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 容易被你忽視的兒童糖尿病

2020-12-22 環球健康

成年人患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可每次說起兒童糖尿病,總會有人一聲驚呼,孩子還會得糖尿病?驚訝的眼神就像在聽天方夜譚。是的,沒錯,不僅兒童,新生兒也可以患糖尿病。糖尿病在兒童的發病率逐年增加,2017年我國20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1型糖尿病患者數量約47000人,僅低於美國、印度及巴西,位列第四。

國內外對糖尿病的診斷及治療都是很成熟的。不過,當兒童出現一些糖尿病症狀時,很有可能被忽視和誤診。比如,曾經有個孩子因腹痛就診,家長認為孩子當時的深大呼吸是太累了導致的;還有個孩子因為深大呼吸被當作哮喘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而加重高血糖的。因此,提醒家長及基層醫院的醫生,加強對糖尿病的認識,儘早識別出糖尿病的可能。避免糖尿病的延誤診治給患兒及家庭帶來毀滅性打擊。

兒童糖尿病多源於胰島素缺乏

兒童糖尿病以1型為主,絕大部分病因為自身免疫性胰島細胞破壞導致胰島素缺乏。臨床表現出高血糖高尿糖後的滲透性利尿而致的多尿煩渴,由於缺乏胰島素,血糖不能被機體利用而致的飢餓多食,蛋白質脂肪的代償性分解導致的消瘦。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糖尿病「三多一少」(多尿、多飲、多食及體重減輕)症狀及原因。病情再進一步發展,脂肪酸分解形成大量的酮體在體內堆積引起酮症酸中毒,此時會出現深大呼吸,呼氣中有爛蘋果的味道、腹痛嘔吐、嚴重時意識障礙,甚至昏迷。

兒童糖尿病起病急,15%-70%起病時伴酮症酸中毒,後者在診治前後容易合併腦水腫,而腦水腫是導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腦水腫的發生主要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程度、發病持續時間及治療過程中補液速度過快等有關。家長和基層醫院的醫生對本病的認識不足是導致延誤診治影響預後的關鍵。

出現這些症狀測測尿常規、指血糖

臨床工作中見到各種主訴就診的患兒。有單純多飲多尿的、有體重下降一年的、有尿液黏稠(尿糖高導致)的、有月經紊亂的,這些情況下一般會檢查血生化,但簡單的尿常規及指血糖的檢查結果就可以明確診斷。有些急症如心慌胸悶、腹痛嘔吐、呼吸困難、意識障礙甚至昏迷者,容易被誤診為心肌炎、胃腸炎、哮喘、腦炎而忽視血糖的指標,錯誤的輸含糖液會導致病情加重。

在這裡給大家講講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病例。那時我剛剛作為內分泌科的主治醫師,一個12歲女孩腹痛,為排除子宮卵巢疾病行憋尿超聲。為了憋尿,喝了兩瓶含糖飲料,超聲結果證實沒事就回家了。回去後孩子就昏睡不醒,家長感覺孩子情況異常及時來到我院就診,當時查血糖52mmol/l,檢查提示重度酮症酸中毒合併高血糖高滲昏迷,經過勻速補液降糖治療,孩子足足昏迷了三天才醒過來。這個孩子後來沒有留下任何後遺症,主要跟家長就診及時,而且我們嚴格按照酮症酸中毒診治指南的48小時勻速補液、穩步降糖、避免腦水腫密切相關。另一個男孩反覆嘔吐就診,診斷胃腸炎,口服補液治療症狀沒好轉,出現深大呼吸後昏迷休克,外院補液抗休克治療後,轉到我院時已經休克昏迷了5小時。雖然穩步降糖消酮治療,孩子卻再也沒有醒過來。這個教訓太過於殘酷,以至於讓人無法接受。

「胰島素」並非洪水猛獸劑量隨患兒生長調整

糖尿病並不可怕,正確認識糖尿病,堅持用藥,監測血糖,孩子是可以保持正常孩子一樣的生長發育。有些家長視「胰島素」為洪水猛獸,認為胰島素一旦用了就不能停下來了,殊不知絕大部分孩子的糖尿病本身就是胰島素缺乏導致,只有胰島素的替代治療才能挽救孩子的生命。

胰島素的應用劑量隨時要根據孩子的飲食運動及生長發育、生活環境而調整,這也是兒童糖尿病治療比成人要更加用心、更加密切監測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的理由。如果在兒童期放鬆對血糖的管理,那麼糖尿病導致的尿毒症、視力下降、末梢神經炎甚至截肢可能早早就會出現,不僅嚴重影響生活質量,還會給家庭帶來更大的困擾。

文/宋福英(首都兒科研究所)

相關焦點

  • 小心垃圾食品可能引起兒童糖尿病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威脅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慢性病之一, 嚴重加重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那兒童糖尿病是怎麼得的?垃圾食品跟兒童糖尿病有什麼關係呢? 總結來說誘發2型糖尿病兒童病人增多的因素有三點:兒童攝入高糖、高脂肪、高熱量的「垃圾食物」過多,如碳酸飲料、油炸快餐等。兒童體育活動太少,久坐不動的多,導致肥胖兒童增多,而肥胖是誘發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兒童學習壓力過大,內分泌失調,也會誘發2型糖尿病發生。
  • 半歲前喝奶粉的孩子容易得糖尿病
    不過,專家提醒年輕的媽媽們,半歲前儘量別讓寶寶吃奶粉、米糊,否則寶寶長大後容易得糖尿病。據調查顯示全球每天新增200個年輕糖尿病患者。  在傳統觀念中,「糖尿病」只有成年人,老年人才會處,而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飲食習慣上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呈低齡化。
  •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病足
    提醒:腳上出現6種表現,說明你的血糖太高了,小心糖尿足 1、足部麻木,有刺痛感 在臨床,如果出現足部不適,有經驗的醫生都會先確認患者是否有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小心被蚊蟲叮咬!
    (原標題:糖尿病患者小心被蚊蟲叮咬!)這種人被蚊子叮咬後不能撓  醫生在此提醒,糖尿病患者被蚊子叮咬後不能撓!糖尿病患者往往合併周圍神經病變,在被蚊蟲叮咬之後,輕輕撓幾下就容易發生皮膚感染。  因此,糖尿病病人在戶外活動或外出旅行時,應提前在皮膚上噴塗驅蟲劑或防蚊劑。
  • 糖尿病:皮膚上出現這個信號,或是糖尿病最早的「警報」,別忽視
    在我國,糖尿病是發病率比較高的慢性疾病,據統計,全國已有超過1億糖尿病患者,而且還有數千萬人處於糖尿病前期階段,可能有的朋友已經出現了血糖異常的情況,但自己卻並不知道。忽視糖尿病的危害是巨大的,這是因為長期過高的血糖,會增加很多併發症的發生,首先來說,長期高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組織,增加動脈硬化、心梗和腦梗的風險,另外長期高血糖還會導致腎病、眼病和糖尿病足等局部組織、器官出現病變。所以,及時發現糖尿病的蛛絲馬跡,通過藥物和生活方式來管理好血糖,有利於避免這些併發症的出現。
  • 4歲女寶確診糖尿病!兒童糖尿病為什麼越來越多?
    是不是糖吃多了,就會得糖尿病?不完全是。糖尿病也分幾種,像新聞裡說的 1 型糖尿病,在兒童和年輕人裡更常見。一般認為,是孩子本身就得了 1 型糖尿病,才會出現血糖高的,吃糖只是加重了這種結果,讓血糖高的症狀顯現了出來。那……是不是說吃糖跟糖尿病就沒關係了呢?也不是。別忘了,還有 2 型糖尿病呢,也就是大家印象中老年人會得的那種糖尿病,不過現在在小孩裡也越來越多了。
  • 2型糖尿病不是成人的「專利」,兒童肥胖不容忽視!福州國德醫院
    近十餘年來,我們周圍的小胖子是越來越多了,兒童肥胖問題日益嚴重,由此帶來的潛在危險還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兒童肥胖是成年後的心腦血管病高危因素。兒童肥胖是糖尿病的關鍵原因。肥胖兒童青少年面臨諸多風險,包括: 高血脂 高血壓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高尿酸,甚至痛風 早期心臟病
  • 糖尿病患者雨天莫趟水 最好穿雨鞋防糖尿病足
    糖友雨天莫淌水專家指出,陰雨連綿的天氣容易滋生細菌,糖尿病患者由於足部血液循環不佳、皮膚抵抗能力差等原因,腳上常常出現小裂口。如果不慎被雨水浸溼,容易引起足部感染,進而誘發各種感染。所以,雨天糖尿病患者要儘量避免趟水,若鞋襪不慎打溼,要及時清洗腿腳,防止感染。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發病率可達20%左右。
  • 糖尿病患者注意,6種水果吃起來不甜,含糖量卻頗高,不可忽視
    ,這一刻在你的痛苦中變得有點甜蜜。  甜食屬於高糖分和高熱量的食物,長期大量攝入勢必會導致體內血糖的升高,甚至會因此患上糖尿病。但它所含的糖是不可忽視的,吃 10 立方卡路裡相當於兩到兩大米飯,所以糖尿病患者應該多加注意。  2. 芒果也是夏天最容易買到的熱帶水果,但它本身的含糖量很高。芒果本身也是過敏的食物,如果它們是過敏的人,吃芒果可能會增加過敏的風險。  3. 直截了當地說,櫻桃是一種來自外國的大櫻桃,它的味道比中國本土的櫻桃好,但同時它的糖也不容忽視。
  • 妊娠糖尿病的症狀 妊娠期糖尿病要注意這些
    懷孕的時候,是要千萬小心的。若是出現妊娠疾病,對於健康以及胎兒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妊娠期糖尿病應該怎麼辦呢?小編給大家講講妊娠糖尿病的症狀有哪些、妊娠期糖尿病怎麼辦以及妊娠糖尿病能吃什麼。妊娠糖尿病的症狀有哪些1、飢餓感這個妊娠糖尿病早期症狀和皮膚瘙癢一樣,很容易被忽視掉。孕婦是一個人的嘴巴,兩個人的飯量。所以很容易感到飢餓。2、口渴當孕婦時不時就口渴,而且是沒有理由的。
  • 兒童有糖尿病嗎?1型與2型糖尿病如何區別?兒科醫生告訴你
    雖然兒童在臨床上糖尿病與成人相比較,沒有成人這樣高的發病率,但是因為兒童年齡小,身體還處於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不及時規範治療糖尿病,就會會導致嚴重併發症,甚至致殘後果,所以有必要講講兒童糖尿病,以及兒童糖尿病分型之間區別,有助於大家了解。
  • 胖寶寶皮膚發黑要小心糖尿病
    孩子脖子後面為何黑不溜秋的  日前,一位母親帶著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走進了省二院兒科主任李淑閩主任醫師的診室,「醫生你看,我兒子的脖子和腋窩處的皮膚都變黑了,摸著還有硬硬的感覺,這是什麼東西啊?」經過認真檢查,李淑閩告訴這位女士:「孩子患的是黑棘皮病,是由於肥胖引起的肥胖性黑棘皮症。
  • 最容易被忽視的天才兒童特徵
    英國學者發現,家長們的這種想法可能會扼殺孩子潛在的才能。他們建議,家長們應細心觀察孩子們除學習成績外的表現,因為那可能預示著孩子在某一方面是個「天才」。   英國《每日郵報》2008年1月4日報導,英國牛津大學天才兒童研究中心前講師貝納德特·泰南認為,許多天才兒童可能在學校或考試中表現並不優異,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表現能夠說明他們擁有高於同齡兒童的才能。
  • 37歲男子皮癢查出糖尿病,醫生:糖尿病或造成五種皮膚病,別忽視
    人們都知道糖尿病的存在,但是往往都忽視了糖尿病與其他病症的聯繫,這些病症被稱為糖尿病的併發症,通常是因為體內的血糖逐漸身高引起的,甚至有一些會導致我們的死亡,另外一些雖然不關乎生命,但是對於自身健康來說也是一種折磨。
  • 糖尿病的分型
    根據病因,糖尿病分為以下幾種類型: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類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因胰臟出現自體免疫反應而破壞β細胞所產生的糖尿病,稱為1 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也可發生於各種年齡。起病急劇,體內胰島素絕對不足,容易發生酮症酸中毒,必須用胰島素治療才能獲得滿意療效,否則將危及生命。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原名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多在35歲之後發病,佔糖尿病患者的90%以上。
  • 兒童糖尿病危害不容忽視
    近年來,兒童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多,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是高危人群。兒童患上糖尿病有哪些表現?家長應該如何預防兒童受到糖尿病的侵擾?如果兒童不幸患病,家長又能做些什麼?過去20年 兒童發病率增加近4倍據國際糖尿病聯盟公布的最新數據,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達到4.25億,預計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達到6.29億。而中國糖尿病患者數量約1.144億,已成為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過去20年間,15歲以下兒童發病率增加近4倍。
  • 兒童也會患有糖尿病!怎樣預防兒童得糖尿病?這四點一定要牢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糖尿病已經成為了威脅兒童和青少年的常見慢性病之一, 嚴重加重了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那兒童糖尿病是怎麼得的?怎樣預防兒童得糖尿病?一起來看看吧。兒童糖尿病是怎麼得的?兒童泛指15周歲以下的人群,15周歲以下的兒童患糖尿病的主要因素是胰島素缺乏引起代謝紊亂。引起這種現象的原因,是遺傳因素和多種複雜的後天因素相互作用。在現實生活中糖尿病患者非常多,群體基因庫受到了嚴重影響,兒童糖尿病的患者也因此增多。另外,亞洲人相比其他地區的人群更易產生熱量,而飲食習慣改變會直接促使熱量增加。
  • 確診帶狀皰疹後,不要忽視,小心4種併發症,尤其是免疫力差的人
    確診帶狀皰疹後,不要忽視,小心這4種併發症!1,失明帶狀皰疹發生於三叉神經眼支的患者,若不及時進行正規治療,可引發結膜及角膜皰疹,從而導致角膜潰瘍,嚴重可引起失明。4,泛發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常伴有高熱,容易引起肺炎、腦炎,甚至會導致死亡。國內外文獻記載,帶狀皰疹會並發心肌炎、腦炎、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猝死等。
  • 闢謠:警惕糖尿病
    其實有不少人覺得糖尿病是老年人會得的病,對於兒童也會得糖尿病,不太了解,那麼什麼是兒童糖尿病呢,家長又該如何應對呢? 1 兒童糖尿病的症狀兒童糖尿病的表現為多飲、多尿,多食,而且會呈現出體重減輕等症狀。所以如果寶寶突然的多飲、多尿,並有體重降低,家長就要警惕,但是這種疾病往往被家長忽視,特別是夏天,孩子因出汗多也會多飲,多尿,所以更會被忽略。
  • 懷孕期出現了這4個症狀,小心妊娠期糖尿病找上門了!
    但是,吃的好不代表吃得多就是好的,如果一味地攝取各種食物,孕婦很容易會在這個期間裡接受大量的糖分,體內的含糖量會急劇升高,稍不小心就會患上妊娠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對孕婦來說是很危險的一種疾病,會對孕婦造成諸多不好的影響。如果孕媽有以下這些特徵,意味著妊娠糖尿病已經在路上了,家人們就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