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冬悅
01.
成年人之間,很多的默契。
比如,有人對你說,改天一起吃飯,你不會問改天是哪天;有人總在你面前哭窮,當你遇到困難時,不會找他借錢。
成年人之間,還有一種默契,叫不刪,不聊,不打擾,就這樣默默地躺在彼此的通訊錄裡。
相信很多人的通訊列表裡,都有幾百甚至上千個好友,但除了工作需要,聯繫最多的永遠是那十幾個,甚至幾個。其餘的,既不會聊,也不會刪,彼此互不打擾,頂多偶爾在朋友圈點個讚。
試想一下,如果沒有網絡,沒有社交軟體,這些不怎麼聯繫的人,是否會成為一輩子的陌路人?
我想,那是必然的。
任何關係,都是從不聯繫開始疏遠的。人疏遠了,感情自然會越來越淡薄,最後終成陌路。
02.
曾經關係很好的同學、同事、朋友,若有一天不在同一個圈子裡了,是註定會疏遠的。
交情交情,有交才有情,無交自然無情。
也許,你們曾經交情很深,幾乎形影不離,無話不談,可那畢竟已成為了過去。過去只能用來懷念,是無法用來綁定一段關係的。
我有一個曾經關係非常好的同學,做什麼都在一起。
我的這個同學,有點大小姐脾氣,很多人不喜歡她,但不知為何,我就覺得她很可愛,而她也特別喜歡我。
我們上課坐一起,吃飯、洗碗、打水一起,出校逛街、上網也一起。還經常在熄燈之後,擠在一床上說悄悄話。
我們的關係可以用「親密無間」來形容,但畢業之後,她很快談了戀愛結了婚。而我奔赴遠方,與她失去了交集。
一開始,也經常打電話,但能聊的東西越來越少,後來很少再聯繫。上一次發信息給她,還是三年前,簡單問候了一下,就感覺沒什麼可說的了。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朋友,曾經關係很好,後來慢慢疏遠,雖然彼此仍是好友,卻沒什麼可聊。於是,不刪,不聊,不打擾,成了彼此之間最大的默契。
03.
曾經深愛過的人,若還在彼此通訊錄裡,不刪不聊,不打擾,是最好的結局。
因為深愛過,所以不捨得刪;因為沒有合適的身份,所以不能聊。唯有不打擾,是最好的選擇。
也許,你們仍相互惦記著,偶爾也想問候一下,但每次都是想一想就算了,因為,總有很多顧慮讓自己無法隨性而為。
有讀者留言說,她刪除了他,但後來又加上了,因為真的捨不得失去他的消息。她不會再去打擾,只想在朋友圈默默關注他。
她說,他們應該再也不會見面了,只是偶爾還會想他,想他的時候,就看一看他的朋友圈,這就足夠了。
想起一段話:「如果你真的很喜歡一個人,實在放不下的話,那就繼續喜歡吧,或許你會感動他,或許你會累到放手,不過沒關係,至少沒有遺憾。」
深愛過的人,是永遠不可能忘記的,偶爾想念實屬人之常情。只要不糾纏於過往,只要能經營好自己的生活,留一份美好在心間,也未必不可。
很多人的通訊錄裡,都有一個最熟悉的陌生人,不刪,不聊,不打擾,但也永遠不會忘記,甚至時常想念。
這份想念,是一個人的心情,是不能說的秘密。酸也好,苦也好,都只能獨自一人慢慢咀嚼。
04.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樣,分開久了,沒有交集了,註定會越來越遠。遠到連一句問候,都要猶豫半天,最後還是選了沉默。
無論是曾經的同學、同事、朋友,或者戀人,皆是如此。
其實,不聯繫不等於忘記,只是沒有了共同話題,聯繫難免會尷尬,讓彼此感到不自在、不舒服。
為了避免這種尷尬,只好互不打擾,這也算是成年人之間的一種默契吧。
有一種默契,叫不刪,不聊,不打擾。過去的一切放心底,往後的日子,各自安好。若還有些許情分,那就默默祝福。
如此,也算不負曾經相遇一場。
-END-
#情感#
愛過,痛過,一笑而過
今生,做不了愛人,就做知己
半生已過,別再執著於愛而不得
(圖片源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