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個娛樂日本綜藝節目上,請來了製作了一系列引起人們熱議扭蛋的KITAN CLUB扭蛋製作公司創始人——古屋大貴。
在節目中,古屋大貴與主持人互動,介紹了這個只有15個員工組成的公司所做出的一系列熱門扭蛋。
KITAN CLUB(奇譚社)迄今為止共製作了800多個不同種類的產品,其中[杯子上的緣子小姐]、[貓的頭飾]等作品都在年輕群體中產生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熱度話題。
節目當中還介紹了許多腦洞大開的作品,以及他們在創造這些扭蛋的一些想法。
比如下面令古屋社長欣慰的作品:
全員動物「地包天」的[戽鬥星球]系列▽
因為展現了不同動物突起下巴的「地包天」搞笑形象,而受到許多年輕人的喜愛。
真實的天然動物色彩系列▽
因製作質量極高,與真實的動物一模一樣,甚至會引來實物向其展現求偶的現象。
除了有熱門的扭蛋作品,古屋社長還展現了幾款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令他悲傷到賣不出去的扭蛋作品。
身體及其柔軟的[中國可愛的貓]系列▽
仿照中國廉價貓咪玩偶的扭蛋,卻完全沒有人買。
讓無數花粉症患者狂打噴嚏的[花粉掛飾]▽
該商品甚至引來了被花粉症困擾患者的電話投訴。
築地特色運輸工具系列▽
會跑會轉彎,完成度很高的扭蛋產品,但因為沒人知道這是個啥導致滯銷。
說起扭蛋,一個裝著小型玩具的透明圓蛋膠囊,很多人並不陌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少都接觸過這樣的「玩具」。
而作為很多人童年共同的記憶,扭蛋這種娛樂項目至今已經發展了50多年了。
最開始的扭蛋機還是在美國出現的,那時作為銷售口香糖等小零食的零售工具,類似現在的自動售貨機。
到1965年日本引進,伴隨著 Penny 商會「用 10 塊錢來收集世界各地的玩具吧」這句廣告語,扭蛋機開始出現在小朋友們的世界中。
而與集英社《少年JUMP》的相遇,則真正讓扭蛋從此火爆,成為日本國民路邊遊戲機。
經過50多年的演變,
從最初的10日元到如今的100-500日元不等;
從原來單一的提供給小孩的玩具,到現在面向成人的各式模型;
從便利店門口的破機器到出現專門的扭蛋店面。
扭蛋依然是日本許多代人心中不可替代的童年記憶,也是成年人之間的流行集中地。可為什麼經過了幾十年,面對這項極其簡單的娛樂項目,許多人依然樂此不疲呢?
扭蛋最大的樂趣應該就是在你打開扭蛋之前,完全不知道滾下來的扭蛋裡裝著的是什麼。這種帶點賭博性質的娛樂方式仿佛現在的氪金抽卡手遊,為了得到喜歡的角色,根本停不下來。
最後拿到一堆重複角色的你,卻依然痴痴妄想著下一把一定會中。
作為非酋的你在現實中卻有氪金改命的機會。
商家會提供直接購買扭蛋的渠道,只要你願意出略高的價格,便可拯救深陷氪金痛苦中的你。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應該歸功於人們在不斷收集過程中的滿足感。
每一臺扭蛋機的每一個系列都會有不同的驚喜,當你扭出第一個的時候,好奇心便會驅使你想要了解這個系列的另外幾個是什麼樣子。
收集的念頭一發不可收拾,就像小時候收集小浣熊乾脆麵裡的108將水滸卡。
除了老實的去機器裡扭,去商店裡直接購買,興趣相投的人們還通過互相交換來滿足不同需求,只為集齊一套完整的扭蛋。
除了收藏本身這樣一個興趣帶來的樂趣之外,扭蛋裡東西也是這一娛樂項目火爆這麼多年的關鍵。
經過幾十年不斷的流行變遷和改進,現在日本的扭蛋玩具已經不只面向兒童,成年人才是主力消費市場。
所以企業在製作過程中會保證玩具的柔軟程度,把玩的質感,形象的生動逼真度,力求扭蛋質量上乘。不論是收集還是當作小掛件都是很好的選擇,可以說是性價比最高的擺拍神器。
加上不斷有創意、腦洞大開的商品的出現,而這些微型的手辦則會戳中當下人們略顯沙雕的笑點,從而會引起不小的關注。
而對比動輒好幾萬日元的手辦,這種最高500日元的價格的扭蛋簡直就跟不要錢的一樣。也是許多手辦狂熱愛好者的首選。
正因為成為日本標誌性的文化之一,玩扭蛋帶上幾個回去成了許多國外遊客在買買買的同時必玩的一項選擇,甚至催生了扭蛋代購這一行業。
可就是這樣一個影響無數人的小玩意,在中國卻又是不一樣的光景。
在無數商場、遊樂場,難見扭蛋機身影,即使偶然看見擺了一溜的扭蛋機,也難見有幾個人在玩的。你會發現,比起扭蛋機,2塊錢一次的娃娃機絕對要更受青睞。
而那些你偶然在商場看見擺著的那一排排整齊的扭蛋機,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美陳飾品,大部分人看到只是驚嘆一下拍個照,真正玩的人寥寥無幾,幾個月後撤場成了歸宿。
有網友分析可能是有下面幾個原因▽
大部分不太關注ACG文化的人,對待扭蛋機這樣的娛樂項目的印象依然還停留在跟小孩子玩的搖搖車一個檔次。而玩一次卻要花上比搖搖車貴上10多倍的價錢,這讓許多人不能理解。
而相對於扭蛋這種看不見、不確定因素極大地視覺感受,一旁擺著滿滿一層毛絨娃娃的娃娃機顯然更能刺激到所有人。
加上扭蛋機的體驗過程就像它的名字一樣(GASHAPON),三個擬聲詞的過程,遊戲體驗就結束了。而娃娃機從投幣、瞄準、調整角度、抓起、移動、掉落這一系列過程中,玩的人會收穫到更多地感官刺激。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國產的扭蛋玩具太垃圾。
要知道玩具做的越精緻,成本會很高。像上面節目中社長說到的,公司賣出100萬個扭蛋,才掙了200萬日元,一個扭蛋才掙2日元(合計人民幣1毛2)。
所以,為了減少成本,我們看到的國產扭蛋裡的玩具就有一種並夕夕的感覺。山寨、低質量成了許多人對身邊扭蛋機的玩具的第一印象,當然,這樣也導致主動去玩一把的興致蕩然無存。
在這種情況下,真正想玩的人卻無處可玩,等漫展或直接網購、代購成了國內扭蛋愛好者的歸處。
雖然這樣看起來總的情況似乎不樂觀,不過現如今優秀的國產作品正在迅速崛起,相信在將來,當扭蛋遇到一個適合它的優秀作品,也會成為一代人童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