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裡,如來佛祖曾許諾過兩個人,讓他們吃自己的貢品,一個是金翅大鵬雕,一個是豬八戒。許多人認為,佛祖是先許諾大鵬的,因此豬八戒吃的都是大鵬鳥的剩飯,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我們且看原文中佛祖是怎樣和他倆說的。
獅駝嶺一役最後,大鵬雕被佛祖用法力困住,佛祖讓他隨駕去靈山修行,大鵬不肯,還說:「你那裡持齋把素,極貧極苦;我這裡吃人肉,受用無窮!你若餓壞了我,你有罪愆。」如來便道:「我管四大部洲,無數眾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後來唐僧師徒取經成功後,豬八戒被敕封為淨壇使者菩薩,豬八戒抱怨道:「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淨壇使者?」如來佛祖說:「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部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淨壇,乃是個有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
從這兩段對話我們可以看到,佛祖確實先後答應大鵬和八戒,給他們吃自己的貢品,不過有一個關鍵點卻被大家忽略了,就是第一段裡的「先祭汝口」這四個字。佛祖的意思是,所有供奉我的信徒,我會讓他們先單獨拿出一份食物來供奉你,然後再來供奉我。
或許大家會以為這個說法只是筆者個人臆想出來的,非也,了解佛教文化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出食」,又叫「施食」。是佛教信徒送飯給護法善神吃的祭祀禮儀。這其中還有好幾個典故,筆者一一為大家道來。
典故一:鬼子母神
古代王舍城有佛出世,舉行慶會,五百人赴會途中遇一懷孕女子,女子隨行,不料中途流產,五百人皆舍她而去。女子發下毒誓,來生要投生王舍城,食盡城中小兒。後來她果然應誓,日日捕捉城中小兒食之。後來釋迦牟尼故意藏匿了她五百兒女中的一個,鬼子母遍尋不見,只好求助於釋迦。釋迦牟尼勸她將心比心,不要再殺生,她問:「不殺生,我豈不要被餓死?」釋迦牟尼說我讓弟子在吃飯前分出來一份給你吃。
典故二:金翅大鵬雕
金翅大鵬雕好吃龍,每日吞龍五百,龍族瀕臨滅絕,龍王找到釋迦牟尼求救,佛祖將自己的袈裟思成細縷,讓龍族系在角上,大鵬鳥便不能看見龍族。大鵬因此餓的要死,也找佛求救,佛祖告訴他以後不要吃龍了,我會讓供養我的信徒分一份食物給你。
典故三:曠野鬼神眾
據說有一群惡鬼名曰「曠野」,兇狠無比,常害行人,後來佛祖度化了他們,並讓他們做了佛教護法神眾的一支,位列千手觀音座下「二十八部眾」之一。曠野鬼神眾不能再吃人,佛祖也讓四大部洲的眾生先拿出食物供養他們。
看了上面三個典故,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出食」的概念了,這也是為什麼僧人要在午齋時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皆充滿」的原因。而與本體主題最相關的是,佛教明確說過,出食所供奉的只是護法神和一切無形眾生,不包括「上供十方佛,下及六道品」,也就是不包括諸聖賢大佛,初一十五法會等時候才會「上佛前大供」。因此,豬八戒並不會去吃出食祭祀時大鵬鳥、鬼子母神、曠野鬼神眾的剩飯,而是吃單獨供奉佛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