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一些清朝的電視劇時,我們總會看到侍奉皇帝或者妃子的那些太監,手裡總拿著一根毛毛的棍子,這就奇怪了,這個東西究竟有什麼用途,這些太監會一刻不離手呢?
實際上這個毛毛的棍子大有來頭,不信就讓我跟你好好說一說它的歷史來源和用途,你就會更加明白了。
歷史淵源
這根奇怪的毛棍子其實有專業的學名,叫做拂塵,也有地方稱之為塵拂、拂子或塵尾,它的歷史可是十分悠久的,主要就分為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原始階段,也就是秦漢時期,這個時候人們發明拂塵是為了滿足最簡單的需求,比如在平時去哪裡需要坐下的時候,順便用拂塵將灰塵拂去。
當時的原始程度還比較好,森林以及原生態都比較好,所以蚊蟲蒼蠅等害蟲對大家而言是十分頭疼的,因此用拂塵可以驅散它們,在蒼蠅或者蚊蟲來叮咬自己的時候,用拂塵輕輕一揮,它們就逃之夭夭,自己則是可以得到半日安寧了。
第二個階段就是具有精神象徵的階段,也就是拂塵在道教中成為一種法器。其實最開始的時候,拂塵也還是為了掃除一些灰塵或者驅趕蚊蟲的,但是在道家時間久了,總需要給予其一些精神寄託,比如將其作為一種法器流傳下來。
道家的三大法器分別是腰帶、拂塵和寶劍,這三樣東西在道家弟子接受民間遊訪的時候是必備之物,腰帶是為了提醒弟子要記得道家清規,不得近女色,拂塵則是提醒弟子拂去心中煩惱雜念,而寶劍自然是斬斷一些不該有的思緒,好安靜做一個道家弟子。
後來拂塵還成為道家的一種防身之物,在外邊雲遊要是遇到危險,還可以將其當作暫時的防身之物,因為其有一根棍子,還是很有殺傷力的,至少在冷兵器時代還是可以防一下。
第三個階段則是進入佛家,成為佛家的一種象徵,佛家用來打掃書房的那些經書典籍上邊的灰塵,同時也提醒佛家弟子要隨時記住自己是一個出家人,不該有的雜念,統統都用拂塵拂去,不要留在心中。
第四個階段才是成為太監所用的一種招呼皇帝妃子的工具。這時候的功能就比較有趣了,值得我細細講一下。
太監所用拂塵功能
當拂塵成為太監所用工具的時候,功能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這時候的功能沿襲了古人的智慧,第一點就是給皇帝妃子打掃座位灰塵、驅趕蚊蟲,皇帝經常在皇宮後花園走走逛逛,這些地方環境優美,植被覆蓋很好,所以蚊蟲自然就比較多,太監跟隨在皇帝身邊,要是有蚊蟲飛來飛去,太監就用拂塵驅趕,皇帝自然就得到安寧了。
皇帝要是走累了,想要找個地方坐下,太監自然就要用拂塵拂去座位上的灰塵,免得把皇帝的屁股弄髒了,要是妃子更不用說,女人喜歡講究儀式感,即使座位上沒有灰塵,也需要太監去用拂塵做下樣子,免得難為情。
第二方面是提醒太監不要對妃子有歪心思,太監成天服侍妃子,還有很多漂亮的宮女在身邊,雖然太監已經被進行過宮刑,可是偶爾心中還是會有一些雜念,比如在歷史上的很多朝代,太監都還要娶妻或者與宮女組成對食夫妻呢,足以見得太監還是會有想法的。
所以用拂塵來提醒太監,要隨時記住自己的身份,不要幹一些與自己身份不符合的事情,要不然危險可能就會如約而至,到時候只有吃不了兜著走了。
第三方面就是用它來做暗器,有時候太監陪伴皇帝出去玩,比如乾隆皇帝就十分喜歡去江南地區玩耍,經常會遭到各種人的暗算,這時候太監帶著的拂塵通常就是一件暗器,在拂塵的杆子裡加入一些暗器,比如毒針之類的,可以用來保護皇帝安全,避免皇帝落入危險的境地。
不得不說其實這個時候的太監還是十分聰明的,為了皇帝的安全想方設法,連暗器都能想出來,危險程度很多時候甚至超過刺客,皇帝還是十分擔心的,萬一太監對自己有什麼壞心思,那就完蛋了,因此用拂塵做武器,畢竟還是少數情況。
拂塵的材質也是很有講究的,不同的材質就代表太監不同的身份級別,拂塵所用的材料越好,說明太監級別越高,一般的太監使用的是抹布給皇帝擦灰塵,用得上拂塵的都是高級別的太監,皇帝身邊的太監所用拂塵材料更是用馬尾巴或者鹿尾巴精製而成,價格不菲。
結語
可以說太監所用的這根帶毛毛的棍子,可是一種物質文化遺產,雖然如今很少有人使用,但是它的歷史價值值得我們引起重視,應該將其研究透徹並且好好保存下來,不要讓我們的後人對此完全不知道,更不要把它徹底弄丟了,那將是一大損失!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