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2歲寶寶的親子遊戲:記得準,找得快

2020-12-19 寶寶知道

益智遊戲好處多

2歲多的寶寶,能用行動表現出初步的回憶能力。這個遊戲可以進一步發展寶寶的記憶和對應能力。良好的觀察力是獲得豐富的知識經驗的前提條件。有意識地進行訓練,可以讓寶寶養成善於觀察、善於學習的好品格。

●室內遊戲桌旁

●寶寶興致好時更樂於配合

●遊戲時間:15分鐘

材料準備:小熊、小狗、小兔的圖片各一張

遊戲步驟

1、媽媽把三張圖片放在桌子上,要求寶寶記住這幾張動物圖片。

2、寶寶閉上眼睛,媽媽悄悄拿走一張,再讓寶寶睜開眼睛看看少了哪一張。

3、讓寶寶看三張圖片,然後將三張圖片倒扣在地板上,問寶寶它們對應的位置。

4、媽媽問:「小熊在哪兒?」讓寶寶憑記憶找出小熊藏在哪兒。

5、小狗、小兔遊戲玩法依此類推。然後互換角色,讓寶寶藏,媽媽猜。

也可以這樣玩

爸爸可以裝作經常找錯的樣子,鼓勵寶寶來糾正爸爸的「錯誤」,讓他有一種成就感,寶寶會更開心!

本文由百度閱讀提供 摘自《0~3歲寶寶益智親子遊戲》作者:吳光馳
想了解更多?點擊此處免費領取該書!

相關焦點

  • 適合寶寶的各類親子遊戲,讓寶寶玩得開心
    親子遊戲是父母和孩子進行感情聯繫、密切交往聯絡的一種活動。親子遊戲不僅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也有助於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父母的身體力行,能夠給予孩子良好的示範作用。適合各年齡段寶寶親子遊戲介紹:1歲寶寶:出生不久的寶寶基本屬於「一片空白」的狀態,適合簡單一點的親子遊戲。躲貓貓:父母先和寶寶對臉玩一小會,然後躲到一邊讓孩子開始找,躲到另一邊讓孩子繼續探尋。
  • 推薦6款適合5歲寶寶的「高能」親子遊戲,孩子智能體能再上新臺階!
     適合58-60月齡寶寶的親子遊戲 — 智能篇91道具準備:拖把2把遊戲目的:鍛鍊寶寶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注意事項:爸爸媽媽們記得在遊戲前給寶寶穿一雙防滑的鞋,防止寶寶在遊戲過程中摔倒哦!適合58-60月齡寶寶的親子遊戲 — 體能篇
  • 最適合0-5歲孩子玩的親子遊戲大全
    效果:綜合發展寶寶平衡、空間知覺等多方面的能力,體驗親子遊戲的快樂。 適合年齡:10個月以上 2~3歲—媽媽兒時的遊戲,走、跑、跳、擲、敲一個都不少 1.吹羽毛 通過畫線或其他合適的方式將平坦的桌子一分為二,媽媽和寶寶分別坐到線的兩邊,之後把準備好的羽毛放在線中間,媽媽和寶寶都努力把羽毛吹到對方的桌面上,也可以把羽毛拿在手中,抬頭把羽毛往高處吹
  • 適合0~2歲孩子的親子遊戲
    爸爸媽媽尤其是新手爸媽掌握一些好的親子遊戲和寶寶進行互動,其實非常有益。斯特羅姆(Storm,R.D.)對3600位13歲以下兒童的父母的調查發現:親子遊戲具有許多特殊的意義,它有助於孩子增長見識、拓寬視野,要比孩子在夥伴遊戲或單獨遊戲中學到的東西多得多;父母重視孩子的遊戲並參與其中有助於孩子的創造力發展。
  • 適合2-3歲寶寶的遊戲:找字遊戲
    遊戲準備:識字積木。遊戲目的:讓寶寶通過遊戲的進行,提高書寫能力。媽媽寶寶一起玩1.媽媽先給寶寶做個示範:用識字積木示範一個「相」字,然後把積木打亂,讓寶寶按照記憶,將字恢復。2.完成情況好的寶寶,媽媽可以直接向寶寶展示字卡,讓他在積木中找出相應的部分嘗試拼接。但媽媽需要注意,文字的組成一定要從筆畫簡單的開始,同時注重重複性。例如:一組遊戲的漢字是「過、連、迎、達」等「辶」的,另一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蒙氏箴言3歲左右的寶寶,手部動作發育還不能很好地支持他書寫複雜的漢字筆畫和符號,但他的認知程度又非常好。
  • 適合1-2歲寶寶的親子遊戲:藏玩具
    遊戲準備:寶寶最喜歡的玩具。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的觀察力。 媽媽寶寶一起玩 1.媽媽在寶寶不注意的時候將寶寶最喜歡的玩具藏起來。 2.當寶寶發現玩具不見了之後,媽媽可以告訴寶寶:「我把玩具藏在我的臥室了,你去找找看吧!」
  • 適合家裡玩的1歲寶寶親子遊戲
    >適合家裡玩的1歲寶寶親子遊戲2013-06-06 09:47:45出處:PCbaby作者:SURE>  沒有時間陪孩子去上親子班嗎?介紹給你一些周歲以內寶寶可以在家和父母一起玩兒的、簡單而能促進生長發育的遊戲。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牙籤畫畫
    遊戲準備:白紙,蠟筆,牙籤。 遊戲目的:通過塗鴉,提高寶寶的書寫能力,同時充分調動寶寶的想像力。 媽媽寶寶一起玩 1.媽媽把蠟筆給寶寶(黑色蠟筆除外),請寶寶用這些蠟筆在白紙上任意塗鴉。 2.寶寶塗好後,媽媽問寶寶:「寶寶看一看,這些蠟筆中還缺哪一種顏色呢?」答案不一定是黑色,鼓勵寶寶想出更多顏色。
  • 適合1-2歲寶寶的親子遊戲:紐扣分類
    遊戲準備:一個託盤,三個碗,兩種顏色的扣子若干。 遊戲目的:培養寶寶做事專注的習慣,讓寶寶學會分類、找規律。 媽媽寶寶一起玩 1.讓寶寶用託盤將準備好的物品放在桌子上,將所有扣子放入一個碗中,讓寶寶觀察扣子的顏色,並問他扣子的顏色是否都一樣。 2.得到答案後,讓寶寶將顏色相同的扣子放進一個碗中。
  •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畫五官
    遊戲準備:一塊黑板,上面畫兩個動物的頭,如大象、兔子、狐狸等,一根粉筆;兩個眼罩。遊戲目的:讓寶寶學會分析、比較不同動物的特點,從而提高認知能力。媽媽寶寶一起玩1.媽媽將黑板放在適中的位置,方便寶寶進行遊戲。
  • 小班親子教案:0-3歲親子遊戲大全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小班親子教案:0-3歲親子遊戲大全   親子遊戲:小馬得兒駕(適合年齡:0-3歲)   媽媽坐在凳子上,寶寶兩腿分開坐在媽媽的腿上
  • 39個不用花錢,在家就能玩的親子、益智遊戲,適合2歲內寶寶
    親子遊戲可以保護寶寶的好奇心、探索欲,激發寶寶想像力,促進大腦發育。更能在遊戲中建立秩序感,學習社會交往關係,增進親子感情等。遊戲雖好,但不知該如何和寶寶玩?那麼家長們就要繼續往下看了,最好將這些遊戲收藏哦,天天換著花樣玩,有趣不膩。
  • 適合13-15個月齡寶寶的親子遊戲
    很多家長會發現,滿1歲的寶寶進步很快,大多可以獨立走路,這對他探索世界,提供了很大的基礎,而且語言表達也開始了萌萌的字詞發音,而且TA玩的每一個遊戲都有助於了解周圍的世界哦~家長進行適當的引導,寓教於樂,有利於寶寶在遊戲中展開更深入的啟蒙教育。
  • 適合2歲以上寶寶的親子桌遊推薦!邏輯能力、反應能力全搞定!
    吶~一轉眼馬上又快到周末了,大家是不是還沒想好怎麼浪呢?沒關係,今天小E來給爸爸媽媽們種種草~嘿嘿,在家就能玩的小遊戲,能鍛鍊邏輯、反應力,還能讓全家度過一段溫馨高質量的親子時光!你猜到小E要推薦的是什麼了嗎?沒錯!就是桌遊!
  •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今天我當家
    遊戲準備:杯子,水,糖果,水果。遊戲目的:培養寶寶禮貌待人的好習慣,提高寶寶的社交能力。媽媽寶寶一起玩1.媽媽扮演客人,寶寶扮演小主人。2.客人媽媽先敲門,寶寶聽到敲門聲之後,把門打開,請客人進屋坐下,然後給客人倒水,請客人吃糖,吃水果。3.其間,媽媽要發揮寶寶的主動性,讓寶寶盡情地表演。4.最後,客人告辭,寶寶送客人出門,並相互道別。蒙氏箴言美國教育學家杜威曾說:「理想的家庭必須擴大,必須讓寶寶接觸到更多的成人與更多的同伴。」
  • 《0-2歲親子遊戲圖鑑》:父母變換視角,遊戲力中提升親子關係
    《0-2歲親子遊戲圖鑑》一書告訴我們:在與孩子做遊戲時,最重要的是你能否放鬆下來,對於孩子來說,與爸爸媽媽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過程才是快樂地源泉。這本書面對的對象是0-2歲的新手父母,透過167個親子小遊戲,讓新手父母快速感受到養育寶寶,可以輕鬆愉快的這樣進行。正如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理事、心理諮詢師下沙對這本書的評價: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安全感,都是從孩子剛出生時爸爸媽媽的陪伴和親子遊戲建立起來的。
  • 適合0歲孩子的親子小遊戲
    大家都知道,父母與孩子的互動越早啟動,越有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越有助於寶貝的身體和神經系統的發育。母親與孩子最好的溝通方式,就是親子遊戲。其實從孩子剛生下來開始,媽媽就可以帶孩子玩一些刺激孩子五官感覺的親子遊戲哦!
  •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讀書趣聞
    遊戲準備:寶寶喜歡的圖畫書。遊戲目的:培養寶寶讀書的興趣和耐心。媽媽寶寶一起玩1.給寶寶一本圖畫書,最好是寶寶以前沒有看過,而又想看的圖畫書。2.讓寶寶自己閱讀圖畫書,在閱讀的過程中,媽媽要給寶寶布置任務,比如,這本書講的是什麼,他的主人公是誰,誰在這個圖畫書中擔任反面角色等等。蒙氏箴言早教專家表示,別小看這短短的講故事時間,它不僅能讓寶寶安靜入睡,而且有助於提高寶寶的理解力,對寶寶的智力發展有明顯促進作用。
  • 適合2-3歲寶寶的親子遊戲:發明創造
    遊戲準備:筆,一次性紙杯,線,剪子。遊戲目的:提高事物聯繫的能力,一次提高想像能力。媽媽寶寶一起玩1.將準備好的「道具」拿給寶寶,讓他根據這些物品,組成一個新的物品。2.媽媽有沒有想到用這些東西能夠能組成什麼東西嗎?
  • 別說寶寶太小沒得玩,12個適合1歲以下寶寶的親子遊戲,拿走不謝
    子玲前面的文章分享了很多適合3歲以上孩子的遊戲,結果後臺收到一眾新手媽媽的諮詢,「啥時候也寫一些低齡寶貝玩的遊戲吧!」說來就來,1歲前的新手寶媽們拿走吧!0~2個月寶寶的親子遊戲2個月的寶寶,俯臥時能胎頭了,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並為顏色鮮豔的物體所吸引;喜歡聽媽媽的聲音,而且已經懂得了談話的方式;可以辨別不同的味道,並對難聞的氣味有目的地逃避;會用不同的哭聲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還會露出短暫的笑容;能從喉嚨中發出「咕咕」的微小聲音,也會用擺動腦筋等身體語言來與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