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作為炎黃子孫的後代,我們以中國人為榮,以中國人為榮。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也逐步向世界開放了,在這一時期,有些中國人選擇出國發展。現在更是遍及世界各地,生活在海外的中國人,紛紛聚集於此,在海外形成了充滿中國特色的商業街和生活圈,這就是所謂的華人街或唐人街,在唐人街隨處可見中國元素的東西,每個人都說著中文,即使是華裔也會說中文。
這個國家也有近900萬華裔人口,但這些華裔人連最簡單的漢語都不會說,甚至泰國導遊也會笑著說:「說起泰國,其實跟中國有很大的關係,泰國有近900萬華裔,這一人口佔泰國總人口的30%,」甚至導遊自己都說,他們的祖先是中國人。但出人意料的是,泰國有九百萬華裔,這些華裔根本不會講一些簡單的漢語,可以說泰國是唯一把華裔「同化」的國家。
眾所周知,泰國很久以前就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漢朝人很早就來此定居,現在全國華人已達九百萬,是全國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此外,這部分居住在泰國的華人基本上都融入了主流社會,雖然身份是華族,但與泰族主體民族相比,已有相當一部分泰族人忘記了傳統習俗,比如泰國前總統他信和兄弟英拉,他們就是華族人,可現在連基本的漢語都不會說,更別提漢字了。
儘管這些華裔基本上都不會講中文,但他們在泰國仍享有很高的地位。因為歷史上暹羅王國與華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所以暹羅一直對華族很友好,而像東南亞其他地方的華族一樣,他們也受到了歷史的重創。在泰國,從18世紀開始,鄭信大帝就是華裔後裔,而泰國皇室自十八世紀以來,對華裔一直十分優待,鄭信即位後,許多華裔被任命為軍長、地方官員。那時的潮汕移民叫「華裔皇族」。
在泰國史中,有不少的華人是由泰國皇室授予爵位的,華人參與政事的傳統在現代泰國是得以繼承和發展的,從鑾披汶·頌堪即位以來,幾乎所有的泰國首相都有華人血統,相反,泰國原住民出身的總理只有不到5個,可見華人在泰國的政治地位,而在東南亞其他國家,華人參與政事的比例並不高。
由於泰國華人在泰國已有七、八年歷史,所以泰國華人融入當地社會的程度很深,泰國至今仍對華人入籍持開放態度,對族群通婚、文化交流等活動仍保持鬆散支持,近代以來,華人已融入泰國主流社會,自然必須深度融合泰國文化,泰國前總理他信與英拉兄妹同為華人,基本上都不會學漢語,他信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他只會簡單地說一二三四五,一方面,泰國華人在泰國生活得很好,但對年輕人而言,融入泰國更重要。
因此,如果你來泰國旅遊,到了唐人街,隨處都能看到中國人的標誌,但當地的華人需要用英語或泰語交流,他們不再會說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