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是做相聲工作的,平時工作繁忙四處出差,特別是到了年末,更是忙得令人髮指。
而剛好于謙的生日就在年末。
也正是因為工作性質的特殊,于謙和白慧明結婚多年,但卻從來沒有一起慶過生。
這次白慧明借著綜藝節目《幸福三重奏》,在于謙出門做月餅的時候偷偷請教謝楠做蛋糕,給于謙一個驚喜,也算是彌補這多年來的遺憾。
做蛋糕的時候,白慧明時刻活潑可愛、天真無邪的模樣,讓謝楠都忍不住問,"嫂子,你結婚之前和結婚之後,有什麼變化嗎?"
白慧明毫不猶豫地回答,沒有。
從結婚到婚後二十多年,白慧明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童真,讓人羨慕。
節目中,于謙給白慧明送了一隻小狗,白慧明跟小狗對起了話,看到有很多公雞進到花園中,異想天開地想用小狗驅逐公雞,後面閒起來了還讓小狗跟著自己追逐嬉戲……
年過四十的女人,大概很少會做這種看似幼稚實則天真的事。
可白慧明做了,于謙還絲毫不覺得奇怪,在妻子玩鬧的時候,只是坐在旁邊微笑地看著她。
細水長流的愛情不過如此,你在鬧,他在笑。
于謙做完月餅回到家,白慧明想要親手給于謙做頓飯慶祝這個特別的日子。
只是做飯並沒有說的那麼容易,白慧明炒菜的時候連油熱了都看不出來,炸蝦的時候手忙腳亂,熱油四處濺飛,放佐料的時候一臉懵逼,一勺接一勺地丟。
于謙坐在旁邊,看著都干著急,想要上來幫忙,但又怕白慧明不樂意,後來實在是白慧明自己控制不好,一個眼神示意,于謙就過來指揮了。
白慧明問,是自己做飯累,還是今天(看著我做菜)累。
於大爺沉默了一會兒說,今天。
白慧明在家從來沒有做過飯,這也是于謙第一次吃到妻子給自己做的飯。
白慧明在炒菜的時候放了好幾勺鹽,很顯然,菜肯定會鹹,可于謙捧場,全給吃完了,還連連誇好吃,夠味兒。
結婚之前,白慧明不會做飯,嫁給于謙二十年,白慧明還是不會做飯。
哪怕于謙工作繁忙,回到家,做飯的還是於大爺。
雖然這只是個小細節,卻也透露出于謙對妻子的寵溺。
為了去吳京和謝楠家裡拿做好的蛋糕,白慧明謊稱自己東西掉了,藉機出門之後又發簡訊告訴于謙,桌上有給你寫的信。
婚後發過簡訊,通過電話也開過視頻,但是將愛意留存紙上的浪漫似乎再也沒有過。
"想起那年你說嫁給我吧,我說可我什麼都不會啊,你說我會。那天我穿上婚紗成為了幸福的新娘,你穿上西服跑前跑後,忙得像個傻姑爺……"
一字一句讀下來,于謙內心暗潮湧動,眼中充滿了感動。
看這一段的時候幾度想要落淚,二十年的婚姻,七千多個日日夜夜,從默默無聞到風光無限,他們依舊如初,依舊幸福美滿。
也就是那一瞬間,于謙突然懂了妻子為什麼執意要做一頓飯,哪怕是自己不擅長的事情。
看到拿著蛋糕迎面走來的妻子,于謙眼裡都含著淚水。
大概是遺憾的吧,遺憾二十年來自己總是奔波少了陪伴。
也同樣是感動的,感動妻子二十年也從未忘了他的生日,給他驚喜。
在于謙學做月餅的時間裡,白慧明在請教謝楠做蛋糕,兩個人在不同的空間卻懷著同樣的心意,這大概也是夫妻之間愛的默契。
在于謙和白慧明二十年婚姻長跑中,經久恆長的情誼仍在。
生活中難免會有波折,所以在之前于謙沒有意識到妻子生氣的時候,白慧明臉上難以抑制的失望,但是互相理解就好了,畢竟沒有人有義務去照顧你所有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自己化解。
白慧明對於大爺也有過怨念,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是因為對方工作太忙,覺得陪自己的時間太少,但這般也是因為愛之深。
于謙合上書信的一聲嘆息,輕輕擁抱眼帶淚光的妻子,在月色下兩人的深情一吻,在他們眼裡,自此之後,20這個數字一定是飽含深意的。
毫無疑問,白慧明是幸福的,她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沒有經歷過社會毒打的生活經歷,連笑起來都是一副明媚多彩的模樣。
這是白慧明的心態好,同時也是于謙對她的呵護和寵愛。
白慧明的幸福,都寫在了臉上。
什麼都不會其實也是一種幸福,不在乎妻子能不能洗手做羹湯,不介意自己十年如一日為妻子做飯,這種珍愛少之又少。
雖然在這件事上,于謙對待妻子的確可圈可點,但是婚姻從來都是兩個人的生活,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舞蹈。
所以白慧明也會在老夫老妻平淡似水的生活中投入驚喜,也在丈夫常不歸家的時候少有抱怨。
婚姻是養成的,就像于謙說的那樣,婚姻沒有保質期,而是需要經營。
兩個人互相理解,多溝通,不把矛盾放在心底成為隔夜仇。
在愛情中,有的人逐漸成長,變得更加強壯,更加富有智慧。
而有的人,只會更加懶惰放縱,成為更加不堪的自己。
愛不等於幹預的照顧。
你可以在他生病之後熬一碗粥,也可以在天冷之後為他披一件衣。
但他沒必要問他今天做了什麼工作,或者生病之後吃的什麼藥。
結婚不等於熱戀。
如果有像于謙老師這樣十年如一日寵著的丈夫固然好,但不能要求自己的丈夫也能成為于謙那樣,不要理所當然地認為對方可以寵你一輩子。
結婚之前為了追求你,對方會展現十八般武藝去討好你,將你拉近自己的生活和領域。
但當你走進他的生活之後,你們就成為了利益共同體。
戀愛時小作怡情,婚姻中小作傷身。
婚姻也不是避風港,不要企圖把婚姻當成底氣,婚姻只是人生中的一個階段。
結婚之後就應該多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共進退,多商議,這樣才能更好地經營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