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梁公子陪伴您的第【462】天
昨天雙水張珈瑛分享了一篇文章:種好新會柑真的很難,必須具備天時地利人和。
引起了大家對陳皮自然生嗮和烘乾的激烈討論:(三蒸三曬就不提了)。
司前阿BEN:其實大家不要談烘色變,科技在進步,人也會進步,烘乾在控制一個適合的溫度其實是幾乎和太陽的效果一樣的,雖然我沒資本搞烘乾。
三江阿蓮:我的自家柑皮都是生嗮,沒有烘乾,也沒這樣的機器。
司前黃潔:陳皮重點在陳,不是新會的烘或曬。烘乾機有溫度調的,雖然我沒那麼雄厚資金搞烘乾。
茶坑阿如:每件事情,我覺得都是有利有弊的。
三江圈枝阿權:我也是鄉下的,不過我只做良心產品,只做生曬柑皮,從不做烘乾,二三線又如何,品質好就可以了,三江阿蓮講得好。
深圳周生:12月份,好多時間都有雨,根本都沒有太陽,開的皮不抽溼, 基本上就會黴了,怎麼生曬呢?如果是幾千斤開果的話!有一次,半夜三更就下雨了,好多沒有來的急收的,不進行低溫抽溼和烘,基本上就全部廢了。
司前樂樂:月份中總會有太陽的,摘果時也可趁好天氣摘,再者可以風扇吹,總會有辦法的。
佛山葉府:今年天氣真的不爭氣,曬陳皮好累好煩。我也守過幾夜,又困又累,新皮最好放二樓以上。
深圳周生:大家都說絕對,打包票,全部是太陽生曬的。都沒有什麼太陽,怎麼達到收藏乾燥度,我是真心想學習請教的。
三江阿蓮:那一次三更半夜下的雨,我們凌晨一點起來收果皮,收好了一會就下雨了,所以沒被淋溼。有時有些事情不要一概而論,柑農也沒你們所說的那麼輕鬆,曬柑皮的那段時間,根本想好好睡覺的時間也沒有。
那段時間,跟家人輪流在球場守著,真的很累很苦,不過幸好的是,所有柑皮都沒被雨淋也沒進烘爐烘乾,在我的倉庫裡如果找到一個是烘乾的,所有柑皮全部雙手奉上。
司前樂樂:抽溼機肯定要用上,烘乾機就沒有啦。
司前阿BEN:我想問下為什麼大家這麼抗拒烘乾呢?烘乾一定是不好的?有沒有數據支持呢?烘焙的溫度,時間,合適嗎?有數據支持最好。
佛山葉府:烘乾肯定沒有生曬好,我試喝過。就像小青柑一樣,烘乾和生曬差好遠,價格也差太多了。
三江阿蓮:其實不是抗拒烘乾。只不過有太陽我自己的客戶要求不能烘,所以只能看天氣做。我自己所有的客戶都要求生曬,所以會跟客戶溝通好時間的問題。
烘乾和生嗮的柑皮味道上有區別,用兩個杯子一起泡茶,就能品出味道,在朋友果場試喝過。他的果場我記得好像用的溫度是38-40度,兩個小時,他說最接近生曬的溫度是35-40度。
深圳周生:我的都是生曬幾天,最後根據天氣情況,天氣好,儀器測試乾燥度符合,就入倉庫。
象上圖玻璃房,是朋友才幫我這個忙,上不了量, 成本雖然貴些,出來品質超好,所以才能堅持生曬。
萱萱:我插一下嘴咯,不知道植物工廠培育出來的菜,和老一輩農家種出來的菜,口感差別在哪?人家也是強大的科學數據支持。
我覺得凡事都有兩面性,高科技節省了人力物力,還避免了不可控因素,所以自然也有它的優點,但有得必有失是肯定的,看個人喜好就好了。
罌香堂胡生:高科技和西醫一樣,講究個快字。
司前阿BEN:但是你說在一個新皮的時候適當的溫度烘乾,對陳化的結果是不是有很大的影響呢,數據顯示是基乎接近的。
萱萱:武夷巖茶電焙和傳統炭焙又何解?一樣的道理,不用太糾結。茶葉電焙也一直在研究跟炭焙接近的技藝,到底缺了點自然的饋贈,大家說呢?
萱萱:我個人是偏愛傳統工藝的,但是傳統工藝又滿足不了市場的大部分需求,所以,烘在解決了製作難題的同時,也無可避免的差了點味道,最起碼情感上是滿足不了我的。
司前阿BEN:其實也就是感觀的喜好。有些人喜歡傳統味道,有些只注重最後的效果。功效有沒有差別,這個真不好說。
萱萱:一定是有差別的,缺乏了太陽的關愛。現在的人都流行太陽波段的光波房汗蒸了,何況農作物,我信相對論,不支持絕對論,所以適口為珍。
陳益號:烘乾的跟曬乾的,以後的轉化,會不會一樣,這個是重點,不然就是一個工藝品咯。
司前阿BEN:研究數據分析42度左右的溫度烘焙,陳化的結果和太陽曬一樣,我指各類酮類含量。
陳益號:有太陽的時候,地面溫有五十幾度,如何模仿?
深圳人禾:很多中草藥的工藝和我們很像,其實有參考標準,長期以往,做大做強的,未必一定需要靠天吃飯。搞太大了,天天靠天吃飯也過不下去。
想想如果我是大老闆,看著天氣預報,我還曬著,我要暈了。低溫也有很好喝的,現在進步了,很多人的低溫都好喝。
羅散人柑普茶陶苑:植物工廠的蔬菜,我可以發表下自己的看法。不知道群裡有沒有去歐洲旅遊的朋友?
荷蘭的蔬菜,很早就是這樣無土培植,他們的蔬菜讓國人吃,都是一個味。蓬蒿、青菜、白菜味覺上無大差異,反正都是是綠色蔬菜,只追求營養不追求口感。
萱萱:所以咯,如果只追求當下的口感,不在乎後期的陳化效果,低溫烘焙也是可以接受的。
司前阿BEN:但新柑皮烘後會不會影響後期陳化的問題,這個有待商榷,需要數據支持。
雙水茶香堂張生:各種不同工藝,都有人喜歡。但效果就要PK一下啦。
小岡益和柑場關生:各有各好,重點是正宗新會就行了。陳皮互助會,同行分享共贏的群會,我是新會陳皮說梁公子,歡迎喜愛陳皮、柑普茶的朋友一起來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