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憑祥市上石鎮練江村現代農業示範區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近年來,該市積極引進現代農業公司和專業合作社,發展葡萄、火龍果、百香果、小龍蝦等生態種養和觀光旅遊業,逐步實現鄉村美、百姓富。記者 鄧 華 攝
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報導組
10月16日,採訪車駛向憑祥市夏石鎮。「快看,好可愛的水果模型!」有人驚呼。只見公路旁,每隔幾米便擺放著「山竹」「榴槤」「火龍果」……大家看著這些萌萌的東協特色水果模型,真想停車下來和它們合影。在「水果」的歡迎下,「中國憑祥東協水果小鎮」幾個大字映入眼帘。
「憑祥要以口岸為依託,以休閒食品產業為核心,以東協文化為特色,致力打造成為東協水果加工第一鎮、東協果品體驗勝地和東協休閒食品美味之都。」在水果小鎮建設指揮部,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管委會副主任農海軍介紹。
打造東協水果加工第一鎮,憑祥何來的底氣?30年前,這裡還被戲稱「一條路,兩排樹,來到憑祥沒吃住」呢。
「憑祥早已不是當年那個憑祥了!」農海軍笑言。1992年,憑祥被國務院批准為沿邊對外開放城市,邊境貿易風生水起。近年來,隨著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及賦予廣西「三大定位」新使命後,作為「一帶一路」、中新互聯互通陸路南向通道重要節點城市的憑祥,發展速度更加迅猛。如今,在水果進出口方面,憑祥已連續多年雄踞「全國水果進出口第一大市」稱號。2017年,憑祥進出口貿易總額824億多元,其中水果進出口貿易總額100多億元;水果進出口總量達235萬噸,約佔全國25%,位居第一。
巨量水果在憑祥進進出出,如何把更多價值留在這裡?「要做熱通道,做實口岸,做強產業,變通道經濟為口岸經濟!」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憑祥市委書記王方紅指出。
打造水果小鎮的思路應運而生。小鎮規劃佔地376.51公頃,目前已有8家企業投產,7家企業籤約(含在建),8家企業正洽談落戶事宜。
記者走進其中的龍頭企業、上市公司鹽津鋪子的加工車間,一股濃鬱的芒果香味撲鼻而來。工人在忙碌地包裝加工好的芒果乾,車間裡堆滿了等待裝運的果乾成品。「10月份我們接到了A級芒果乾200萬噸、B級芒果乾70多萬噸的訂單,現在正為『雙十一』緊張備貨中。」廣西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彭巍告訴記者,該公司從2017年5月籤約到投產僅用了半年,選擇來這裡落戶的原因有三:憑祥是「進口東協水果第一站」,利用邊貿政策從這裡進口水果關稅減少5個百分點,僱傭越南工人便捷。原來,2017年2月,憑祥被確定為廣西中越跨境勞務合作試點市。僅2018年上半年,到憑祥的跨境越南務工人員已近8萬人次。「我們共有200多名工人,其中55%是越南人。」他說,「這邊生產成本低,下一步準備把蜜餞生產線也搬過來。」
「這酸奶口感真好!」在中越合資廣西越香園乳製品股份有限公司,記者品嘗了一口該公司生產的「越南酸奶」,連聲贊道。前幾年,「越南酸奶」因內含天然果汁、保質期長,走俏市場成為「網紅食品」,但我國尚未允許進口「越南酸奶」。看到這一商機,中越兩國商人合資落戶憑祥水果小鎮,2017年9月投產「越南酸奶」,主銷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從「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升級,水果小鎮僅是其中一例。憑祥這一轉型,漂亮!
(記者 簡文湘 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