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動量與能量問題專題探究

2020-12-12 優e學

本文字數:2508 字

閱讀時間:5分鐘

動量和能量的知識是高中物理中的重點內容和主幹知識,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機械能守恆和功能關係的綜合應用是歷年來高考物理命題的重點、熱點。

動量和能量思想是貫穿整個物理學的基本思想,應用動量和能量的觀點求解的問題,歷來是高考命題的熱點,而且命題方式多樣,題型全,分量重,是很多同學普遍感到棘手的難點之一。本文將指導同學們研究整合高中力學的主幹知識和解題的方法,特別是動量和能量知識的綜合應用。

重難點剖析

① 如圖1所示,獨立理清兩條線:一是力的時間積累——衝量——動量定理——動量守恆;二是力的空間移位積累——功——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能的轉化與守恆.把握這兩條主線的結合:系統。即兩個或兩個以上物體組成相互作用的物體系統。動量和能量的綜合問題通常是以物體系統為研究對象的。

② 解題時要抓特徵扣條件,認真分析研究對象的過程特徵,若只有重力、系統內彈力做功就看是否要應用機械能守恆定律;若涉及其他力做功,要考慮能否應用動能定理或能的轉化關係建立方程;若過程滿足合外力為零,或者內力遠大於外力,判斷是否要應用動量守恆;若合外力不為零,或衝量涉及瞬時作用狀態,則應該考慮應用動量定理還是牛頓定律。

③ 應注意分析過程的轉折點,如運動規律中的碰撞、爆炸等相互作用,它是不同物理過程的交匯點,也是物理量的聯繫點,一般涉及能量變化過程,例如碰撞中動能可能不變,也可能有動能損失,而爆炸時系統動能會增加。

常見模型、情景與過程

一、一動一靜的碰撞模型

1.同一直線上的彈性碰撞

彈性碰撞是動量和動能都守恆的碰撞

這兩個根應該根據物理情景取捨。兩個剛性小球間的彈性碰撞(見圖2所示)的結果只取解(1);這個方程組的解應該記住才能提高解題速度。

兩個剛性小球間的彈性碰撞(見圖1所示)的討論:

①若m1=m2,則v1』=v2』,速度交換;

②若m1<m2,則v1』<0主動球反彈, v2』>0被動球向前;

若m1<

③m1>m2,則v1』>0主動球繼續向前, v2』>0被動球向前;

若m1>>m2,則v1』≈v1主動球速度幾乎不變,v2』≈2v1被動球幾乎以2倍速向前;

2.完全非彈性碰撞

完全非彈性碰撞是所有碰撞種類中,動能損失最大的情況

完全非彈性碰撞過程中損失的動能大小是一定的,只與兩個物體的質量比有關,與轉化的方式無關。這個損失的動能在不同的問題中可以轉化為不同的能量,如:系統增加的內能、焦耳熱、氣體的內能、彈簧的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兩個點電荷間的電勢能、原子的能級躍遷等。

3.一般碰撞

該方程組如果v』1和v』2都未知,則有三個未知數,沒有定解,但可以證明:0≤ΔE≤ΔEmax.即,

二、滑塊小車及子彈打木塊模型

子彈打木塊模型、滑塊小車模型是比較類似的,以滑塊小車模型為例。如圖3所示:

質量為M的小車置於光滑的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滑塊以初速度v0滑上摩擦因數為μ的小車表面,小車足夠長,最後滑塊和小車以v共共速前進。我們可以列出方程:

這方程組顯然與完全非彈性碰撞相似,方程的解完全相同:

這一過程中損失的動能比例是一定的,與μ和S相無直接關係。

以下是一些關於能量轉化的重要結論(注意圖3中的位移關係):

3.摩擦力對滑塊做功:

4.摩擦力對小車做功:

5.整個過程中產生的熱量(損失的動能):

我們經常用到這個結論:Q=fs相,它表明了動能轉化為內能的方式和轉化關係。例如傳送帶問題中,物體與傳送帶間產生的熱量:Q=fs相對滑動的路程,這一能量關係有些同學會覺得較為複雜,圖4可以幫助分析、記憶。

三、圓弧軌道模型及人船模型

情景1.如圖5所示質量為M的光滑圓弧軌道置於光滑水平面上,質量為m的質點由軌道上h處滑到軌道的底端,求軌道和質點分別獲得的速度。

由於水平動量守恆:mv=Mu

質點的勢能轉化為兩個物體的動能:

由這兩個方程顯然可以很容易地求出速度u和v來。

情景2.如圖6a所示,質點m以速度v0滑上質量為M的原來靜止的光滑圓弧軌道,達到的最高點高度為h,(圖6b所示)則有:

水平方向上動量守恆:

整體機械能守恆:

仿照完全非彈性碰撞結論,有:

情景3.當滑塊在上面又滑回來時(圖6c所示),設速度大小分別為v1和v2則:

這與彈性碰撞的解是一樣的。

要注意(a)(b)(c)三個圖中,M的位置是逐漸向左移動的,m對M的壓力一直對M做正功,M的速度也越來越大。

四、一動一靜的彈簧模型

如圖8所示為質量相同的雙振子在一個周期內的運動情景,由於不受外力的作用,共有的質心在水平方向上作勻速運動. 在彈簧原長(彈性勢能為零,動能守恆)的兩個瞬間,相當於彈性碰撞的情況,出現「速度交換」現象,分別是前述彈性碰撞方程組的解(1)或解(2)的結果;最長和最短瞬間都是兩個物體共速的時候,是彈性勢能最大、動能損失最大的時刻,相當於完全非彈性碰撞。

該模型的討論較為複雜,應該利用彈簧的特殊點(原長、最短、最長)對全過程進行分段,耐心地利用動量和能量關係逐段分析,從而得到清晰的運動圖景

典型例題

【例1】兩個球A、B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線,同一方向運動,mA=1kg,mB=2kg,vA=6m/s,vB=2m/s,當A球追上球B並發生正碰後,兩球A、B速度的可能值是(取兩球碰撞前的運動方向為正)()

A.v』A=5m/s,v』B= 2.5m/s

B.v』A =2m/s,v』B= 4m/s

C.v』A =-4m/s,v』B= 7m/s

D.v』A = 7m/sv』B= 1.5m/s

解析:判斷球A、B碰撞後的速度可能值有三種途徑:

(1)情景的可能性 碰撞完成後,被碰小球B的速度一定比原來的速度大,因此D選項一定是錯的;碰後如果兩個小球分開並且同向運動,則後面的A球的速度一定要小於前面的B球的速度,因此A選項一定是錯的;

(2)碰撞前後的動量守恆 B、C選項都可能是對的

(3)機械碰撞後的動能一定不會大於碰撞前的動能,即

由此可得C項錯誤。所以,正確的選項是B。

【例2】一質量為m靜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體B,其上有一與水平面相切的光滑弧形軌道,如圖9所示,現有質量也為m的滑塊A,以水平速度v0向B滑去,若不計一切摩擦和碰撞的機械能損失,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A. 若A不能翻過B的最高點,那麼A、B分離後一定是A靜止,B以速度v0向右運動;

B. 若A能翻過B的最高點,且能沿B的右側面下滑,那麼A、B分離後一定是B靜止,A以速度v0向右運動;

C.若A恰好能翻過B的最高點,且沿B的右側面下滑,那麼B獲得的最大的動能為

D.若A恰好能翻過B的最高點,則當A在B的最高點時,B的動能為

相關焦點

  • 高中物理知識點釋義:動量與能量
    ——專題貫通與中外關聯歷史乾貨丨一文搞懂美日俄的發展歷程乾貨丨高中政治易錯點——經濟篇!    動量與能量動量與能量的綜合問題,是高中力學最重要的綜合問題,也是難度較大的問題。分析這類問題時,應首先建立清晰的物理圖象,抽象出物理模型,選擇合理的物理規律建立方程進行求解。
  • 高中物理:動量與能量專題訓練、含解析、建議收藏列印
    清北助學團隊:由清華北大學子組成,致力於高中教育,每天分享高中提分秘籍,答題技巧,幫助高中生快速提分。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一樣,都是以單個物體為研究對象。但是所描述的物理內容差別極大,動量定理主要是描述力的時間積累作用效果,使動量變化,為矢量式,即在衝量方向上產生動量的變化。而動能定理是描述力的空間積累作用效果,使動能變化,是標量式。但是很多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都比較發懵,分不清這兩個定理,其實想要掌握它們你就要主動去練習,結合知識進行訓練,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掌握。
  • 想要高考物理高分,一定要學會動量與能量,此篇務必學會,列印!
    在高考中主要以兩種命題形式出現:一是綜合應用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恆定律和動量守恆定律,結合動力學方法解決多運動過程問題;二是運用動能定理和能量守恆定律解決電場、磁場內帶電粒子運動或電磁感應問題.本專題綜合應用動力學、動量和能量的觀點來解決物體運動的多過程問題.本專題是高考的重點和熱點,命題情景新,聯繫實際密切,綜合性強,側重在計算題中命題,是高考的壓軸題.今天給大家總結了在高考中必考的《 動量和能量觀點的綜合應用》專題,在2020年高考來臨前,提分專題。
  • 高中物理知識點釋義:衝量、動量與動量定理
    歷史乾貨丨高考必備知識——專題貫通與中外關聯歷史乾貨丨一文搞懂美日俄的發展歷程乾貨丨高中政治易錯點——經濟篇!3、動量定理:應用動量定理解題的思路和一般步驟為:10明確研究對象和物理過程;20分析研究對象在運動過程中的受力情況;30選取正方向,確定物體在運動過程中始末兩狀態的動量;40依據動量定理列方程、求解。
  • 高中物理說課稿:《動量定理》
    高中物理說課稿:《動量定理》 http://www.hteacher.net 2016-06-24 10:31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高考物理命題預測:動量、能量相結合的綜合題
    動量、能量有關知識是高考中必考的知識點,如:2017年全國1卷14題考查動量守恆,2018年全國1卷15題考查動量概念、24題考查爆炸,2019年16題考查動量守恆、25題考查動量能量守恆。2020年高考物理試卷出現動量和能量相結合的問題機率很大。
  • 高中物理動量知識點總結
    高中物理動量怎麼學高中物理動量知識點總結  1.動量和衝量  (1)動量: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即p=mv。是矢量,方向與v的方向相同。兩個動量相同必須是大小相等,方向一致。  (2)衝量:力和力的作用時間的乘積叫做該力的衝量,即I=Ft。
  • 高中物理之門—能量守恆
    能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科學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但對於同學們來說這個大名氣並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提高物理成績。根據我以往的教學經驗,一旦同學理清了能量來去與轉化則高中物理不再有難題,反之,遇到複雜問題頭腦就會一團亂麻,陷入看得到卻看不清的尷尬處境。
  • 高中物理:機械能專題學習
    ★★★★3.動能:物體由於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   表達式:Ek=mv2/2    (1)動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   (2)動能和動量的區別和聯繫    ①動能是標量,動量是矢量,動量改變,動能不一定改變;動能改變,動量一定改變.
  • 高中物理 | 動量部分知識結構
    (3)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同。(4)動量的相對性:由於物體的速度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所以物體的動量也與參考系選取有關,因而動量具有相對性。題中沒有特別說明的,一般取地面或相對地面靜止的物體為參考系。(5)動量的變化:
  • 高中物理力學:動量定理、動能定理、動量守恆定律一題多解全用到
    學習要善於思考,嘗試探究多種思路。04解法三:動量定理,平均速度解法三,用動量定理也不錯!很好的內蒙古某學教學樓,努力學吧。我讀高中的時候,也都覺得物理難。那時代物理滿分100的試卷,誰能考80分,就算很牛了。若干年過後,現在還是反映物理難學。然而題目,還是老時代的題目。我的體會是:鑽進去。喜歡它。就這6個字。期待您的關注、收藏、點讚、分享。
  • 專題五 機械能、動能、動量及守恆定律
    、動量定理、動量守恆等內容,是動力學內容的繼續和深化,是高中物理的「重中之重」。功和能量轉化的關係不僅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一條新的重要途徑,同時它也是分析解決電磁學、熱學等領域中問題的重要依據。運用能量的觀點分析解決有關問題時,可以不涉及過程中力的作用以及運動細節,關心的只是過程中的能量轉化的關係和過程的始末狀態,這往往更能把握住問題的實質,使解決問題的思路變得簡捷,並且能解決一些用牛頓定律無法解決的問題。
  •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衝量與動量
    高中物理公式大總結6:衝量與動量   六、衝量與動量(物體的受力與動量的變化)   1.動量:p=mv{p:動量(kg/s),m:質量(kg),v:速度(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3.
  • 物理教育-動量(1)
    在物理學中,動量是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相關的物理量。在經典力學中,動量(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為kg·m/s)表示為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
  • 高中物理『力學』專題全解析,包含重要經典題型,吃透力學不丟分
    力學是高中物理重要的內容,也是高考的考查重點,而且力學是整個高中物理的基礎,高考的半壁江山。無論是功能關係、電場、磁場,都是建立在力學上的,因此無論是高考的複習,還是高一新生的學習,都要對力學引起高度重視。
  • 【物理必修第二冊】6.2 向心力
    能量量子化 第十三章 電磁感應與電磁波初步 複習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0新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第1章 動量守恆定律 . 11 動量p=mv . 22 動量定理 . 6平拋、垂直上拋、斜拋運動圓周運動(一)圓周運動(二)萬有引力與航天機械能守恆與功能關係能量和動量的綜合應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動量能量綜合應用彈力和簡諧振動機械能守恆與功能關係熱學計算題突破(一)熱學計算題突破(二)熱學水銀柱專題
  • 高考幫直播學科答疑:物理動量定理的疑問與解答
    一、物理動量定理的疑問與解答  問題1:老師,什麼情況可以用動量定理,能不能解釋的詳細些,比如它適用於什麼條件,做這道題為什麼會想到用動量定理?  愛智康劉先念老師:動量定理的使用規則和動能定理類似,i合=ft=mv末-mv初。
  • 【物理必修第一冊】3.3 牛頓第三定律
    能量量子化 第十三章 電磁感應與電磁波初步 複習 人教版高中物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2020新版)(普通高中教科書)課本目錄如下:第1章 動量守恆定律 . 11 動量p=mv . 22 動量定理 . 6平拋、垂直上拋、斜拋運動圓周運動(一)圓周運動(二)萬有引力與航天機械能守恆與功能關係能量和動量的綜合應用動量定理和動量守恆動量能量綜合應用彈力和簡諧振動機械能守恆與功能關係熱學計算題突破(一)熱學計算題突破(二)熱學水銀柱專題
  • 【高中物理】動量與衝量定理知識點專題總結,看到即賺到!
    1、動量:運動物體的質量和速度的乘積叫做動量。是矢量,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動量的合成與分解,按平行四邊形法則、三角形法則.是狀態量。通常說物體的動量是指運動物體某一時刻的動量,計算物體此時的動量應取這一時刻的瞬時速度。是相對量;物體的動量亦與參照物的選取有關,常情況下,指相對地面的動量。
  • 高中物理中解決動力學問題的三大支柱
    #學過高中物理之後,我們不難發現,運動學和力學這兩個板塊內容始終貫穿著我們整個高中階段。進入高中後,大家要想學好高中物理,必須掌握好解決動力學的三大支柱。解決動力學問題的第一個支柱就是牛頓三定律,牛頓第一定律和牛頓第三定律我們在這裡不再詳細介紹,我們主要說一下牛頓第二定律,首先是牛頓第二定律的內容:物體的加速度與物體所受合力成正比,與物體質量成反比。表達式:F=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