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源縣:工作隊發放「便民小藥箱」把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

2020-12-25 新華網新疆頻道

  近日,中國聯通伊犁分公司駐新源縣別斯託別鄉喀木斯特村「訪惠聚」工作隊隊員、社區幹部一起將130個「便民小藥箱」免費發放到轄區群眾手中,讓他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工作隊結合轄區實際情況,購置了價值近萬元的「便民小藥箱」一一發放到群眾手中,把黨的醫療惠民政策推向深入。在發放現場記者看到,每個「便民小藥箱」裡配備有外傷藥、創可貼、溫度計、醫用紗布、急救手冊、碘伏等常用應急藥品,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同時,工作人員還為群眾詳細介紹了相關常用藥品及急救藥品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裝滿愛心的「便民小藥箱」溫暖著群眾的心。

  新源縣別斯託別鄉喀木斯特村村民 鄭光衛說:「我們歲數大了,腿腳也不方便,送來以後哪個地方不舒服,藥箱打開就可以用,感謝他們把這個溫暖送到我們心坎兒上。」

  活動不僅為群眾送上了健康、宣傳了衛生知識,還通過演示箱內物品的基本用途,教會群眾如何正確使用口罩和溫度計等物品,也為提升群眾自我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起到積極作用。

  中國聯通伊犁分公司駐新源縣別斯託別鄉喀木斯特村「訪惠聚」工作隊第一書記 工作隊隊長 全志輝說:「通過這次發放小藥箱的活動呢,我們讓咱們的廣大村民能夠更深切的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和溫暖,讓大家在內心深處能夠更加堅定對美好生活的信心和決心,共同為實現美好的新生活而不懈奮鬥,下一步,工作隊還將繼續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為居民群眾辦更多的實事好事。」

相關焦點

  • 區委書記率隊開展節前走訪慰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群眾心坎上
    1月20日下午,市政協副主席、區委書記韓軼率隊開展2020年春節前走訪慰問工作,前往我區勤務卡點、駐雙武警部隊和社區,看望公安幹警、老黨員和環衛工人,慰問困難群眾,代表區委區政府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致以新春問候和誠摯祝福。
  • 把惠民政策便民服務送到群眾身邊
    把惠民政策便民服務送到群眾身邊嶽陽市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宣傳月活動啟動啟動儀式現場提供的政策諮詢和業務導航服務,獲得參與群眾一致好評。宣傳月活動期間,將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多渠道、多層次的政策宣傳和便民服務,全面推動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家喻戶曉,進一步實現全民參保、應保盡保。
  • 新源縣村級公共服務建設項目進展順利
    今年新源縣集中開工建設了4個村級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目前均正在有序推進。4個項目預計總投入1300多萬元。近日,記者在新源縣阿熱勒託別鎮喀拉布拉克村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施工現場看到,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三層混凝土澆築,工人們正在整理現場工程雜物,為下一步牆體砌築工程做好準備工作。
  • 主動上門介紹補助和報銷政策,他們真的把關懷送到了心坎上!
    主動上門介紹補助和報銷政策,他們真的把關懷送到了心坎上!工作人員與14位優撫志願者一同為曹家渡街道的重點優撫對象送上祝福與社區關懷。參戰軍人曹幼弟患有喉部疾病,醫藥費開銷較高,其所對接的志願者得知情況後,通過上門當面向他介紹了優撫對象申請補助與醫藥報銷的政策,他聽後十分激動,表示黨和街道的關懷真正走到了優撫對象的心中。
  • 新源縣:冬至送溫暖 餃子暖民心
    12月20日,新源縣別斯託別鄉喀木斯特村組織開展「冬至送溫暖 餃子暖民心」活動,在給大家帶來歡樂的同時,也讓群眾體驗到傳統節日的愉快氛圍。  當天一大早,工作人員早早將提前購買的速凍水餃,分類裝車,大家分工協作給轄區的每戶群眾都送去了4袋餃子和1箱蘋果。
  • 省派萊陽工作隊駐村工作組為民解難辦實事
    大眾網·海報新聞特約記者 劉俊韜 萊陽報導日前,省派「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萊陽市總隊下轄的譚格莊鎮北張格莊村臨時工作組,關心關愛村中弱勢群體,積極幫助殘疾人李福林辦理低保的故事不脛而走,溫暖著十裡八村的鄉親們
  • 農安縣哈拉海鎮興隆堡村駐村工作隊:把扶貧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
    2016年以來,在長春市貿促會駐村工作隊幫扶下,農安縣哈拉海鎮興隆堡村發生了美麗「蝶變」,鄉親們踏上了致富奔小康的新徵程。為了找到一條符合興隆堡村實際發展的新路子,駐村工作隊深入群眾,挨家挨戶走訪,徵求發展意見和思路,全面掌握村裡的實際情況。駐村工作隊認識到,要想讓村民徹底擺脫貧困,必須靠產業。工作隊發揮部門的職能和資源優勢,積極對外聯絡,引進各種項目落地。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哈拉新村:慎終如始抓脫貧 勠力...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駐村工作隊】哈拉新村:慎終如始抓脫貧 勠力同心奔小康 2020-12-21 1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北街道:專項經費用到群眾「心坎上」
    為切實體現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街道各社區以居民需求為導向,切實發揮服務群眾專項經費的作用,把經費用在群眾「心坎上」,讓轄區群眾收穫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高層小區充電難,專項經費解難題貽成豪庭小區共有55棟樓,大部分是高層樓宇。很長時間以來,電動車充電難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小區居民。
  • 686支基層工作隊、16項業務下沉。威海醫保便民服務暖人心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連寧燕 通訊員 張欣為進一步提升群眾滿意度,威海醫療保障局多措並舉,精準施策,將更多醫保便民服務送到群眾身邊。「讓群眾少跑腿,讓信息多跑路。宋麗輝說,遇上需要刷卡繳費但又沒有銀行卡的群眾,他們會引導群眾去大廳一側的銀行窗口現場辦卡。此外,他們還會耐心地教給前來辦業務的群眾線上辦理方法,儘量讓群眾不跑腿用手機就能辦理相關業務。記者還注意到,大廳裡輪椅、寶寶椅、老花鏡、醫藥箱等各種便民設施設備一應俱全,既方便了特殊群體,也展現了醫保服務的細緻周到。
  • 【群眾工作能手】小姑娘變成「老闆娘」
    這位牧民口中的「老闆娘」就是新疆和靜縣教科局駐巴音布魯克牧場「訪惠聚」工作隊隊員包建美。  入駐牧場以來,身為「90後」的包建美懷揣務實之心,為幫助群眾拓寬致富門路,她籌建了一個專售農畜產品的電商平臺,通過網際網路將牧民家中的一頭頭牛、一隻只羊陸續銷往各地,牧民親切地將這位20多歲的小姑娘稱為「老闆娘」。
  • 「開心農場」,種在群眾心坎上
    (12月21日《人民日報》)  這個「開心農場」,群眾種得舒心,收穫歡欣,根本原因在於種到了群眾心坎上,所以,必然有群眾幸福的好收成。  花園變農場,群眾笑開顏。「開心農場」前身是髒亂差的花園。蛻變成農場,群眾成農友,平時管理有序,收穫分享「成果」。「開心農場」的經歷,悄然告訴我們:社區改造,必須改到群眾的心坎上,心裡高興,行動升華,才能精彩紛呈。
  • 觀看《英雄兒女》後 新源縣廣大群眾反響強烈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指導,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攝製的六集大型電視紀錄片《英雄兒女》從10月21日起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晚8點檔黃金時段播出,新源縣廣大群眾積極觀看講述了抗美援朝志願軍的英勇事跡,讓我們感受到當時志願軍為了保衛國家的激情鬥志,抗美援朝精神將永遠銘記在中華民族的史冊上。」 90後年輕人楊鄭楠在廣告公司上班,平時對抗美援朝故事也十分感興趣,雖然工作很忙,但是他仍會通過網絡直播觀看《英雄兒女》,楊鄭楠說:「剛才我看完這個英雄兒女。
  • 天津群眾反映失業補助金發放不便民,官方:儘快開通社保卡失業保險...
    中國政府網消息,天津王女士此前通過國務院「網際網路+督查」平臺反映,天津市失業補助金發放不便民,必須在指定銀行開辦銀行卡申領,且需本人現場開卡,社保卡已經具有金融功能,再單獨辦卡增加了群眾不必要的麻煩。國辦督查室收到群眾留言後,經初步核實,及時轉天津市政府核查辦理。天津市政府接到國辦督查室轉送的問題線索後,立即責成天津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對群眾反映問題進行調查核實。經核查,群眾反映問題屬實。
  • ...樂至縣積極做好中國僑聯洪澇災害災後重建困難補助資金發放工作
    今年盛夏以來,受強降雨影響,樂至縣多地發生嚴重洪澇災害,給群眾生命財產帶來嚴重損害。城鎮、農村部分僑眷住房不同程度受損,農作物減產或絕收,給群眾生產生活帶來極大困難。通過前期摸底調查,全縣共有13戶僑眷受災較重。
  • 連城縣「多樣式」普法讓《民法典》走進群眾
    「地攤式」普法 讓「學法用典」更便民「法豸文化」宣傳青年志願隊隊員、律師和社區幹部把與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普及給大家,積極向過往的學生和家長發放《民法典》讀本、《民法典50問》及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龍巖市地方性法規等相關宣傳材料,讓群眾真正用時找得到。
  • 新源縣∶5000畝紫皮馬鈴薯喜獲豐收
    天山網訊(記者劉一鳴報導)10月3日,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新源縣阿熱勒託別鎮喀拉布拉克村的大田中,幾臺馬鈴薯採收機開足馬力工作著,機器轟鳴聲慶賀著雙節的到來,處處能感到當地村民豐收的喜悅。眼下,正是新源縣紫皮馬鈴薯大面積成熟採收的季節。
  • 嘉善大雲:首創村級開放式便民服務中心 暖到百姓心坎裡
    為更好地服務群眾,曹家村通過對便民服務大廳進行親情化改造,取消櫃檯式服務窗口,安置卡座式開放型服務臺,使村裡的便民服務大廳變成了有溫度的「會客廳」。「沒有了櫃檯的隔離,和工作人員肩並肩坐著,距離拉近了,相互溝通也更方便了。」村民郭女士為這樣親切的服務點讚。據了解,曹家村便民服務中心是嘉善縣首個開啟「去櫃化」政務服務新模式的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目前,該模式正在大雲全鎮進行推廣。
  • 普法愛心包送到熱炕上 法治觀念送到心坎裡
    原來,這是漳縣司法局對一起贍養義務糾紛案調解回訪時,發放的普法禮包,旨在鞏固調解成效的同時深化法治宣傳,把法律送到熱炕上,把學法懂法用法守法的思想觀念送到心坎裡。事情還得從2020年12月15日說起。家住甘肅定西市漳縣三岔鎮的趙某某年逾古稀,生活無法自理,子女不贍養老人。無奈之下,老人只能向三岔鎮人民調解委員會求助幫助。調解員了解到情況後,第一時間來到了老人家。
  • 工作隊發放收割機幫村民收割小麥
    今年,且末縣人民法院駐該村「訪惠聚」工作隊積極申請專項扶貧資金4.76萬元,購買了背負式收割機,為全村34戶困難群眾每戶發放了1臺,幫助他們收割小麥和青貯飼草。(通訊員 宋陽 攝)【來源:巴州報社】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