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鵬爸育兒經
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覺,近些年來患上絕症的孩子好像越來越多了?這些孩子大多在剛出生的時候就被判了死刑,醫生會給他們的生命下一個期限,也許是三個月,也許是一年,也許是十年。這樣的新聞總是讓人心痛不已,但是這樣的孩子到底值不值得傾家蕩產去救?
前段聽閨蜜分享了一件事情。閨蜜的一個親戚前些天生下了一個孩子,是個男孩。這本來是一件喜事,閨蜜正想過去道喜,結果卻看到親戚一家陰雲密布。因為這個孩子的身體有問題。
孩子從出生之後就睡了幾天,不吃不喝,幾乎是滴水不沾,高燒不退,因為孩子年紀太小很多藥物都不能使用,各種醫療手段都非常有限。孩子甚至還一度出現了休克的情況,還有胎糞性眼膜炎,出生沒幾天就進了ICU,生命全靠各種各樣的醫療機維持,一旦撤掉孩子恐怕就堅持不了多久了。
醫生說孩子救回來的機率很小,而且花銷巨大,不建議讓家屬繼續治療。閨蜜的親戚只是普通家庭,夫妻兩人都是普通職工,平時收入不多不少,只是一般水平。糾結之下一家人就帶著孩子回了家。
親戚一家整天以淚洗面,說還沒來得及給孩子取名字,孩子就要走了。但是回家之後沒多久,孩子竟然尿尿了,這就代表著孩子的身體還能夠進行新陳代謝,腎臟還是有功能的。這讓一家人又重新燃起了希望,連忙帶著孩子去了技術更好的省醫院。
省醫院再次給這家人潑了一盆冷水,省醫院的醫生給出的說辭和之前的醫生相差不多,孩子現在情況很危險,一天的治療費可能就會上萬,治癒的可能性不大,全看孩子自己能不能撐過去。就算孩子現在撐過去了,未來身體也不會太好,很容易夭折,患上其他疾病的機率也會比普通孩子更高。是否要治療還得看父母的決定。
這讓一家人痛苦不已,其他親戚有的贊成救孩子,說畢竟是一條小生命,願意提供一些幫助;有的親戚不贊成救孩子,因為這種局面最後很容易落得個人財兩空。
1.醫生:要理性對待問題
對於這樣的孩子,有時候醫生會建議父母放棄治療。冷不丁地聽在家屬的耳朵裡,可能顯得有些冷漠,但是有時候可能這樣才是比較理性的態度。對於父母來說,醫院給他們的一張張檢查結果,上面布滿了他們看不懂的名詞和數值,甚至孩子患的病都是父母從未聽說過的。
父母看不懂,但是醫生看得懂。他們見過太多相似的家庭,也知道孩子在後續將會面臨著什麼樣的治療和痛苦。有不少家庭都會偏執的選擇挽救孩子,但是這些努力最後都是以人財兩空為結尾,孩子沒有救回來,家庭卻已經被掏空了,甚至父母和家人的餘生都要用來還債。
可以說一家人都會被籠罩在這場悲劇之中,疾病摧毀的不僅僅是一個孩子,更是背後的一個家庭。醫生理性地把孩子的真實情況詳細地說給父母聽,就是最大的負責。
2.父母:可以堅持,但不要太過相信奇蹟
因為是自己的親生骨肉,許多父母都會一腔孤勇地堅持下去。他們在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就已經做好了得到任何結局的準備。這樣的母愛父愛是非常偉大,值得人們去敬畏的。事實上也確實有一部分的孩子因為父母的堅持而痊癒了。
但是父母在堅持的同時,不要盲目的去求追「奇蹟」這樣虛無縹緲的存在。奇蹟之所以被稱為奇蹟,就是因為它發生的可能性太小了,很多人用盡一生的運氣都可能換不來一個奇蹟。
3.孩子:尊嚴有時比生命更重要
最開始孩子的命運並不是被自己所決定的,而是被父母所決定的,孩子的生死只在父母的一念之間。當孩子真的堅持過來,稍微長大一些的時候,他逐漸開始懂事,開始發現自己的不一樣,方方面面都沒有辦法和其他的孩子相比。這個時候孩子會如何思考?
人是一種情感很複雜的動物,活下去是一種本能,但是有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是高於生命的。比如信仰,比如自由,比如尊嚴。有的時候人會願意為了這些東西而主動放棄自己的生命。父母除了讓孩子活下來以外,還要讓孩子儘可能有尊嚴地活著,不然活著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痛苦的折磨。
今日話題:你會如何選擇?在下方評論留言分享出你的故事。
(文中姓名均為化名,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