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中有很多事情在第一次做的時候都會覺得很不適應,生下孩子做媽媽更是如此。畢竟自己前幾天還是一個漂亮的大姑娘,結果過兩天就變成了一個有孩子的婦女,換做誰第一時間內也是反應不過來。
就在前幾天,我去看望一個剛剛晉升為新手媽媽的同事,這位同事就向我表示,實在是沒緩過來這個勁兒。半夜,要想到自己旁邊還睡著一個那麼大點兒的小人兒,就睡不踏實。生怕自己一個不小心翻身碰了她,或者是弄醒了她,她一哭更是手腳發麻,不知道該怎麼辦。
一起來探望的還有幾個女同事,其中有兩三個都已經當媽媽好多年了。一聽到這位同事這麼說,都笑得合不攏嘴。紛紛表示這是正常的,自己當初生孩子的時候也有這種心理想法呢。
用他們的話來說,明明覺得自己還是個孩子,結果就不知不覺的當了媽媽。尤其是給孩子餵奶的時候,簡直是頭皮都硬了。不僅如此,生完孩子半年了,還沒適應。當別人的面也不好意思自稱媽媽。逗孩子的時候,總是覺得心裡怪怪的。沒法想像,這個小人是從自己的肚子裡生出來的。
甚至還有一個同事大姐說:「現在看著自己家1米8多的大小夥子,都有點兒晃神兒。也想不到自己這麼平平無奇,孩子爸爸也一般,還能生出這麼高的兒子,有時候都懷疑是不是抱錯了。」聽到這兒大家可都樂了。
其實新手媽媽出現這種想法,也是很正常的,當這種想法出現的時候,媽媽也不用太過於慌亂了。成為媽媽是每一個女孩子都要經歷的過程,這是一個必然的階段,只是最開始不適應,並不是什麼不好的現象。
對待新手媽媽,家裡人其實應該格外注意,畢竟她剛剛生了孩子,是從鬼門關門口走了一遭才回來的。那麼對於新手媽媽,家裡人究竟應該如何照顧,才能讓她更快適應、更快接受呢?
這些新媽媽不是不願意接受自己的孩子,只是一時間無法適應角色上的轉變。哪有媽媽會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只是沒有經驗,不知道該怎麼去辦。
這時婆婆和丈母娘也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一定要幫助新手媽媽,讓新手媽媽知道應該怎樣去對待照顧小孩。如果新手媽媽做錯了,千萬不要急著去訓斥新手媽媽,新媽媽們也很不容易。如果家裡人話說重了,很有可能會讓新媽媽覺得心寒,很容易導致產後抑鬱症。
生孩子對於這些媽媽來說是會損害元氣的,需要很大的一段時間來恢復他們的身體。在產後有很多的生活細節都需要去注意,例如在產後會排惡露,這需要家人們都注意著,如果出現過度出現的現象,要及時發現並就醫才行。
而且在剛剛生完孩子的幾天之內,會產生宮縮痛,這時家人需要給產婦心理上的安慰,不再那麼難過。多給媽媽燉一些補氣血的好吃的,讓她們在產後坐好月子,同時不要找彆扭,心情好身體才會好。
母乳餵養孩子,可以讓媽媽和孩子之間的情感變得更好,媽媽能夠更快的適應寶寶的到來。畢竟任何的情感都是建立在互相的愛與交流上的,多多與孩子接觸,新媽媽會更加喜歡自己的孩子。而且只有多與孩子接觸,新媽媽才會一點一點的,更快的適應自己,成為一個媽媽的角色。
我是萍萍媽媽育兒師,也是擁有兩個寶寶的媽媽,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育兒乾貨。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和建議,能幫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孩子能更好地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