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對小時候看過的某本圖畫書記憶猶新?又是否在教育牙牙學語的孩子時,和他一起發現過經典繪本中的美好與感悟?優秀的繪本呈現出圖文的默契合奏,傳遞出豐富的審美,意義毋庸置疑。
近年來,我國的圖書市場從國外經典繪本佔絕大多數到原創繪本越來越多,渠道發展規模呈持續上升趨勢,而教育機構和家長也越來越重視繪本在兒童成長中的作用。目前國內繪本創作與推廣的情況如何,如何用優秀繪本影響更多人?
市場欣欣向榮,原創空間巨大
深耕閱讀研究院院長李一慢長期研究兒童閱讀,在他看來,繪本的創作日漸繁榮,形成了老中青三代創作隊伍,年輕人不斷增加,區域生產力越來越高。「北京這個主陣地自然不必說,其他地區有黃麗領銜的西安團隊,李建、畫兒晴天為代表的河北插畫家等。此外,繼中央美術學院之後,多所院校也設立了圖畫書創作專業。文字作者方面,很多活躍的兒童文學作家、研究者、推廣者、教師都加入其中。」李一慢介紹。
開卷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中國少兒圖書零售市場規模同比增長16%。在少兒圖書細分市場中,卡通、繪本、漫畫佔24.52%,少兒文學佔27.05%。其中,卡通、繪本、漫畫在實體店銷售佔比15.48%,在網店銷售佔比25.62%;少兒文學在實體店銷售佔比42.81%,網店銷售佔比25.14%;在實體店的渠道發展規模同比下降6.54%,在網店的渠道發展規模同比上升26.55%。
第十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得主孫玉虎表示,卡通、繪本、漫畫的市場規模的確呈上升趨勢。在引進版書號縮減的大環境下,在整體市場規模不變的前提下,原創繪本有很大的市場空間。
深圳市閱讀推廣人胡君近期剛剛完成了「愛閱早期兒童閱讀書目」項目。「通過研製書目採集的數據可以直觀地發現,原創作品佔比僅接近30%,而且越是面向低齡兒童的原創的、高品質的繪本,市場體量越小。」她說,國內原創繪本起步較晚,希望更多創作者及出版機構共同努力,增強我國原創繪本的影響力。
內容更加多元,激勵推動發展
喬磊作為一名親子閱讀推廣人,前幾年在工作中推薦並解讀的繪本多數為國外繪本,而近幾年他感受到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國產原創繪本越來越多。
「國產原創繪本不僅數量增多了,內容也更豐富多元,對傳統文化的挖掘也更深入。」李一慢表示,但現實主義題材、關注當下的作品還不多,難以觸及兒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抵達兒童精神世界深處。
孫玉虎認為,目前的圖書類型劃分基本是將繪本歸在兒童文學類別中,這似乎意味著更看重繪本的文學性和藝術性。「繪本其實可以承載更多的內容。」他以剛剛結束的2019深圳讀書月「年度十大童書」評選為例說,「獲獎的3本知識性讀物全部是引進版,而獲獎的4本兒童文學中有3本是原創,這在某種程度上說明我們對知識性繪本的重視還不夠。」他認為,這種情況與兒童文學的獎項設置及導向不無關係,例如,目前國內沒有專門為繪本設立的權威獎項,繪本多是作為幼兒文學參評,或只評文字,不評圖畫。
浙江師範大學人文學院副研究員胡麗娜介紹,自新世紀譯介大潮興起之後,我國對於國外繪本很重要的一個評判指標就是獲獎圖書。國外圖畫書的獲獎數量著實不少,最熟悉的是美國凱迪克大獎,還有加拿大的AG插畫獎、澳大利亞的年度童書獎、紐西蘭的克拉克獎……「獎項是藝術標準的一個尺度,也是創作的一種方向。我傾向於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兒童文學概念。」她表示。
目前我國也有一些不錯的非政府的繪本獎項或評選,既有針對已出版繪本的,比如豐子愷兒童圖畫書獎、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圖畫書創作研究中心和國家圖書館少兒館發起的原創圖畫書排行榜,也有針對未出版繪本的,比如信誼圖畫書獎、青銅葵花圖畫書獎等。這些評獎大大鼓勵和推動了原創圖畫書的創作和發展。
向「小」攀登的勇氣,向「深」挖掘的心氣
繪本到底給誰看?所謂「適合0—99歲閱讀」是否應成為繪本創作的追求?對此,胡麗娜認為,在讀者年齡段的問題上,繪本跟兒童文學類似,兒童文學是為兒童受眾創作的作品,但並不意味著只適合兒童閱讀,繪本也是如此。
在發達國家,繪本已有1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圖畫書的包容性特別強,對繪本的認識也經歷了漫長的發展歷程,因此受眾不論年齡,對繪本的接受度較高。但目前國內的原創繪本發展還處於起步階段,還需要經歷不斷發展和接受的過程。
「仍有許多受眾對繪本不了解,認為繪本只是給低幼兒童的讀物,但許多作者在創作繪本時並沒有預設作品的受眾年齡。」胡君說,繪本既簡單又不簡單,它簡單到任何人都可以閱讀,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可以翻閱;它的不簡單在於,創作者需要花很多心思,從文字的構思到圖畫的結構,一幀一幀如同出品一部電影一般,每一個環節都需一絲不苟地完成。
李一慢認為,視覺化閱讀比較輕鬆,圖文並茂的圖畫書相對於厚厚的文字書更容易被任何年齡段的人接受。「我認為,目前閱讀繪本成人化是個別現象,但是大人讀圖畫書是值得提倡的,適合大人閱讀的繪本也會越來越多。」
「繪本的概念有狹義和廣義之分。頂尖的繪本作品是可以跨越年齡鴻溝的。」孫玉虎認為,兒童繪本要有向「小」攀登的勇氣,首先要服務好兒童受眾,而優質的繪本一定也有適合全年齡段閱讀的潛力。
原文轉自:中國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