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缸裡泡上一周身體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在生活中,最讓人舒服的事情無疑就是泡澡了,有的人巴不得泡在浴缸裡不起來,那麼,你知道泡澡注意事項有哪些嗎?泡澡禁忌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應該如何泡澡吧!
在浴缸裡泡一周會怎樣?專家:人體融化、水變血肉湯!
辛苦了一個禮拜,回到家終於能好好放鬆,你打開柜子裡私藏的葡萄酒,放著音樂,最後迫不及待地滑入這舒爽的浴池當中,那下水的瞬間,簡直讓人生升天,仿佛所有的辛苦都是為了這一刻。突然此時有個想法闖進大腦:如果能一直舒服的泡著該有多好?
泡在水裡固然舒爽,但人能不能一直泡著呢?
為了驗證這件事情,美國皮膚專家就為此表示「基本上長時間泡在水哩,會讓皮膚的水分過度飽和,導致皮膚皺裂…組織會慢慢剝離。」簡單來說,一直泡著的話,我們會在水裡慢慢地被融化掉。
不過比起後果,想必大家更關心可以在水裡泡多久。對此我們就要先說明,皮膚起皺不一定是身體吸收過多的水分,有時是讓我們在潮溼的環境中有著更好抓握摩擦力。博士就為此解說,水與皮膚的關係其實非常複雜,人體也有很先進的機制能讓我們克服艱困的環境。
我們唯一知道的是,泡一兩天後,身體表面會開始產生小水泡,那是水被困在表皮與真皮層之間形成的泡泡,最後這些泡泡會破裂,表皮就會開始剝落,此時真皮會裸露出來增加你被感染的機率。那麼回到一開始,泡了好幾天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表皮破裂後,你的組織體液會開始滲出,你的浴缸會慢慢成一鍋肉湯,當肉湯感染了細菌後,細菌藉由破裂的水泡中進入身體感染,最後因感染而導致死亡。
當然被細菌與黴菌滋生到死並不是唯一的慘狀,你久坐後也會讓身體萎縮,產生壓瘡,最後還有可能產生血栓,完全堵住氧氣的運輸,再被細菌感染之前你就會直接腦缺氧而死。
泡澡的一些注意事項
1、水溫不宜過高,40度左右上下,過高容易缺水虛脫,產生眩暈感。
2、泡澡的時間不宜過長,時間過長,皮膚容易發皺,而且時間過久反而容易缺氧疲勞。
3、泡澡容易造成缺水,口渴,所以泡澡前,可以適量喝杯溫水。
4、飯後,不要立刻泡澡,要稍微休息一個小時後,在泡澡,否則容易給腸胃添加負擔。
5、吃了一些具有安神幫助睡眠的藥品,例如感冒藥以後,不宜泡澡哦,以防泡澡的時候睡著,容易發生意外。
6、泡澡後,最好休息一下,補充一下水份,喝點水,不要劇烈運動。
7、泡澡的時候,浴室一定要通風,防止太悶,產出頭暈,呼吸不暢等症狀。
泡澡可以暖身,還可舒緩神經,讓身心舒暢哦,但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哦!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人在浴缸裡泡上一周會發生什麼事情了嗎?在生活中,人們勞累了一天後,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泡個澡,有的人甚至就想泡在浴缸裡不起來,其實,這是萬萬行不通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