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成語有的來自歷史典故,也有一些來自唐詩宋詞。本文將為大家介紹5個「春」字打頭的成語,它們分別來自5首古詩詞,我們都讀過。
1、春風得意:形容人生得意,事業有成,出自唐孟郊的《登科後》——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首詩給我們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2個成語。46歲那年孟郊進士及第,2次落第,這次竟高中了。「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此時的詩人神採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一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一日看盡。
追逐夢想的你我,我們的夢或許還不曾實現,但不妨把這句話送給不忘初心、堅持努力的自己。夢想沒有實現,我的心依舊是年少的模樣,你不來,我不老。願我們都能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2、春色滿園:比喻到處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出自宋葉紹翁的《遊園不值》——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
中國古代,由於人們思想保守導致內心的封閉,比如庭院設計,講究一個圍,是三堵牆加一個門,這種結構的建築直接擋住了外面的世界,也把自己鎖在了裡面。紅杏這樣美好的東西,出了牆怎麼成,還不被別人看了去。「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多麼美好的春天,多麼美麗的紅杏,總覺得詩人在寫這句詩的時候絕沒有我們如今想的那些東西,應該是非常單純的為美所感動。
3、春意闌珊:春天的氣象將盡,就是說春天就要過去了。出自南唐李煜的《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春意闌珊」奠定了整首詞悲涼的基調。以前讀喜歡「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如今卻更愛「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讀來讓人心碎。
有些詩,有些事,真的是要等到有一定閱歷,才能體會到字裡行間暗藏的傷。大學起離開了故鄉,漂泊無定,總以為適應了四海為家,卻發現,很多時候不過是一場夢,夢裡夢外,我終究只是這個城市的過客。醉臥不夜城,處處霓虹,酒杯中那是故鄉的朦朧。去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
4、春花秋月:春天的花,秋天的月,皆是佳景,泛指美好的時光。出自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小時候只懂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好,覺得比喻形象,況且這句話久負盛名。後來卻覺最後一句話可有可無,也算一個收束,但哪怕沒有最後一句這首詞也是意味深長。
身為階下囚,故國故人早已非。故國往事不堪回首而不得不回首,山河破碎,身世飄零。一句故國不堪回首,被毒殺,可憐可嘆。詞至後主由伶工詞轉為士大夫詞,境界開闊,筆法超然。聞者傷心,不只是忠臣落淚。
5、春夢無痕:比喻世事變幻,出自宋蘇軾的《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蘇東坡寫這首詩時已45歲,宦海浮沉,人世滄桑,讀來不無蒼涼之感。「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是最愛的詩句,南懷瑾也頗為推崇,他說:「人生真正體會到事如春夢了無痕,就不須要再研究金剛經了。」
時過中年,人間事看遍,不過兩種,前者如秋鴻,是需要堅守的信約,後者似春夢,夢醒了也跟著忘了,了無痕跡。前者入世後者出世,一顯一隱,兩相聚合,才是完整的一生。所以,人生在世,且放寬心懷,恬淡平凡地走下去。
5首唐宋詩詞,留下5個「春」字打頭的成語,我們都讀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