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塑膠袋全面收費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將於2020年7月1日起,實施有償提供塑膠袋的規定,規定要求所有零售商店在提供塑膠袋時都須收費。(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
據報導,這項規定針對所有行業及規模的商店,凡是使用石油等原料製成的塑料購物袋都須對顧客收費,塑膠袋的價格將由商家自行決定。
報導稱,該規定也有例外,以植物為原料的生物質塑料含量超25%的、可在海中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以及厚度超過0.05毫米且可重複使用的三種塑膠袋,不在該收費規定範圍內。
日本環境省指出,日本每年產生的塑料垃圾約900萬噸,塑膠袋一年的消費量為30萬噸至40萬噸,佔塑料垃圾總量的3%至4%。
據介紹,雖然塑膠袋在塑料垃圾總量的佔比不高,但日本政府希望通過此舉來提高民眾的環保意識,讓民眾儘可能減少塑膠袋的使用量。
每年用掉300億個提袋 塑膠垃圾世界第二多
日本每年要用掉300億個塑膠提袋,平均每人塑膠垃圾排放量是世界第二多、僅次於美國。這個數據不令人意外,日本有的食品外包裝,精緻到消費者可以忽略它到底好不好吃。因為服務至上,超商店員習於幫顧客把冷飲、熱食分裝不同的袋子,如果同時有幾樣小文具、生活用品,會有第三個袋子交到你的手上。
日本約有八成的連鎖超市已透過付費塑膠袋或是回饋點數,推廣自備購物袋,主婦精打細算,愈來愈多人隨身多放一個環保袋。根據ONE COMPATH公司Shufoo!去年針對9560名已婚婦女做的調查,自備購物袋使用的地點98.3%在超市,第二名的藥妝店掉到三成七,可見誘因很重要。近五成的受訪者也贊成限塑措施。
對此,日本民眾對此的反應又是如何呢?
ですよね
#東京迪士尼# 暫時決定不收費,因為迪斯尼的購物袋原本就使用可降解,對海洋生物汙染較低的生物材質,不屬於這次的塑膠袋收費改革對象。
另外為了提升塑膠袋的價值,讓大家可以反覆利用,
於是羅森便利店推出了一款「文學塑膠袋」,以「物品」為主題創作短篇小說,
邀請了坂本幸太郎、吉本芭娜娜、吉田修一等十位作家,創作了短篇故事印在塑膠袋上。消費者購物即可獲得,每日對應不同的作家,像這樣的「文學塑膠袋」且每家店鋪每日限量100份免費發給消費者使用,以此讓大家反思自己和消費之間的關係。
圖案花色、保冷等各種功能一應俱全
設計大國日本不會放過這個需求,除在環保袋的圖案花色及容量做出差異化,有人為超市採買設計保冷功能、可雙肩後背,或提籃式附拉繩收緊的上蓋。日本超商龍頭的聯名購物袋也很厲害,6公升大底設計讓超商便當不會東倒西歪,另一小層放一瓶飲料剛好。
購物袋琳琅滿目,但2011年英國環境機構的調查發現,一個棉質環保袋用131次才抵得上一個塑膠袋;如果這個塑膠袋被再利用去裝垃圾,那環保袋就必須用173次。然而統計顯示,棉質環保袋平均用51次就會被丟掉。若有多個因應不同場合、用不壞的環保袋,恐造成另一種災難。
植物原料等3種袋子 被排除在限塑令外
此外,將實施的新規定,有3種袋子的素材被排除在限塑令外,包括100%生物可分解塑膠袋、原料有25%以上是植物的塑膠袋,及厚度在0.05公釐以上的塑膠袋。日本麥當勞、吉野家等就將改用植物原料的塑膠袋,7月以後外帶提袋仍不用收費。
日本綠色和平組織指出,就算是植物為原料的塑膠袋,當它成了海飄垃圾,一樣會傷害生物。要大量生產原料的玉米,威脅糧食安全。也質疑民眾並不會多次利用材質厚一點的塑膠袋。治本之道是要用袋減量,不是開後門讓所謂的「環保」的塑膠袋儘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