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亮劍耀中華,雄獅怒吼過大江」。2019 年,大西洋風暴之下,華為從海外掉頭,猛攻國內市場。為了快速在國內擴張,華為提出 「渡江戰役」,要求渠道商 50% 的銷量都是華為的產品。這使得小米、OV 的國內市場份額急劇收縮,有業內人士用 「恐懼」一詞形容對華為的感受。
友商大軍壓境加上自身產品 / 營銷策略問題,OPPO 在國內市場遭受較嚴重衝擊。根據 Canalys 數據,2019 年二季度國內手機市場,華為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 31%,是國內手機市場唯一正增長的廠商,而 OPPO 排名第二,出貨量同比減少 18%。到了 2020 年二季度,OPPO 出貨量同比增速繼續下跌 19%,排名第三,被 vivo 趕超。
市場風雲突變,一脈相承的歐加 「三兄弟」——OPPO、realme、一加動作頻頻。realme2019 年年初從海外回歸,主打性價比和線上市場。OPPO 則高管變動頻繁,產品線大調整,砍掉 R 系列,主推 Reno 系列和 Ace 系列。一加 CEO 劉作虎重回歐加控股,任首席產品體驗官,其一加 CEO 的職位不變。
為鞏固國內市場份額,歐加還加大了三大子品牌的合作力度,開始逐步打通線上銷售渠道和線下售後渠道。
對此,通信行業資深人士楊波接受搜狐科技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市場華為一家獨大,OPPO 處在下滑的趨勢。歐加 「三兄弟」抱團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穩固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
那麼,歐加 「三兄弟」集體作戰能否搶回被他人蠶食的 「蛋糕」呢?
OPPO、realme、一加本是 「同根生」。
從股權上看,OPPO、realme、一加三個品牌都擁有共同的控股股東——歐加控股有限公司。realme 創立初始是 OPPO 為了發展海外市場,拆分出來的品牌,走線上性價比路線,對標 Redmi。而劉作虎此前從 OPPO 離職,創立了一加。
如今,「三兄弟」的合作更加緊密。7 月 24 日,有用戶發現 OPPO 商城悄然改名為歐加商城。一周後的 7 月 31 日,OPPO 商城再次更名,升級為歡太商城,並表示未來 OPPO、OnePlus(一加)和 realme 三品牌將會共同進駐,且強調了 IoT 產品的入駐。有業內人士稱 「『歐加』體現的是 OPPO 和一加,而『歡太』摒棄了三個品牌的名字,顯得一碗水端平。」
目前,搜狐科技了解到,realme V5 成為了歡太商城銷售的第一款 realme 手機。8 月 3 日開始,用戶可以在歡太商城全款預定 realme V5。
在 realme V5 發布會上,realme 宣布將覆蓋全國 300 + 地級市門店渠道。在售後方面,realme 將提供 900 + 個售後服務網點,覆蓋近 300 個城市。
一名 realme 直營店的工作人員向搜狐科技表示:「購買 realmeV5 的消費者可以去 OPPO 客服中心維修,但以前的機型暫時還不可以享受 OPPO 售後,因為 realme 與 OPPO 的合作也才剛開始。」
「我們暫時還沒有入駐,但未來我們肯定是會入駐的。」一加方面表示,歡太商城將成為 OnePlus 在中國進駐的官方線上商城。
而 OPPO 北京一家線下維修網點的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門店還沒有收到可以進行 realme、一加手機維修的通知。」一加的相關工作人員也表示目前暫時還未收到可以去 OPPO 進行售後服務的通知。
可以看出,在官方直營的售後渠道方面,歐加 「三兄弟」的合作還處於初始的探索階段。
但在線下經銷商方面,有內部人士向搜狐科技表示:「realme 在國內的售後渠道跟 OPPO 是一起的,依附著 OPPO。」
「雖然 OPPO 做品牌差異化把 realme 分開來,但為了節省開支,realme 在售後這一塊幾乎沒有花費資金去建渠道,都是用 OPPO 的售後點。」該人士說道。
搜狐科技了解到,realme 從去年中下旬通過代理商開始做線下渠道。不過,realme 線下陳列、曝光的物料跟 OPPO 是區分開的,「兩個品牌現在線下管理渠道的人員已經完全分開了。」
事實上,realme 和一加此前都主攻海外線上市場,在售後和渠道方面有一定的劣勢。因此歐加打通三家子品牌的銷售渠道、共享售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一缺憾,並且仍然可以保持三家子品牌形象的差異化,這對於歐加鞏固國內市場份額有著重要意義。
對此,楊波向搜狐科技表示:「目前國內市場華為一家獨大,OPPO 處在下滑的趨勢。歐加『三兄弟』抱團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穩固市場份額,降低運營成本。」
受美國禁令影響,華為手機的海外市場失守,於是 「猛獸」回國,猛攻國內市場。目前,根據 Canalys 數據,華為在國內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 44.3%,而諾基亞在國內巔峰時期的市佔率也只有 40%左右。
作為歐加 「三兄弟」的老大,OPPO 受到的衝擊格外明顯。2020 年 Q1 季度,在全球手機出貨量的排名中,OPPO 一度淪為了 others。
在國內市場,根據 Canalys 數據,2019 年二季度 OPPO 排名第二,出貨量同比減少 18%。到了 2020 年二季度,OPPO 出貨量同比增速繼續下跌 19%,排名第三,被 vivo 趕超。
隨著華為深耕線下,OPPO 曾經引以為傲的線下渠道也受到了侵蝕,甚至迎來了關門潮。據媒體報導,有三線城市渠道商表示,本地綜合賣場有七成改成了華為門頭和華為專賣店。
而 OPPO 在過去兩年戰略調整的過程中,也犯了不少錯誤。比如產品線的混亂,定位中高端旗艦的 OPPO Reno 系列 1 年迭代了 3 次,而其面向低端的 A 系列、K 系列聲量弱等。主推的 Ace 系列和 Reno 系列表現平平,OPPO 在高端市場的表現並未得到市場認可。有內部人士向搜狐科技透露:「今年 OPPO 在供應鏈方面大砍高端機型的訂單。」
IDC 中國研究經理王希表示,從品牌角度來說,用戶接受品牌逐漸高端化需要時間,品牌需要保持戰略耐性。從產品角度來說,轉型、上探需要避免現有用戶群體的流失。
線下渠道是 OPPO 的根基,遭受衝擊後,OPPO 迅速反應,並加大投入力度。今年,OPPO 宣布劉波出任中國區總裁,強化中國區的戰略地位。同時,進一步優化線下渠道,通過分層、分級的方式來管理零售終端。在疫情特殊時期,OPPO 還通過補貼與控價的方式,與下遊渠道商們攻克難關。
「2020 年,OPPO 區縣城市渠道投入將加倍,進一步提升渠道效率和規模。」OPPO 中國區總裁劉波表示,「接下來我們繼續鞏固 OPPO 渠道的縱深優勢,分層分級。而一線及省會城市作為首要目標,跟隨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變化,進駐重點、核心購物中心,逐步覆蓋三線及以下城市。」
面對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歐加不進則退。為了彌補線上性價比市場的空缺,對標紅米的 realme 去年從印度回國。據了解,realme 上市以來的表現亮眼,在今年二季度的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realme 是國內唯一一個實現年度正增長的品牌。2019 年三季度,realme 在印度市場的出貨量同比增幅超過 400%。
在產品層面,曾從 OPPO 離職創立的劉作虎重回歐加控股,任首席產品體驗官,並表示將為歐加的產品規劃和發展貢獻自己所能,其一加 CEO 的職位不變。
除了加強與 realme、一加的聯繫,OPPO 還在人事架構、產品戰略方面開啟了新篇章。
在人事架構方面,OPPO 換帥,全球營銷總裁劉列與中國區總裁劉波組成 "雙一流" 戰隊,成為新的高層核心。而原 OPPO 全球營銷總裁沈義人由於個人健康原因卸任,他最經典的營銷案例是 「充電 5 分鐘,通話 2 小時」。
一名手機行業的資深人士評價 OPPO 的人事變動:「老將劉列回歸,搭檔劉波,目的是提升 OPPO 品牌,升級渠道,奪回中國地盤。」
在國際關係不確定性逐漸提高的大環境下,OPPO 也更重視自研技術的發展。前不久,臺灣媒體稱聯發科無線通訊事業部總經理李宗霖加入 OPPO,掛帥手機晶片部門。作為 OPPO 造芯計劃一環中的全資子公司,在 7 月底,哲庫科技的註冊資本增加至 1 億,增幅為 100%。
IoT 和 5G 則是 OPPO 近兩年著重發力的兩個大方向。2019 年初,OPPO 宣布公司正式成立 「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主力布局 5G + 和 IoT,並任命劉波為新興移動終端事業部總裁。
在 2019 年底的 OPPO 未來科技大會上,近 6 年未在公開場合露面的 OPPO 創始人陳明永宣布萬物互融的企業戰略,還表示未來三年 OPPO 將持續投入 500 億元人民幣進行 5G/6G 、人工智慧、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
但 OPPO 的反應似乎慢了半拍,有人質疑 OPPO 在 IoT 和 5G 方面的布局速度過慢、目前的市場份額佔比較低。OPPO 能否挽回頹勢、後發制人,關鍵在於能否抓住 5G 換機潮、IoT 設備流行帶來的新機遇。
從長遠來看,OPPO 與 realme、一加的合作,雖然有利於三個品牌擴大影響力,降低運營成本,穩固市場份額,但並不能令歐加保持產品、技術方面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歐加子品牌之間的合作還處於探索階段,比如 OPPO 對 realme 和一加的售後扶持措施還未全面落地。1+1+1 能否大於 3,還有待市場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