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梨大學(The University of Sydney),始建於1850年,坐落於南半球金融、貿易與旅遊中心——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首府雪梨,是一所世界頂尖研究型大學,為澳大利亞八校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成員,同時也是AACSB、AMBA和EQUIS認證大學。雪梨大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育,法學,醫學,會計與金融,政治與國際研究,建築,音樂,藥學和藥理學,護理學等專業均位列2019QS世界前20。
雪梨大學位列2021QS世界大學排名第40位,2021THE世界大學排名第51位。
校徽校訓
建校150年後,雪梨大學摒棄傳統,將其校徽改頭換面。傳統的浮雕式花紋以及那句著名的拉丁文箴言「sideremens eademmutato」這句拉丁校訓一般譯為「繁星縱變,智慧永恆」的箴言自從1857年就成為雪梨大學人袖章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句話已成為南半球大學的表徵。如今,這都成為了歷史,另外紋章中獅子頭的花紋也有所改變。
「繁星縱變,智慧永恆」這句校訓自1857年起,便已被銘刻在校徽上。前任職雪梨大學的太空人Greg Chamitoff甚至曾在2008年乘坐發現號太空梭,將一塊校徽帶入太空。
雪梨大學耗資近75萬元,展開調研並重新設計除去拉丁校訓的校徽。大學另斥資50萬元,用於重新製作市場推廣材料,如橫幅和街邊標誌燈。新的校徽更具現代氣息,在設計上更加大膽,更加充滿活力。在理念上可以看出雪梨大學這次花重金是希望能夠與時俱進,為這所澳大利亞最老的大學贏取些許新生代的青睞。
雪梨大學位於雪梨市中心CENTRAL STATION(中央站)的附近。如地鐵到中央站,步行需要15-20分鐘可以到達。雪梨大學有五個校區。其中主校區為大部分古典建築的所在地,也是大部分學生上課的地方,另外幾個校區則是由藝術學院和國際學生辦公室等組成。雪梨大學的周邊有很多好吃好玩的東西。比如CHINA TOWN(唐人街),很多中國的美食匯聚與此,還有market city,一些當地有特色的集市會在周六對遊客和當地人開放。附近還有IMAX電影院,著名的情人港也就只有20分鐘的步行距離。周邊的酒店具有世界各地的風味,韓國菜,日本菜,西班牙菜,中國菜應有盡有。
學校為學生提供一流的計算機和圖書館設備,澳大利亞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費雪圖書館(Fisher Library)就在這裡。並且是26個專業圖書館的網絡中心。大學的每個校園都有計算機系統,這些系統由專職人員負責管理和不斷地升級。學生和教師在每個校園都可以使用計算機網絡設備其中包括體育和特殊興趣愛好俱樂部,此外,大學還提供行前資訊、新生引導(mentor program)及學生後續服務等。
雪梨大學是歷史上著名的沙巖建築物之鄉。除了南半球規模最大的Fisher圖書館,雪梨大學現有講堂(Lecture theatres)107間,實驗室328間,並有多所國家重點研究中心。雪梨大學還擁有配備有頂級視聽設施的階梯教室、配備有最新技術的實驗室、農場、試驗田、診所、博物館、表演中心和藝廊。學校注重研究設施和教學設備的升級與維護,包括嶄新的資訊技術學院與新法學院大樓,此外已經落成的新行政大樓。
雪梨大學為所有的學生提供廣泛的服務,包括幫助申請和入學登記、接機和適應環境、提供信息和助學服務,住宿服務包括安排學生住校或幫助學生聯繫住所、保健服務、對殘疾學生的特殊服務、職業介紹、校內商店、銀行和郵局、補助和低價飲食,以及活躍的學生聯合會。
作為一所綜合性的、以研究為重點的國際性大學,雪梨大學在全球享有很高知名度,其卓越的學術成就和優異的課程品質享譽海內外,在商科、工程、建築、醫學、法律等專業上尤有建樹。多年來雪梨大學與眾多合作夥伴機構開展了廣泛的研究合作、共同辦學計劃和教學人員與學生交換等活動。雪梨大學已經實施了全面的計劃以增強學校的國際性交流,其中包括面向特定地區與國家的計劃。雪梨大學與中國的合作由來已久,包括與中國領先的大學、行業與政府機構開展各項研究與教學合作。雪梨大學的教學與研究學術氛圍濃厚、教育設施精良。在未來規劃中,學校還將實施名為Campus 2010 + Building for the Future的校園發展計劃,以進一步增強學校整體實力。
雪梨大學一直都致力於各種領域課題的研究,已經獲得了多項由澳大利亞研究委員會(ARC)和國家健康與醫療研究委員會(NHMRC)提供的競投項目資金,同時還獲得了15項澳大利亞政府的重要聯邦研究基金。學校主持著兩個ARC傑出中心,致力於開拓聚合物膠體、農業機器人、顯微術與顯微分析、運輸管理、設計計算與認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同時還是ARC沿海城市生態影響特殊研究中心的研究總部。另外還參與了澳大利亞自動系統中心、光學系統超高帶寬設備中心(CUDOS)的研究工作。在量子計算機技術中心、澳大利亞國家信息與通訊技術部(NICTA)和國際體育科學與體育管理傑出中心也開展了各項研究工作。
雪梨大學擁有三個隸屬於NHMRC的肝病、腎病、臨床與健康倫理傑出研究中心,並且參與了超過20個由聯邦政府投資的合作研究中心(CRC)工作。此外,三所澳大利亞政府的主要國家研究機構— 納米結構分析組織(NANO)、澳大利亞蛋白組分析中心(APAF)和Gemini and Square Kilometre Array都以雪梨大學作為研究本部。雪梨大學對於研究方面的大力投入,使學校形成了以研究為主導的教學模式,不僅成果斐然,而且廣受讚譽。
雪梨大學的18個學科分屬三個學院,有非常廣泛的課程供選擇,而且許多課程在學院結構方面是靈活的、可變的。你根據自己的興趣,任意選擇所要學的課程,從會計學到土著學研究,從計算機科學到刑法,從運動訓練科學到環境工程,從海洋研究到音樂,以及從通訊到泰語。雪梨大學擁有包括經濟、商務、計算機、信息科學、視覺藝術、人文藝術、教育、心理學、社會學、健康科學、醫學、護理學、獸醫學、法律、音樂、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上百個專業。可授予學士、碩士以及博士學位。
圖書館
雪梨大學的總圖書館Fisher Library是南半球規模屬一屬二的學術圖書館,藏書達510萬冊。Fisher圖書館是由一位25歲的雪梨大學建築畢業生在20世紀60年代設計,並獲得澳大利亞和英國兩項建築大獎。館內藏有大量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出版的中文社會科學類著作。
除此之外,菲舍圖書館的珍稀圖書和特別收藏圖書館(Rare Books and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y)收藏了相當數量的古籍和珍貴文獻,以及其他和圖書館學有關的文物。館藏書籍包括一本第一版的牛頓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和《巴拿巴福音》傳世的兩本孤本之一,以及80份中世紀手抄本。圖書館的陳列室在菲舍圖書館內。
博物館
雪梨大學有多個久負盛名的博物館,包括Macleay Museum 、Nicholson Museum 和University Art Gallery,其中的Nicholson博物館內收藏了許多古埃及、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珍貴文物,包括許多世界級珍寶。學校的博物館常年對外開放,可以免費參觀遊覽。
雪梨大學有多個校內博物館,其中對公眾開放的有尼可遜博物館(Nicholson Museum)、麥克雷博物館(Macleay Museum)和大學美術館(University Art Gallery)。
尼可遜博物館(Nicholson Museum)於1860年創建,收藏古文物。尼可遜博物館擁有澳大利亞和整個南半球規模最大的古文物收藏。博物館以創辦人查理·尼可遜爵士(Sir Charles Nicholson)命名。藏品主要是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文物和其他中近東和歐洲古文明的文物,其中包括150年來收購的文物和本校考古專業在中近東和其他地區考古發現所得。尼可遜博物館在澳大利亞考古和歷史界有著重要地位,歷任館長都是古典史界的著名學者,包括後來成為英國國防大臣的伊諾·鮑威爾。尼可遜博物館的陳列室在主樓西南角的原菲舍圖書館底樓,對公眾免費開放。
麥克雷博物館(Macleay Museum)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一。博物館的基礎是雪梨殖民時代的望族,麥克雷家族的昆蟲標本收藏。此收藏被雪梨大學購入之後,1887年在此基礎上建成了麥克雷博物館樓,此後經過校內外科學家的採集、捐獻和博物館的收購建設成了綜合性的自然歷史博物館。藏品專長是昆蟲學、民族學、科學器材和歷史照片。藏品中的標本包括已滅絕和珍稀的物種,另外部分標本本身由於收集者的身份具有歷史意義——包括查爾斯·達爾文和他最早的追隨者之一,生物學家尼古拉·米克羅乎-麥克萊(Nicholas Miklouho-Maclay)。麥克雷博物館的陳列室在主樓北邊,科學路麥克雷樓,對公眾免費開放。
大學美術館(University Art Gallery)始於19世紀60年代。現在包括2600餘件藏品。藏品專長中國藝術品、日本木刻版畫和歐洲油畫,其他藏品包括油畫、版畫、水彩畫、硬筆畫、紡織、攝影、裝飾藝術、雕塑和陶瓷等各種介質藝術品。
劇場和表演設施
雪梨大學主校區包括一座表演藝術中心和一座大型劇場。雪梨音樂學院擁有音樂廳和一系列音樂表演設施。此外各院系大都擁有自己的表演空間。
雪梨大學最大的表演藝術設施是西莫中心(Seymour Centre),1975年建成,這座多用途專業表演中心包括一座半圓型伸展式舞臺劇場(780觀眾席),一座鏡框式舞臺劇場(605席),小型表演室(200席),卡巴萊式空間(120席),以及音樂系使用的音樂房。除了校內各系的年度演出,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公眾音樂和戲劇在西莫中心演出,雪梨的各個藝術節也在西莫中心安排節目。
除此之外,校內的另一座大型劇場是天橋劇場(Footbridge Theatre)。雪梨音樂學院校內的音樂表演設施包括國際領先水平的音樂廳凡不魯庚音樂廳(Verbrugghen Hall)(497觀眾席),多用途音樂表演室(220席)、兩座演奏廳(各116席)、和合唱團禮堂(Choral Assembly Hall)(213席)。
運動強校
雪梨大學是傳統的澳大利亞體育強校,校內公共開放的體育館有三座、運動場八座。雪梨大學有運動協會42個,從事組織訓練各種各樣的運動項目。雪梨大學有自己各項目的校隊,其中英式橄欖球參加州聯賽、女子籃球參加全國聯賽,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多年來,雪梨大學的學生代表澳大利亞參加多次的世界性的運動競賽,包括奧運會、聯邦運動會、臺灣宜蘭杯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等,為國家和學校爭光許多。
雪梨大學的學生組織悉大體育健身會(Sydney Uni Sport and Fitness)下轄43個體育項目俱樂部,各俱樂部都由學生組成,負責組織校隊的訓練和競賽和聯誼、參加各個項目的校外比賽,以及州隊和國家隊的選拔。
多年來,雪梨大學的學生代表澳大利亞和其他國家參加多次的世界性的運動競賽。雪梨大學參加奧運會的歷史始於1904年的聖路易斯奧運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雪梨大學有21名學生運動員參加比賽,其中20名代表澳大利亞,一名代表斐濟參賽。,而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雪梨大學則有30餘名運動員代表澳大利亞參加比賽,奪得一銀一銅。此外,雪梨大學也長期參加大英國協運動會。在2010年大英國協運動會上悉大學生運動員奪得了12金九銀二銅的歷史最佳紀錄,在2014年大英國協運動會上也有17位悉大學生運動員參賽。
此外大批悉大運動員還參加澳大利亞大學生運動會和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各校隊中參加全國聯賽的有女子籃球隊、男、女子足球隊、男、女子水球隊(其中男子水球隊2005年奪得全國冠軍)、擊劍隊等。悉大橄欖球(rugby union)隊創建於1863年,參加新南威爾斯州的橄欖球聯賽,最近一次奪得聯賽冠軍是2005年。其他參加州聯賽的有拳擊隊、籃網球隊、美式足球隊等。此外悉大啦啦隊在2006年贏得州際競賽冠軍。各校隊中,創建最早的是悉大划船隊,創立於1860年,自創立起至今每年都與墨爾本大學划船隊舉行對抗賽,並參加一系列全國和世界性的比賽(包括臺灣宜蘭杯國際名校划船邀請賽),並幾乎在每次奧運會都有隊員代表國家參賽,其中1952年奧運會奪得八人賽艇銅牌的澳大利亞隊全部是悉大划船隊成員。
主校區的校屬大型體育場地包括兩座橢圓形球場,第一球場(No. 1 Oval,即大學球場(University Oval)與第二球場(No. 2 Oval),以及一座方型運動場,「方場」(The Square)。第一球場是悉大的橄欖球、足球、板球和澳式足球俱樂部的主場地,是橄欖球在澳大利亞的誕生地。方型運動場則用於各體育俱樂部的各種室外訓練,以及院系間競賽。此外聖保羅和聖安德烈兩所書院各有一座橢圓形球場、聖約翰書院有一座橢圓形球場和一座足球場。小型室外場地方面,主校區各處散布有近20座網球場,有一組板球訓練網,此外各書院都有自己的網球、籃球場。悉大女子划船俱樂部的船塢位於紀聶區(Glebe)的黑合歡灣(Blackwattle Bay)。悉大划船俱樂部的船塢原位於蘭可河(Lane Cove River)上的林利角(Linley Point),但這座歷史建築在2006年被縱火燒毀,船隊至今仍借用其他船塢,但當地政府正在申請在原地為悉大划船隊重建船塢。
由悉大體育健身會管理的室內體育健身中心有三處,分別是位於坎伯當校區的競技場(The Arena),其中包括雪梨規模最大的室內攀巖設施之一(在此訓練的除悉大攀巖俱樂部外還有新南威爾斯大學攀巖俱樂部和雪梨科技大學攀巖俱樂部);位於達令頓校區的體育和水上運動中心(Sports and Aquatic Centre),其中包括一座室內奧林匹克標準遊泳池;以及位於雪梨內城區丁比區(Tempe)的蘿賓·韋珀斯特體育中心(Robyn Webster Sports Centre)。三座體育健身中心都對公眾開放。主校區的兩座體育中心還包括六座壁球場。此外各分校區還有較小規模的室內和室外運動設施。
辯論強校
雪梨大學是一所重視學生思辨能力的學府,學生代表校方參加世界大學辯論比賽(World Universities Debating Championship ),雪梨大學辯論隊則在世界大學辯論賽七次獲得全球冠軍(最近一次是2017年),歷屆總成績排名世界第一,雪梨大學2012年在辯論賽中的排名高居全球第一,領先牛津(No.2)、耶魯(No.3)、劍橋(No.4)及哈佛大學(No.13)等其他一流名校。雪梨大學語言課程及正式專業課程包含大量演講,無論學生來自什麼學科、專業,幾乎每周都要至少做一次演講,雪梨大學對學生的語言與社交素養的教育理念領先世界前列。
雪梨大學學生參與世界級的學術競賽。其中,雪梨法學院曾五度贏得世界最高等級的國際法模擬法庭賽,傑薩普賽(Jessup Moot)的冠軍(最近一次在2017年),排名世界第一。
在澳大利亞國家領導人方面,雪梨大學的校友包括了七位澳大利亞總理(分別是埃德蒙·巴頓、厄爾·佩奇、威廉·麥克馬洪、高夫·惠特拉姆、約翰·霍華德、東尼·艾伯特及馬爾科姆·特恩布爾),是澳大利亞各大學中最多的;兩位澳大利亞總督,以及24位最高法院——聯邦高等法院的大法官,超過歷任大法官總數的一半。澳大利亞歷史上至少發生過兩次(1974-1975年和1998-2001年)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首長(總督、總理和首席大法官)都是雪梨大學畢業生的情況。國際組織方面,雪梨大學的校友包括了聯合國大會主席H.V.伊瓦特、海牙國際法院院長珀西·克勞德·斯彭德爵士、世界銀行行長詹姆斯·沃芬森等。雪梨大學擔任其他國家領導人的有湯加國王陶法阿豪·圖普四世,以及英國上議院的兩位貴族議員。其他校友還擔任過澳大利亞各州和領地的州長(首長)、州督(主管)、州(領地)最高法院法官、聯邦儲備銀行行長,以及澳大利亞、英國、香港、印度等地的法官和州、市長等。
科學方面,雪梨大學培養了五位諾貝爾獎得主和兩位克拉福德獎得主,諾獎得主分別是約翰·康福思(1975年化學獎)及其導師羅伯特·魯賓遜(1947年化學獎)、約翰·海薩尼(1994年經濟獎)、伯納德·卡茨(1970年醫學獎)及其在雪梨大學附屬醫院時的導師約翰·卡魯·埃克爾斯(1963年醫學獎)。兩位克拉福德獎獲得者分別是羅伯特·梅(1996年生物科學獎)和埃德文·歐內斯特·掃比特(1997年天文學獎)。此外,雪梨大學培養的科學家中有一大批成為了皇家學會和澳大利亞科學院的院士,其中包括一位皇家學會會長和六位澳大利亞科學院院長。其他科學領域知名校友包括著名心臟外科醫生張任謙、一位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主席和三位太空人。雪梨大學校友發明的重要科技成果包括飛行記錄器(黑匣子)、人工耳蝸、心律調節器、超聲波診斷儀、Wi-Fi無線網技術和Thiele/Small參數等。
文化方面,雪梨大學校友包括一大批澳籍作家和記者,包括著名女權主義作家吉曼·基爾、普立茲獎得主潔羅丁·布魯克斯(Geraldine Brooks)、詩人萊斯利·穆雷、作家(且是國際知名大律師、國際法庭法官)傑弗雷·羅伯遜(Geoffrey Robertson)等。其他校友還包括電影人簡·坎皮恩、杜可風、布魯斯·貝爾斯福德(Bruce Beresford),歌唱家瓊·薩瑟蘭、依芬·肯尼(Yvonne Kenny),著名演員約翰·貝爾(John Bell)、蘿絲·拜恩、道夫·龍格爾等。
約翰·康福思
澳大利亞化學家,他因酶催化反應的立體化學的研究而獲得1975年諾貝爾化學獎。
諸暨中學教育集團國際課程實驗班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留學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