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又升級了,這次升級帶來了一起期待已久的新事物——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其實電子專票的呼聲早就有了,然而苦於配套設施的不完善,遲遲沒能得到普及。這次在電子專票的登場勢必會給咱們會計的工作帶來不小的變化,趕緊跟著我一起來認識認識新鮮出爐的電子專票吧!
一、電子專票,來了!
升級內容說明:平臺新增對「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相關業務功能的支持,主要包含支持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的勾選抵扣、不抵扣、退稅、代辦退稅用途,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的成品油業務,以及相關的數據查詢及下載等功能。為了確認消息的真實性,小編當晚就上當地增值稅發票綜合服務平臺瞅了瞅,電子專票的相關服務,果然已經閃亮上線。
不僅如此,全國增值稅發票查驗平臺也有更新,在平臺發票版式展示裡面,增值稅電子專用發票樣式赫然在列。
二、電子專票到底長啥樣?
電子專票縱向分為票頭、購買方、應稅明細和合計、銷售方和票尾5個部分。高度分別為30mm、22mm、52mm、20mm和16mm。
不包含票頭、票尾的內框尺寸為201*94mm,發票規格為215mm×140mm。
三、為什麼要實現發票電子化?
答案很明顯,一切為了:以票控帳、以票查稅、以票審計,稅務系統要想知道你每一次開票動作、每一次作廢、每一次紅衝。不僅要知道,而且要及時知道,知道的越詳細越好。這點上,紙質發票和發票系統是做不到的。新系統把所有發票都弄進來開具管理,票面全要素採集,實時上傳監控。
增值稅納稅人全覆蓋······一個體系,兩個覆蓋。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都得用稅務局通過新系統即可自動掌握企業相關信息,這些信息先匯總到各省稅務機關,然後匯總到國家稅務總局,形成全國電子底帳庫。有了進項和銷項兩方信息,相當於掌握了企業帳本,一旦發現虛開就可做到精準打擊,進一步壓縮虛假發票空間。
為了把系統外開具的發票逐步納入系統開具,稅務局也想了不少方法。比如通過停止使用紙質通用機打發票,讓所有納稅人發票開具都通過系統開具,開具納入統一資料庫的增值稅普通發票。再比如免費發放Ukey(這是一款增值稅發票開票軟體),讓更多小規模納稅人能夠不用買盤就能自行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
四、電子會計憑證怎麼入帳?
電子會計憑證,是指單位從外部接收的電子形式的各類會計憑證,包括電子發票、財政電子票據、電子客票、電子行程單、電子海關專用繳款書、銀行電子回單等電子會計憑證。財政部2020年發布了《國家檔案局關於規範電子會計憑證報銷入帳歸檔的通知》。總結了一下,總共有三點注意:
注意一:無需紙質票據,僅用電子票據匯總單等報銷。
從2020年5月6日起通行費電子票據將一次匯總。不用列印,直接報銷。憑藉電子票據匯總單和歷次通行費電子票據的壓縮包,就可以順利報銷了!這會帶來多少便利?我們用一個案例來看。
一位貨車ETC客戶,每個月要跑幾十次高速,涉及好幾家收費公路經營管理單位每個月的電子票據超過一百張。按照傳統財務報銷方式,這一百多張發票得逐張列印後入帳報銷。現在只要登陸電子票據服務平臺,就可以可獲得一張電子票據匯總單和一個包含所有電子票據的壓縮包。
財務人員憑藉這兩樣東西,就能直接進行入帳報銷處理,無須再列印紙質件。
注意二:紙質入帳+電子會計憑證均需保存!
通知規定:單位以電子會計憑證的紙質列印件作為報銷入帳歸檔依據的,必須同時保存列印該紙質件的電子會計憑。由於電子會計憑證的紙質列印件易篡改、易複製、難察覺,
一旦被重複報銷、虛假入帳、篡改信息等行為,實際工作中很難發現,所以還是得電子+紙質雙關注。
注意三:僅使用電子會計憑證入帳,但需要同時滿足下面的四個條件
(1)接收的電子會計憑證經查驗合法、真實;
(2)電子會計憑證的傳輸、存儲安全、可靠,對電子會計憑證的任何篡改能夠及時被發現;
(3)使用的會計核算系統能夠準確、完整、有效接收和讀取電子會計憑證及其元數據,能夠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完成會計核算業務,能夠按照國家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規定格式輸出電子會計憑證及其元數據,設定了經辦、審核、審批等必要的審籤程序,且能有效防止電子會計憑證重複入帳;
(4)電子會計憑證的歸檔及管理符合《會計檔案管理辦法》(財政部國家檔案局第79號令)等要求。
電子發票VS傳統紙質發票
雖然在電子發票的推進過程中,我們還無法完全做到全程無紙化,但這一定是未來不可逆的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