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周邊社區的老人觀看介紹醫生的展板。京華時報記者王海欣攝
昨天,天通苑地區首家三甲公立醫院——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正式開業。據了解,這是北京市首家實行醫管分工合治的公立醫院。該院負責人表示,在該院看病尚不能醫保報銷,正在溝通落實中。
>>醫院規模
初期日門診量三千人
昨天,記者來到清華長庚醫院看到,醫院北面正對天通苑地鐵站,為方便患者就診,正門朝向北開。醫院西鄰立湯路,在西側開通了急診專門入口。門診大廳內,兩側為開放式的綜合性服務櫃檯,擺放著許多候診座椅。據介紹,患者掛號需先從取號機裡拿一個排號條,坐在候診椅上等待叫號,再到指定開放式的櫃檯前掛號即可。
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學術委員會主席、擬任醫院執行院長的董家鴻介紹,醫院開業初期可承擔3000人次的門診量,開業半年後預計可達5000人次,並將會根據運營情況對醫院規劃作出調整。明年,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的二期工程將會動工。
>>便民服務
病人可先看診後掛號
據介紹,患者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進行預約掛號,可以享受「三掛」特色,即直接掛至看診醫生、直接掛號至具體診室與精確的掛號看診時間。患者到院後直接到相應的科室就診,過號的患者只需於當診時間內至現場,在告知護理人員後,再隔兩個看診序號,即可進行看診。掛號費用,可在繳納檢查、藥費時一併繳納,由此減少患者的臨櫃次數,也形成了「先看診後繳掛號費」的特色。
此外,為了讓醫生有更充分的時間對患者進行診療與交流,在兒科、婦產科、內分泌科、腎臟內科、神經內外科等專科看診區域,專設了報到櫃檯,護士將提前為病人進行體溫、血壓、脈搏、血糖等基礎性的查體,完成看診所需的基礎信息錄入。跟診護士可提前為醫生核對患者的基礎信息,全程輔助醫生完成病人看診的輔助工作。
>>醫院管理
首試醫管分治新模式
清華大學副秘書長王志華介紹,清華長庚醫院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市醫院管理局和清華大學共同組建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理事會、醫院管理團隊和監事會,分別負責醫院決策、經營管理和監督等事項。醫院運營管理參考臺灣長庚醫院集團醫管分治模式,由醫院理事會選聘院長和總執行長組成醫院管理層,負責醫院日常的醫療和行政運營。
王志華表示,在北京清華長庚醫院,醫護人員將把精力放在醫療工作中,將有精於管理的專人負責行政事務,可以將醫療專家從行政工作中解脫出來。「術業有專攻,能夠提高醫療、行政兩方面的工作效率」,他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