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考
1.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以《詩》《書》等文獻為依據,將堯舜作為真實的君主加以記載,為歷代所認同;近代以來,歷史學者通常將堯、舜歸入「傳說時代」。中國早期歷史的世代從「堯舜禹湯」變為夏商周,這主要是由於3.下列中國古代史學典籍中,採用紀傳體撰寫的通史性著作是A《史通》 B《通志》 C《通典》 D《文獻通考》4.有義大利學者認為,《馬可·波羅行記》對中國、日本等國的描述,很可能源自當時真正遊歷過這些地方商人的講述,馬可·波羅講這些故事綜合在一起,編寫出當時世界上頗為暢銷的書籍。這一研究結論表明《馬可·波羅行記》5.明末出現了一些「異端」思想家,如泰州學派的王艮及其流裔李贄等,他們張揚個性,倡導百姓日用之學。這反映出當時6.《天朝田畝制度》將土地分為九等,好田、次田互相搭配,按每家人口多少進行分配:凡16歲以上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數量相同的土地,15歲以下者減半。《天朝田畝制度》7.20世紀20年代初,全國大小罷工達100多次,參加罷工的人數達到了30多萬,形成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次高潮。這次高潮的出現主要由於A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推動 B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C北伐戰爭的勝利進軍 D國民黨「扶助農工」政策的制定8.1926年5月,國民黨二屆二中全會提出,共產黨應將加入國民黨的黨員名冊交由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保存;加入國民黨的共產黨黨員在國民黨的高級黨部任執行委員人數,不得超過三分之一。這表明9.1952年某農業生產合作社試行短期包工制,1953年實行季節包工制,1954年根據前兩年包工取得的經驗,進一步實行常年包工包產制。這些舉措意在A改變束縛農業生產力的舊體制 B擴大農民的生產自主權C促進農業高級合作社迅猛發展 D開啟土地改革運動序幕10.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屆三中全會決定,把1989、1990年改革和建設的重點放到治理經濟環境和整頓經濟秩序上來。這一政策的目標包括C有效遏制物價上漲勢頭 D確立市場配置的基礎性作用11.埃及新王國時期,法老埃赫那吞在頌神詩當中寫道:「神啊,您無所不能,您的力量誰也不能與您相比,您才是唯一的真神。」這段話反映的歷史背景是12.帕提亞(安息)王朝早期,希臘語是官方語言之一,社會上層以精通希臘文化為榮,宮廷中經常上演希臘戲劇。這一現象的歷史條件是13.743年,日本統治者為防止土地荒蕪,宣布「自今以後,任為私財。無論三世一身,鹹悉永年莫取」。此後,世人競相墾田,「勢力之家驅使百姓,貧窮百姓無假自存」。據此可知,當時日本14.中世紀的歐洲有一句名言:「讓我們努力經商吧:在桅杆掛一面旗不費什麼力氣,再想降下來不免要付出巨大代價,連同我們的榮譽。」秉持這一理念的團體是15.15世紀前期,法國銀行家雅克·科厄爾在王廷當差,享受貴族待遇,他的兄弟和兒子也身居高位,女兒則嫁給了貴族子弟。這一現象表明當時法國A王權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化 B封臣與封土製度徹底瓦解C市民階層享有平等參政權利 D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16.近代早期,由於大量白銀湧入歐洲,引起通貨膨脹及物價上漲,史稱「價格革命」。價格革命出現的歷史背景是17.16世紀20年代,德國法蘭克尼亞地區起義軍制定了鬥爭綱領,要求在德國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統一度量衡和幣制;取消商稅、過境稅、食品稅以及其它苛捐雜稅;允許農民贖買封建義務等。這些主張A帶有資產階級革命的性質 B反映出諸侯統一國家的要求C表明城市貴族統治的加強 D體現馬丁·路德的鬥爭策略18.1830~1848年,委內瑞拉出口的咖啡從6萬袋增加到20萬袋,可可從3.8萬袋增加到6.7萬袋,牛從1500頭增加到1.6萬頭,皮革從4.5萬張增加到36.6萬張。同期,工業品大量進口。這說明委內瑞拉19.1914年,印度某精英人士寫道:「只存在一種共識,那就是在目前英國的危急存亡之秋,印度要與英國同舟共濟。一個巨大的機會已經來臨,即印度要藉此機會要求在帝國內的平等地位並證明他值得擁有這一平等地位。」該精英人士意在說明A參戰為印度自治迎來了機遇 B印度民族民主革命運動高漲C印度人已獲得更多參政機會 D國大黨要忠實服務於宗主國20.20世紀50-80年代,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現代化進程,民族經濟迅速發展。這些國家採取的主要措施是A優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 B引進外資和進口海外消費品C實行低關稅的貿易自由政策 D放鬆國家對經濟發展的幹預1.論述九品中正對門閥制度形成中的作用
2.以工業布局的角度評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三線建設
3.公元前5世紀到公元1世紀歐洲古典史學的主要成就和特點
4.論述19世紀,英國自由貿易政策形成的條件和影響
註:答案分享自重樓版主「考研論壇歷史學版」。
東北地區
2.齊齊哈爾大學(暫缺)
中國史
古籍所
吉林師範大學中國史
胡服騎射
推恩令
帥漕憲倉
猛安謀克制
魚鱗圖冊
簡答
唐代對西北東北的政策及意義
兩宋時期民族關係的特點及意義
元代的民族壓迫和民族?政策
清代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論述
我國經濟中心南移的原因及規律
我國古代的賦稅制度的名稱及其實質和作用
鄧世昌
淞滬會戰
五四理論
簡答
鴉片輸入對我國的危害
清末新政的內容及意義
延安整風運動意義
國民黨一大時期國共合作路線的形成
論述
辛亥革命前革命派於改良派論戰的內容及意義
梁漱溟的鄉村建設理論與實踐過程
10.長春師範大學(暫缺)
11.黑龍江省社科院(暫缺)
翻譯:1.劉邦想廢換惠帝、呂后請張良幫忙的故事
2.顧炎武的故事
名解:
徐州相王
石勒
魏博
庶吉士
元典章
天津教案
張之洞《勸學篇》
沈家本
歐戰
七君子事件
馬歇爾調停
價格雙軌制
論述:
1.十六國北朝、遼金元、清均為來自中國北方的徵服王朝,請從其自身文化條件與漢地政權角度論述他們對中國歷史的不同影響。
2.唐時翰林院往往在政治中發揮重要作用。概述歷朝翰林院,並分析其地位升降的歷史背景。
3.論述中國近代鐵路建設,分析其時的應對政策和鬥爭
4.有人說1927-1937年為「黃金十年」,說說你的看法
世界史
中國史(暫缺)
世界史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國史
名詞解釋
1.兄終弟及
2.合縱連橫
3.《春秋繁露》
4.世兵制
5.仁宣之治
簡答題
1.簡述商代的內服、外服制度
2.從石碑刻文、簡牘資料和新疆吐魯番文任選一種,從新史料分析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
3.簡述陽明後學的發展
論述題
1.論述中國古代農商政策的演變及其影響
2.論述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涵的治國理政思想
3.論述「唐宋變革」和「宋承唐制」的內涵與區別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真題
名詞解釋:馬關條約、傳教士、國民參政會、開羅宣言、中共七大
簡答:日俄戰爭的經過與影響、巴黎和會對中國的影響
論述四選二
兩次西學東漸、不平等條約體系的形成與影響、李頓調查團的歷史作用、抗美援朝的經過與意義
18.中共中央黨校(暫缺)
中國史
世界史
世界史(暫缺)
中國史
六筦
廢兩改元
五馬分肥
臨時約法
柏拉圖
馬穆魯克王朝
英布戰爭
麥卡錫主義
青年土耳其黨
湯子遺書(湯子關於六七本史書評述,隋唐五代遼宋金元)
人權宣言
秦漢政治制度演變
結合現代研究分析義和團運動
平民和貴族鬥爭以及平民對羅馬發展影響
赫魯雪夫改革背景內容影響
中國史
山東師範大學世界史
名詞解釋
種姓制度
伯裡克利
查理大帝
幕藩體制
宅地法
倫敦工人協會
斯達漢諾夫運動
馬斯垂克條約
簡答
亞歷山大東徵影響
日本德川幕府統治政策
英國法國農業變化對農民思想以及兩個革命的影響
亞非拉民族解放運動特點
論述
拿破崙帝國興亡與歐洲政治格局重建關係
賠款問題為主線論述二三十年代歐洲政治格局
內師大中國史:舊石器時代、均田制、總理衙門、行省、延安整風、猛安謀克制
簡答題:張居正改革內容影響
俄國侵佔中國國土
漢武帝鞏固大一統政治經濟措施
論述:清王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措施
世界史:十字軍東徵、隸農制、道威斯計劃、廢奴運動、滑鐵盧戰役
簡答題:公元前9—前8世紀希臘殖民擴張背景範圍影響
甘地主義
1500前後世界近代史開端的原因
論述題:德日兩國對二戰侵略戰爭態度和原因
27.內蒙古民族大學(暫缺)
一、名解仰韶文化四時捺缽盤庚遷殷大禮議《元和郡縣誌》門戶開放共同綱領元嘉之治二、簡答:華夏族形成的過程秦、隋二世而亡的原因元朝制度的特徵簡述中國在20世紀初所面對的局勢三、論述結合史界觀點,評述兩宋「商業革命」1840-1911之間變革失敗的原因
中國史
32.延安大學(暫缺)
太原師範2021年中國史自主命題
名詞解釋,西周宗法制,王與馬共天下,夢溪筆談,靖難之役,閉關政策
論述題,唐代均田制特點和效果,第一次國共合作的背景和意義,
簡答題,理藩院的設立和作用,文景之治是怎樣出現的,洋務運動的背景和意義,共產黨土地革命三次左傾錯誤的原因,
材料分析題是,史記,貨殖列傳,八股文原因和影響
中國史
35.四川師範大學(暫缺)
37.西華師範大學(暫缺)
38.四川省社科院(暫缺)
中國史
世界史
40.河南科技大學
41.信陽師範學院
42.淮北師範大學(暫缺)
名詞解釋:
塗山之會
上計
朱熹
斡脫錢
《望廈條約》
《資政新篇》
西山會議派
古田會議
材料題
今之夷狄,非猶古之夷狄也。今之稱西人者,曰彼善會計而已,又曰彼擅機巧而已。不知吾今茲之所見所聞,如汽機兵械之倫,皆其形下之粗跡,即所謂天算格致之最精,亦其能事之見端,而非命脈之所在。其命脈云何?苟扼要而談,不外於學術則黜偽而崇真,於刑政則屈私以為公而已。
1.用新文化運動時期的話語指出「命脈」的內在要義。
2結合所學知識,概述嚴復的政治主張以及其對中學和西學的態度。
簡答題
簡述漢光武帝「度田」政策
簡述明清中央決策機構的變遷
簡述三民主義的內容
列舉五位近現代史領域的專家學者以及他們的著作,並談談其主要觀點。
論述題
1列舉了解唐高宗的文獻資料,並評述唐高宗。
2論述中共七大
中國史
南京大學2021年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試題(A卷)
一、名詞解釋(必做)
1、石渠閣會議
2、南徐州
3、賦役黃冊
4、達魯花赤
5、《望廈會議》
6、洪仁玕
7、《我的馬克思主義觀》
8、洛川會議
二、簡答題(必做)
1、簡述唐代思想家、文學家韓愈對於中國思想史演進的重要意義。
2、簡述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經濟狀況。
三、論述題(四選二)
1、江南地區的經濟開發以及與之相關聯的經濟重心的南移經歷了較為漫長的過程。對此,請分階段展開具體論述,並嘗試總結你認為的影響經濟重心南移的關鍵性因素。
2、朝貢體系是中國古代對外交往中逐漸形成的重要模式。請論述漢唐、明清時期朝貢體系的具體表現,並以此概括你的基本認識。
3、試述列強在中國的租界、租借地和勢力範圍以及中國政府收回租界和租借地的經過。
4、試述清政府和國民政府正式頒布的歷部憲法(約法)的名稱、頒布時間、內容特點和歷史影響。
世界史
626南師大中國史真題
一、名解
管仲改革
《氏族志》
圩田
大索貌閱
中俄《北京條約》
瓦窯堡會議
南京大屠殺
二、簡答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內容和歷史影響
太平天國運動對清廷權力機構的影響
三、論述
兩次世界大戰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史
世界史
48.蘇州科技大學(暫缺)
東南大學2021中國通史真題
名詞解釋(6*10)
1.前四史
2.九品官人法
3.身判書言
4.忽必烈
5.《大明律》
6.太平天國
簡答題(4*20)
1.簡述張騫出使西域的過程及意義
2.簡述王安石變法的內容
3.簡述王守仁心學主張
4.簡述護國運動
論述題(4*40)
1.試論述先秦墨家主張並給予評價
2.三省六部制度變遷與評價
3.明末傳教士的活動及影響
4.清代三大史學家對清代史學的貢獻
復旦741名詞解釋1.東胡2.河陰之變3.萬曆三大徵4.廣州十三行5.陳獨秀6.奏摺制度7阿卡德王朝8.茨溫利9.10.不列顛之戰簡答題1.隋朝運河與元朝運河走向的區別以及對於國家經濟的不同意義2.鹽鐵論的背景和內容3.晚清科舉制度的變革4.5.中世紀城市的特點。對於歐洲發展的意義6.蒙巴頓方案的內容。對於獨立後的印度和巴基斯坦留下什麼禍根。論述題 三選二1.宋代的史學成就和特點2.材料是《新民從報》的一段關於汙水治理的倡議。(1)給材料加標點(2)《新民叢報》的介紹(3)晚清知識分子對於汙水這段話的理解,以及有什麼社會意義。(主要是偏國民性)3.黑死病是歐洲的一大轉折,你怎麼理解?對於歐洲歷史發展的影響。
中國史
世界史
中國史
稷下學宮,察舉制,八股取士,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答 魏晉門閥特點 朱熹哲學思想 南京條約 湘淮軍崛起論述 宰相制度演變及特點 兩次中日戰爭
世界史
一、名詞解釋(每題6分)
材料選自《史記.李斯列傳》韓人鄭國……海內諸侯1,原文抄寫標明標點20分2,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要求觀點鮮明,邏輯清晰,語句通順80分63.江漢大學(暫缺)
65.華僑大學(暫缺)
2021中山大學歷史學基礎A 313試題回憶 一、名詞解釋郭店楚簡一條鞭法清流派護國戰爭四帝共治古蘭經拿破崙法典華夫脫運動二、材料題1、蘭克的治史方法,孔子的春秋筆法,談談你的看法2、歸去來兮辭序言短句,判斷寫於哪個朝代3、以蘇子瞻的材料,結合宋史,宋代科舉制的考試科目,次序等4、海防塞防之爭,左宗棠認為二者並重5、黑死病,對英國土地制度的影響,對歐洲教會的影響6、歐共體的發展歷史,原因三、論述題1、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中的軍事戰略的變化2、學術界有人認為歐洲中世紀與中國自秦漢至明清社會有很大區別,將中國的這段時間稱為封建社會並不合適,請談談你的看法3、關於近代史開端,學術界的觀點有哪些?有人認為1500年前後是世界近代史開端,請論證
中國史
世界史
西南大學中國史
名詞解釋:
上海租地章程、顧頡剛「層累地…」、清議和黨錮、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八旗制度
簡答題:抗美援朝經過和意義、評述改訂新約運動、唐代史學成就、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舉措、評述鄭和下西洋、20世紀出中國社會階級變化
論述題:中法戰爭的結果清政府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運用改革開放後的史學研究成果評述、論述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變化,全面評述其意義、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發展過程、原因、特點
西南大學世界史
名詞解釋
舊石器時代
埃赫那吞改革
聖德太子改革
《共產黨宣言》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蘇伊士運河戰爭
簡答
古風時代,希臘殖民的原因和影響
拜佔庭帝國衰落的原因
美國進入消費社會的內容,並評價
簡評智利阿連德改革
論述
格拉古兄弟改革背景內容影響
英法百年戰爭的背景經過影響
1848年革命的背景和影響
冷戰的原因和影響
微信號:qingshikaoyan
商業合作:yj2114051964
投稿郵箱:84542042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