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個月多收了710萬!市場監管總局曝光8省份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2020-09-09 臨沂市場監管

公安局轉嫁信息系統運營維護費用、民防局未執行減免優惠、建設管理局繼續收取明令取消的白蟻費、特種設備研究院超標準收取電梯年檢費……9月3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官方網站公布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這是今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印發《關于堅決整治涉企違規收費 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以來曝光的首批典型案例,涉及內蒙古、江蘇、浙江、陝西、河南、廣東、甘肅、寧夏等8個省份的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等。

曝光的8起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案例一:

兩地公安局轉嫁信息運營費

違規收取322.5萬元

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及興安盟公安局轉嫁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運營維護費用。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興安盟公安局違反《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規範電子政務平臺收費管理的通知》(財綜函〔2011〕14號)關於「各級行政機關、代行政府職能的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利用電子政務平臺向社會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和辦理有關業務……不得以技術維護費、服務費、電子介質成本費等名義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收取任何經營服務性費用」的規定,將自身應承擔的旅館業治安管理信息系統運行維護費用轉嫁給企業承擔,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由華動泰越科技有限公司向旅館業經營者以「運行服務費」名目違規收取322.5萬元

案例二:

未執行減免優惠

民防局違規收取21.94萬元

江蘇省鹽城市民防局(鹽城市人民防空辦公室)未執行減免優惠政策。

鹽城市民防局違反《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減免養老和醫療機構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14〕77號)「對非營利性養老和醫療機構建設……免徵或減半收取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包括人防部門收取的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的規定,於2017年至2018年6月,向鹽城市亭湖區青墩衛生院等單位違規收取21.94萬元。

案例三:

收取明令取消的白蟻費

建設管理局違規收113.68萬元

浙江省金華市金義都市新區建設管理局繼續收取明令取消的白蟻防治費。

《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清理規範一批行政事業性收費有關政策的通知》(財稅〔2017〕20號)規定,自2017年4月1日起取消徵收白蟻防治費。金義都市新區建設管理局於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期間,繼續向建設單位收取白蟻防治費,共計違規收取113.68萬元。

案例四:

電梯年檢費不降反升

特設研究院超標準多收351.02萬元

河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測研究院超標準收取電梯年檢費。

河南省特種設備安全檢測研究院違反《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物價局關於印發<河南省行政事業性收費第一批清理審核結果>》(豫財綜字〔1991〕第42號、豫價市字〔1991〕第087號)「電梯年檢由原收費標準每臺200-400元降為200-300元」的規定,對貨梯、自動扶梯的年檢收費標準由原每臺200元提高至每臺300元。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計多收351.02萬元。

案例五:

強制培訓並收費

道路運輸中心和協會違規收費7.38萬元

廣東省東莞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道路客運行業協會強制培訓並收費。

廣東省東莞市道路運輸事務中心發布《關於開展汽車客運站站務員安全培訓的通知》(東道運〔2019〕419號),會同東莞市道路客運行業協會舉辦汽車客運站站務員安全培訓,要求各汽車客運站組織人員參加培訓,由協會發放相應的培訓合格證書,可作為上級或主管部門檢查考評的依據,且未標明自願參加。協會按照每人350元的標準收取培訓費,2019年共計違規收取7.38萬元。

案例六:

擴大範圍收取登記費

不動產登記中心違規收取99.61萬元

陝西省延安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擴大範圍收取不動產登記費,超標準收取補證工本費。

延安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違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規〔2016〕2559號)「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法辦理不動產查封登記、註銷登記、預告登記和因不動產登記機構錯誤導致的更正登記,不得收取不動產登記費」,「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只收取每本證書10元工本費」的規定,一是對部分「預告登記」事項繼續收取不動產登記費;二是對「因不動產權屬證書丟失、損壞等原因申請補發、換發證書的」,按照住宅類80元/本、非住宅類550元/本的標準收取工本費。2018年1月至2019年11月共計違規收取99.61萬元。

案例七:

違規收取房屋測繪費

測繪隊違規收取130.94萬元

甘肅省武威市房地產測繪隊違規收取房屋測繪費。

武威市房地產測繪隊違反《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於不動產登記收費標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規〔2016〕2559號)「除不動產權利首次登記,不動產界址、空間界限、面積等自然狀況發生變化,以及不動產登記申請人要求重新測量外,不動產登記機構已有不動產測繪成果資料的,不得要求不動產登記申請人重複提供並收費」規定,在已有不動產測繪成果資料的基礎上,又對辦理不動產統一登記委託單位的房屋及樓幢進行坐標信息「測繪」,收取測繪費。2017年至2018年7月,共計違規收取130.94萬元。

案例八:

違規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建設管理局7個月收取710萬元

寧夏公路建設管理局違規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

寧夏公路建設管理局違反《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通知》(國辦發〔2016〕49號)「在工程項目竣工前,已經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建設單位不得同時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的規定,在企業已經繳納了履約保證金的情況下,仍在每期工程進度付款中按照3%-5%扣留工程質量保證金。2018年3月至9月,共計違規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共計710.61萬元。

更多

《通知》要求,今年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因地制宜,圍繞企業反映強烈的堵點難點問題,深入紮實開展專項治理。要將港口、檢驗檢疫等進出口環節收費,商業銀行等企業融資相關收費,供電、供氣等公用事業收費,公路、鐵路等物流領域收費,行政審批中介服務、行業協會相關收費等作為重點領域,嚴厲查處不落實各項惠企政策,不落實停徵免收收費項目,不按規定降低收費標準,借疫情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收取保證金等行為,確保每一項惠企政策落實到位。

企業可以通過12315平臺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違規收費線索,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法查處,並對性質惡劣、情節嚴重的典型違規收費問題公開曝光。

來源:市說新語、市場監管半月沙龍

相關焦點

  • 官方公布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例:含收取明令取消費用等
    中新經緯客戶端9月3日電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8起涉企違規收費典型案件,違規行為包括未執行減免優惠政策、繼續收取明令取消的費用、超標準收費、違規預留工程質量保證金等。  據悉,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決策部署,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市場監管總局在全國範圍部署開展涉企收費專項治理,為擴大治理聲勢,震懾違規行為,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官方網站公布8起違規收費典型案例。
  • 保健行業亂象整頓風暴持續 市場監管總局曝光一批違法典型案例
    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了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重點行動典型案例,將不法企業和個人利用保健品進行虛假宣傳、非法傳銷等騙局一一揭穿。2019年1月8日開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工信部、公安部、衛健委等 13部門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100天的聯合整治保健市場亂象「百日行動」。眾多違法企業和經營者在「百日行動」中受到處罰,罰沒款總計6.64億元。其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先後5次曝光了100個典型案例。保健行業也已經成為反不正當競爭的關注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整治食品安全問題十大典型案例
    今天,市場監管總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發布十大典型案例。社會關注度極高的製售假酒案、製售假劣飲料案、製售有毒有害減肥食品案均被曝光。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局長楊紅燦表示,截至目前,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查處食品安全違法案件7.8萬件,罰款9.1億元,責令停產停業2431戶,吊銷許可證157件,從業資格限制168人,各地公安機關偵破食品犯罪案件8758件,打掉窩點525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萬名。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一批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
    新華社北京6月5日電(記者趙文君)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近日公開曝光一批今年上半年非法製售口罩典型案例,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口罩、假冒註冊商標、熔噴布以假充真、口罩不符合標準、商家未依法註冊經營等違法行為。江蘇省常熟市虞山鎮關龍勞保用品廠生產銷售假冒進口口罩169.8萬隻,涉案貨值28.285萬元,獲利20.635萬元,經抽樣送檢為不合格產品。當事人涉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和假冒註冊商標等違法行為,案件已移送公安機關。江蘇省連雲港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聯合公安機關對江蘇佰億貿易有限公司進行突擊檢查。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8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5月9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在海南海口舉行,會上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冰醋酸原料藥壟斷案、哈大齊地區天然氣縱向壟斷協議案、天津港口岸堆場經營企業壟斷協議案、撲爾敏原料藥壟斷案、華特迪士尼公司收購21世紀福克斯有限公司股權案、聯合技術公司收購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股權案、依視路國際與陸遜梯卡集團合併案
  • 市場監管總局嚴懲哄抬物價行為 再曝光5起典型案件
    2月12日,市場監管總局公開曝光了第七批各地疫情防控相關商品價格違法典型案例共計5起,涉及口罩、白菜、雞蛋等哄抬價格、價格欺詐,合計將罰287萬。  其中,作為防疫用品的口罩哄抬價格、不明碼標價等亂象屢禁不止。  1月26日,貴州省貴陽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舉報對貴州侗潤堂藥業連鎖有限公司下屬多家藥店進行檢查。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長江禁捕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摘要:為嚴厲打擊市場銷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的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9月2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曝光第一批「長江禁捕 打非斷鏈」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 6部門通報7起住房租賃中介機構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6部門通報7起住房租賃中介機構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新華網
  • 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迅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行動,上下協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
  • 第二批住房租賃中介違法違規典型案例披露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銀保監會、中央網信辦6部門聯合通報曝光整治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第一批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後,專項整治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於23日通報各地在整治亂象中查處的第二批違法違規典型案例。
  • 銷售假「3M」口罩34萬餘只 市場監管總局再公布一批典型案例
    封面新聞記者 滕瑾3月30日,封面新聞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了解到,天津市市場監管委近日對天津市長江醫藥有限公司開展立案調查。經查,天津市長江醫藥有限公司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6萬隻,段某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27.1萬隻,王某銷售假冒「3M 9001」型口罩1.2萬隻。當天,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再公布一批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違法行為,共計5起。
  • 2020年7月9日早班車
    一攬子數據和動向,顯示出A股市場交投「乘風破浪」:連續5個交易日成交額破萬億元,其中7月6日以來連續3個交易日破1.5萬億元;滬指連漲7個交易日,成功站上3400點關口;此外,部分券商系統「宕機」、投資者跑步入場等信息也紛至沓來。 【上半年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4864億元】8日,財政部公布了2020年6月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和債務餘額情況。
  • 12358價格監管平臺7月分析報告_國務院部門政務聯播_中國政府網
    響應及時 處置果斷12358對維護災區市場價格秩序發揮積極作用——12358價格監管平臺7月分析報告2016年7月,12358價格監管平臺運行平穩,單月經濟制裁金額首次超過1億元。當月,受多輪強降雨天氣影響,多個省份發生嚴重洪澇災害。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典型案例:西寧大潤發超市被罰50萬元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突出抓好市場價格監管,持續加大對防疫用品、民生用品等重要商品的價格監管力度,維護好市場價格秩序。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
  • 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工作組曝光十大典型案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蘇蘭)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部署,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具體指導下,由市場監管總局、公安部牽頭,會同教育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成立14部門的聯合行動工作組,在全國開展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2019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
    (圖片來源: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截圖) 中國網財經12月25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消息,市場監管總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黑心棉」、家紡類打假典型案例
    人民網北京8月10日電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中國纖維檢驗局近期對2017年度全國省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和部分地(市)級專業纖維檢驗機構,查辦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行政執法案件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在發布的全國纖維及纖維製品質量監督部分典型案例中,既有加強棉花事中事後監管中出現的棉花摻雜摻假案,也有纖維製品質量監管中發現的「黑心棉」打假、學生服和學生床上用品質量案,還有汽車用纖維製品質量案,涉及社會民生多個領域。
  • 市場監管總局:天津長江醫藥、迪遠科技銷售假冒「3M」口罩被罰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3月30日訊 記者剛剛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嚴厲打擊違規交易野生動物、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的違法行為。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迅速行動,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了一批案件,切實維護了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有力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公開曝光第十批相關典型案例。
  • 一周重大政策立法、典型案例全面梳理(7.25-7.31) ‖ 法寶盤點
    辦法規定網約車行駛裡程達到60萬公裡時強制報廢;行駛裡程未達到60萬公裡但使用年限達到8年時,退出網約車經營。省級政府有關部門再結合本地實際制定有關具體規定。《關於不動產登記收費有關政策問題的通知》,明確收取、免收與減收不動產登記費的具體情形。
  • 野生動物違規交易和非法製售口罩等一批典型案例公布
    市場監管總局14日在官網公布了一批「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  市場監管總局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要求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切實把防控疫情作為當前的重大政治任務,迅速行動,上下協作,嚴厲打擊野生動物違規交易、非法製售口罩等防護產品違法行為,從嚴從重從快查處一批案件,切實維護市場經營秩序,有力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