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乾燥,溼疹就偷偷找上門了,不僅僅是大人,溼疹也是這個季節裡嬰幼兒最常見的皮膚問題之一。
最近常常有家長會問到和溼疹相關的問題,比如忌口、疫苗等等問題。寶寶溼疹,真的有那麼多禁忌嗎?其實都是誤區啊。
1、溼疹是不是過敏?
溼疹:又稱為特異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 AD),伴有明顯的瘙癢,易復發,常常讓寶寶無法安靜入睡,時作時休,容易復發。劇癢難忍,故夜間哭鬧、躁動不安。常伴有胃腸道症狀,如腹瀉等。從而影響了生長發育以及家長們的生活質量。
溼疹通常長在臉部、肘部、膝部
20世紀40年代,2-15歲的兒童出現溼疹的發生率約5%,如今溼疹的發生率已增長到約為30%。
很多的家長認為溼疹是寶寶過敏的一種表現,實際上,這種認知存在誤區的。
溼疹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確,包括機體內因,如免疫功能異常、系統性疾病等,外因,如過敏原、環境溫度或溼度變化等均可引發或加重溼疹。
不過,如果有家族溼疹病史或其他過敏史,例如哮喘等,寶寶溼疹的發生率較高,並且過敏會使其症狀加重。
2、兩種嬰兒油要慎用
目前主要認為導致溼疹的重要原因是皮膚屏障功能異常,而由於嬰幼兒的皮膚屏障功能尚未成熟,更容易導致溼疹的發生。
然而在秋冬季時節,家長為了給寶寶護膚保溼,通常會購買嬰兒油給寶寶塗抹。寶寶使用油性物質確實能避免皮膚乾燥,但這一行為可能影響皮膚脂膜的發育,導致溼疹等皮膚問題的發生。
南亞的一些研究顯示,葵花油可以保護發展中國家的早產兒皮膚不受微生物感染,他們建議不要將向日葵油或橄欖油用於新生兒的皮膚。
曼徹斯特大學的Alison Cooke博士認為,尚需進行更多的此類研究以驗證新生兒皮膚用物與溼疹的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父母儘可能避免對新生兒使用向日葵油或橄欖油。
3、寶寶溼疹需要忌口嗎?
了解了溼疹≠過敏,那麼問題來了,許多家長在寶寶出現溼疹時擔心某些食物會使其症狀加重,都會問上一句----「大夫,那我家孩子有什麼要忌口的嗎?」
其實,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食物過敏和溼疹並無必然的因果關係,也無證據說明溼疹可由食物過敏引起。
也沒有任何關於溼疹的指南上指出需要忌口等相關處理,所以盲目讓寶寶忌口對於溼疹並無明顯幫助,反而可能導致營養不良等問題。
由於過敏可以和溼疹同時發生,並可能誘發或導致溼疹症狀加重,如果有明確食物過敏的情況,則需要謹慎避免。
4、溼疹寶寶能打疫苗嗎?
如果寶寶需要計劃接種恰好得了溼疹,是否能繼續打疫苗也是家長們關心的一大問題。為了避免糾紛,很多溼疹寶寶都會被拒絕接種,要等溼疹好了再進行。其實,溼疹對於疫苗接種的影響並不大。
對於我國接種的一類、二類疫苗,CDC及WHO都未提及溼疹相關的注意或禁忌事項。在WHO認為不應作為疫苗接種禁忌中有這樣一條:皮膚病、溼疹或局部皮膚感染。也就是說溼疹並不影響接種。
不過,在我國卡介疫苗的說明書上接種禁忌症中有——「患溼疹者或其他皮膚病患者」,所以溼疹的寶寶接受卡介苗接種時還是要痊癒後進行。
5、寶寶溼疹要怎麼處理?
寶寶得了溼疹,需要及時的護理和治療,其中日常護理非常重要。
保持皮膚溼潤。使用適合寶寶的潤膚露,在洗浴擦乾後儘快塗抹至全身,每天至少塗抹一次,以達到長期保溼皮膚的目的。
避免刺激原。儘量避免化纖製品對寶寶皮膚產生刺激,選擇棉質的衣物;減少肥皂、洗衣液等可能產生的刺激。
避免搔抓。抓撓會使皮膚破潰甚至導致感染,儘量避免寶寶抓撓自己的皮膚,注意修剪指甲等。
病情嚴重的寶寶應及時就醫。使用激素類軟膏(較大的兒童可配合使用非激素類),如果瘙癢劇烈,也可以使用抗組胺藥等口服藥物輔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