部繼續加重一些,最終效果就出來了~
歌文的顏料比較小清新的,所以上了幾遍才會比較出彩,如果你的顏料本身是比較豔麗的,那麼可以更快一些的出效果哦~
總結
1.第一遍鋪色,多一些顏色變化,注意第二筆點染時筆上的水分不能多於底色。
2.下筆果斷,不要反覆去在溼潤的表面來回蹭,顏色容易蹭髒。
3.切開的草莓表面有很多紋理,這個時候在第一遍上色的時候,就可以用筆尖帶出來一些,要善用筆觸表現肌理哦~
4.即使上了三遍,但是依舊要有水潤透潤的感覺,不要用過厚的顏料去堆積,暗部要敢用互補色和黑色調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