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作者|許雄俊|一鳴網
最近,話題性極高的《電鋸人》最近動畫化了,想必不少小夥伴們也都知道了,動畫公司也是在《進擊的巨人:最終季》和《咒術回戰》上有不錯表現的MAPPA,動起來的瑪奇瑪小姐和早川一家還是挺值得期待的。
在聲優列表出來之前不妨猜猜主役聲優?
自由惡魔
《電鋸人》講的是什麼?在給別人安利的時候,我一下子想不到該用什麼樣的語句去描述這部漫畫。
一個少年從「狗」慢慢成長為「人」的故事?一個「飯圈女孩」追求偶像的故事?
《電鋸人》不是傳統民工漫那樣的王道系展開。雖說是在少年jump上連載,但「友情 努力 勝利」 這三大少年漫要素都跟他毫無關係。
劇情毫無套路,但角色塑造卻又非常到位。在不到百話的劇情裡,塑造出了壞女人、屑女人、秋、姬野、蕾塞、光熙等等人氣角色,連小小紅的愛車都能進人氣前10,足以看出藤本樹的在劇情節奏控制上的演出功底。
其實是死亡名單……
但是,人氣不錯的角色上一話還活蹦亂跳,下一話可能就慘死街頭。
換個別的漫畫家把人氣前10的角色殺成這樣,早就噴髒話、寄刀片(實際上也在被罵),但藤本樹的漫畫還是想讓人能看下去,也許是某種電波吧。
主角在上一格還「不再會有悲喜」,隨後卻用一句「好耶」輕描淡寫地帶過。
主角的動機十分單純,《炎拳》中的阿格尼是為了給妹妹復仇,而《電鋸人》中的電次只是想吃飽就可以隨時吃飽、有奶子和女人抱罷了,《預言的那由他》中的哥哥更為單純只是想保護妹妹而已,其他短篇主角也差不多,人魚太美、想告白、老師是神……理由千奇百怪,但是藤本樹的主角一直很單純,但是隨著漫畫的發展,主角們也在成長,電次從曾經的有一頓沒一頓,到只聽從瑪奇瑪的「狗」,後來能照顧「妹妹」一樣的帕瓦。
ps:說來說去好像都是妹妹?藤本樹不愧是能在推特上假裝自己是有「小學三年級妹妹」的究極妹控。
尤其是「壞女人」瑪奇瑪這個角色,先從她的外貌說起,幹練的短髮,精緻的臉龐,挺大的胸部。
瑪奇瑪衣服其實還是挺多的,跟電次「約會」時(其實是遛狗),還穿過挺有淑女味道的裙子,但是瑪奇瑪明顯不是什麼嬌柔女性嘛,平時溫柔寬和,但幹正事時精簡幹練、強悍而又冷酷,安全感和神秘感爆棚,那套內閣統一發放的西裝在瑪奇瑪身上再合適不過了。
白襯衫搭配黑領帶、黑色西褲、黑色皮鞋,外面再套個一件黑色西服或大衣。
除了外貌,藤本樹在對女性角色的表情細節和肢體動作的描寫誘惑力十足,在電次摸到假胸而感到空虛時,瑪奇瑪手把手教會電次女性的味道究竟是怎麼樣的。說實話,筆者當時看到這一幕時,心臟都快從胸腔裡蹦出來了,真的太懂男孩子了。
除了主角群以外,藤本樹在反派的刻畫上也是將他的「自由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壞女人不就是反派嗎?)
在過去的傳統少年漫裡,筆者見過太多有逼格的反派出場的方法,像是龍珠裡的弗利薩、火影裡的斑、死神裡的藍染。
在《電鋸人》的暗之惡魔篇章裡,暗魔登場的這個構圖和意境和表現手法,不同於以前王道漫的那種反派氣場帶來的震撼力,更多的是詭異和邪氣,以及那令人寒毛直豎的恐懼感。
除了高逼格的暗之惡魔以外,對普通反派的刻畫也令人印象深刻,三兄弟還自稱擁有「不死之身」,結果上來就被屑女人的車技給撞死,加上屑女人的反應,真的是讓人笑噴了。
作品能夠反映一個作者的內心。
對《電鋸人》來說,就像痞子之於EVA。換個人來畫就沒那種味道了。
對大多數讀者來說,藤本樹這個人無法理解。喜歡cult風恐怖片,天馬行空、異想天開、腦迴路驚奇、電影級分鏡……這類詞彙來描述藤本樹這個作者再合適不過了。
但是不同於手塚治虫、鳥山明等漫畫屆的大神,這些作者給人的感覺是「啊,不愧是大神」,而藤本樹那接地氣的「場外表現」則是「啊,又溜大了?」,這種隨意吐槽的作者確實會帶給讀者不少的隨和感。
藤本樹的精神病語錄都能出書了:
家裡有七座倉庫
曾徒步環繞日本一周
在紐約和華盛頓當律師
看到照片時常懷念小時童星生活
一年去法國兩次,覬覦祖母的遺產
漫畫中出圈的梗也反哺了漫畫熱度,像是「好耶」「壞女人」「我逐漸理解一切」「我怕了」「萬聖節」「打雪仗」……
筆者當時就是想了解「好耶」「壞女人」究竟「好」在哪、「壞」在哪,結果就對上電波了。
還有一點,就是王道熱血番看膩了唄。
《海賊王》中的和之國篇繼續那套竊國、公主的陳舊套路,核心角色(御田)塑造稀爛也導致這個篇章風評極差;
《鬼滅之刃》商業成績席捲日本本土,但是在國內還是處於「還可以,但為什麼會這麼爆紅?」的疑問
《咒術回戰》在最近幾年其實還不錯了,主角這種在開局就帶著死亡結局的王道漫畫也有點新奇,雙商在線,但不停刷存在感的CP黨實在是有點礙眼
藤本樹這種簡單粗暴的劇情和電影級的分鏡無疑在漫畫圈帶來一陣新風。
自由也是要有資本的
雖然藤本樹這類漫畫家獨樹一幟,可以稱得上是地表第二自由的漫畫家了(第一是《刃牙》作者半圓),腦迴路實在學不來,但也不是沒有什麼東西可學的。
首先嘛,畫好的決心。
讀大學的時候,藤本樹的身邊有好幾個畫得很好的人,他便懷著「四年裡要是不能比這些人畫得更好,就把他們都殺了」的覺悟去畫畫,結果那段時間他的畫技進步飛快,成功迴避了成為「殺人犯」的人生路線,不愧是地表最溫柔的漫畫家之一啊。
當然,玩笑歸玩笑,不可能倡導這種激勵方式的,但是國內漫畫的基本功真的得提高了。畢竟漫畫看的是「畫」,不是「小說」。
除了以《一人之下》《鏢人》為代表的少數代表,其他畫的是什麼?
不求你畫技多好,但分鏡基本功還是得有的吧,大多數國產漫畫的分鏡處理非常生硬。《一拳超人》原作版作者ONE老師早期的畫工簡直是小學生水平,但分鏡和節奏的控制做得很到位,所以也能積累下來忠實的用戶群體。
當然,就算是動漫大國的日本,畫工和分鏡在線的漫畫作者也是少數,藤本樹這種電影級分鏡的水準完全是出類拔萃的水準了。但是沒理由當做自己不進步的藉口。
不過隨著國內動漫產業漸漸地(以極慢速度)形成產業化,畫工、分鏡這些環節上的素質也在提高。但這幾年故事上感覺還是沒能想明白?
故事這一環該怎麼談呢,要說不重視,不少漫畫或是動畫項目無論是在團隊招聘,還是成品宣發的時候都會強調故事的重要性。要說重視呢,就是隨便來個人看過幾部片子都在對劇本插手插腳,當然也不是說放任編劇直接放飛自我,導演、編劇、分鏡作為緊密相扣的三環,編劇需要學會吸收融合其他人的意見和建議,這是很重要的,但是個人都能插手插腳的時候,編劇算什麼呢?
故事單純就好。寫之前想清楚,自己能駕馭得住嗎?非得弄個極其龐大的世界觀,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開頭或許能吸引住一定的觀眾數量,但是在那樣的世界觀架構下,你的劇情深度和廣度上不來,也就是所謂的劇情跟不上設定,就會導致讀者或觀眾的信任度降低。
而且,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雖然也會找優秀的推理作品看看挑戰下腦細胞,但是很多時候在看漫畫的時候實在是不想花太多腦筋了。這幾年為什麼所謂的異世界爛番能有一席之地了,看著輕鬆唄。
對於編劇自身來說,大環境不是說改就能改過來的,偶爾抱怨或發洩一下是有必要的,一直憋在心裡真會憋壞的。但冷靜下來之後,就得想著怎麼提高了,就國內市場的動漫作品來說,少數精品也是以作畫、分鏡為亮點的作品,像是《刺客伍六七》《霧山五行》之類的,在故事這一環上比較突出的大概也就《一人之下》《鏢人》,不想一直被吐槽「國內還是編劇這環不行啊」,就努力提高自己吧。
誰都喜歡看自己感興趣的題材,但是看不同題材的書籍、影視、動漫,聽不同類型的音樂,接觸不同類型的人群,去不同類型的地區……對編劇來說都是有用的,就像是藤本樹喜歡的cult風格電影在鏡頭上或許也能給國內動漫圈帶來一些啟發。
既然還堅持在編劇的職位上,那就像海綿一樣瘋狂學習、瘋狂吸收吧。
想那麼複雜幹嘛?
只要有意思,怎樣都好啊,故事這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