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春,很多人都熟悉新華印刷廠。
這是一座老建築。
那麼,長春新華印刷廠舊址的前身是什麼?偽滿造幣廠!
不過,如今要拆遷了!
新華印刷廠
長春市吉林大路535號,曾經是長春新華印刷廠的舊址,不過如今已經變成了全季酒店。
這座建築看似豪華,然而卻歷經80多年的滄桑,曾經是偽滿帝國造幣廠。
偽滿帝國造幣廠的全名是「滿洲中央銀行造幣廠」。
資料中是這樣說的,1932年,偽滿建國後,日本最先想到的就是建立「滿洲中央銀行」。這個很簡答,既然是統治者,就需要通過貨幣流通,製造表面上的公平。第一個滿洲中央銀行造幣廠在遼寧省。對於這個單位,偽滿政府是這樣規定的:「造幣廠擔負製造硬幣和硬幣銷毀、獎章紀念章的印模製造,金銀原料的熔化、電解、分析和合金的製造以及其他有關事項。」
日本人仿造日本大阪造幣局的模式,對奉天造幣廠進行全面改造,並「投資」新建了廠房,同時,日本人還痛下血本,將原有設備全部拆除,並從日本運來碾片機10臺,撞光機9臺,印花機31臺,擴大了生產能力。
偽滿造幣廠
後來,偽滿洲國定都長春,於是政府在長春也成立了「滿洲中央銀行造幣廠」,這個造幣廠就是今天的吉林大路535號,長春新華印刷廠的位置。
按理說,有一個造幣廠就行了,為啥又要在長春建立一個造幣廠呢?其中有很多無奈。
最開始,偽滿洲國發行金屬鑄幣,面值有5釐、1分、5分和1角等。起先發行白銅和青銅幣,後因原料缺乏,開始發行鋁幣,但是因為日本要打仗,銅、鋁、鐵等礦產金屬十分緊缺,以致連造幣的金屬都無法保證,不得不將貨幣的製造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最後,偽滿洲國發行「陶幣」。 「陶幣」是用陶土模壓後燒結成的硬幣,呈棗紅色,直徑1.92釐米,厚0.17釐米,正面邊廓內上方文字「滿洲帝國」字樣。但是這種貨幣易碎、不耐磨、毫無保證信用,所以偽滿政府就想到了發行紙幣。
於是,偽滿洲國政府就在今天長春吉林大路535號建立了一個新造幣廠,印刷紙幣。
儲蓄票
在偽滿洲國後期,國內發行的紙幣大多數來自於長春的帝國造幣廠。不過,隨著偽滿帝國的覆滅,這裡的主人換成了人民。
因為這裡是偽滿帝國的印刷重地,所以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就成為長春新華印刷廠的辦公用房。不過,這些年印刷行業也在走下坡路了,為了搞活經濟,院內部分樓房出租。一些新單位租下這裡後,進行了裝修,煥然一新,已經讓這裡失去了帝國造幣廠的霸氣。但是,我們對比下圖一和圖二,我們會發現雖然兩者新舊不同,但是大圖輪廓還是一樣的。
幾天前,這裡下發了通知說,說這裡要進行拆遷了,徵求廣大市民意見。如果沒有反對意見,這裡就要進行拆遷了,我們對偽滿帝國造幣廠徹底說聲拜拜了。那麼,未來這裡會是什麼?如此好的地段,可能會是一個新的高檔住宅小區。 【作者:每日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