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3年麥肯錫全球研究所研究報告估算,2020年的中國將面臨2200萬人的工程技術人才缺口。這其中很大部分屬於懂得計算機、網絡的高端人才,就軟體產業來說,到2015年從業人員需翻一番,報告認為人才缺口屆時可達300萬。(4月8日《中國青年報》)
中青報引述的這個數據出自其調查性報導:《工科教育再不「升級」就拖產業發展後腿了》。
這篇談工科教育的報導,很容易讓人產生報導以外的聯想。
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近來公務員報考略有降溫的信息。由於國務院嚴格規定「吃財政飯」的人員只出不進,即新招人員不能大於退休等自然減員的人數,加之公務員灰色收入的減少,今年各地公務員報考和招錄人數都有明顯減少。
還有更多有關公務員的熱門話題也在不斷發酵。比如什麼處長月薪四千不如教師;比如科長月薪三千不敢參加同學會;比如基層公務員抱怨升個股長都要熬白了頭等等。
其實,公務員也就是一個穩定的職業,要想穩定,也得付出代價,或者說,公務員的「隱性收入」中也包含了穩定的因素。指望公務員普遍大有「前途」和「錢途」,不切實際。
而從麥肯錫權威的研究報告來看,工程師的緊缺還將持續相當長的時間,中國製造要想轉變為中國創造,更需要大量高端工科人才。事實上,現在一些優秀工程師的收入早已數倍甚至十數倍於公務員。這就是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在拿捏的結果。
現在很多人認為學財經等熱門專業出國的機會多,其實工程師的緊缺是全球範圍內的事。中青報的報導就是由日本文部科學省前大臣有馬朗人帶領一眾官員來中國「獵頭」的新聞開篇的。他們所「獵」之「頭」,正是該國緊缺的工科人才,而日本那可是國際製造業的翹楚。
如今網絡上一有公務員抱怨待遇低,說不如保姆,不如打工仔,馬上就會招來網友的反唇相譏,那你去做保姆去打工好啦。如果真讓公務員改行做保姆做小工,他們還許拿得起來,而讓他們去做工程師就困難了,畢竟術業有專攻。
其實,工程師靠的是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只要能保持這兩種能力,那他的生活將永遠是穩定的。即便退休後,他由於職業年金或工作時比之公務員大有餘力購買的商業保險,晚景也會很燦爛的。
由此而論,工程師和公務員相比,不說更有前途,至少是不輸給公務員的。人才市場的這個信息,應該啟示有志於報效祖國的年輕人和期待子女更有前途的家長,在選報所學專業和擇業時都要將眼光放遠點。.
當然,無論是工程師,還是公務員,都必須做到優秀,才有更好的「前途」,這是不言而喻的事。如果自己庸庸碌碌,卻一味抱怨這,抱怨那,和這個比,和那個比,只能耽誤自己,最終丟掉了「前途」。
* 以上只是作者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