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生到底有何不同?出國讀研究竟值不值得?

2020-12-17 騰訊網

近些年,去國外讀研究生的人數越來越多。我們要搞清楚自己為什麼要選擇出國讀研而不在國內考研呢?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知道國內研究生和國外研究生的區別在哪。下面和立思辰留學雲一起來了解下吧!

招生形式

中國研究生院招生主要以考試為主,面試為輔。而美國研究生院招生的招生形式則以學生申請,擇優錄取為主。中國大學研究生以每年的全國統一研究生入學考試結果為主要錄取標準。當然,你的考試成績不達標的話,沒有資格進入面試。

在美國,研究生有招生形式相對靈活。硬性成績包括託福、gre成績、學習成績﹙gpa﹚等,另外允許學生提供軟性背景。申請者可以給學校提供簡歷;個人陳述;推薦信等,以及你的獲獎經歷、參加活動的經歷等都可以展現給美國的院校。可見,在招生形式上美國更顯靈活,而國內研究生招生一般以硬性成績決定。

學制方面

學制方面,中國和美國研究生也有很大不同。在中國,讀研僅僅是指攻讀碩士研究生;美國研究生教育則分為兩個類別,一是碩士研究生,二是博士研究生。一般大學畢業生申請時,可以選擇申請碩士,也可以直接申請博士。

一般情況下,中國研究生需要三年的時間。在這三年中,中國大學研究生除了學習專業課程之外,還需要完成一些研究。讀美國大學碩士一般為兩年,比如酒店管理碩士,生物統計碩士等甚至提供一年的碩士項目,目的是能迅速滿足市場需求。

美國碩士培養主要是學習和強化專業知識技能,因此並不側重研究能力,對有志於做研究工作的學生,學校會鼓勵學生繼續攻讀博士。在學制方面,美國研究生同樣更顯靈活,部分專業甚至1年時間就可以完成學業。而國內研究生的學習進度不像美國那麼快,所以在國內讀研的話,壓力不會很大。

費用方面

國內的研究生學費比較便宜,全日制的學費大概每年六千到一萬元,非全日制比較貴,一學年可以達到五萬到十幾萬。一般應屆畢業生會選擇全日制,有工作的人在職讀研的學費就會比較高。除了學費就是生活費,因為國內的消費不高,全日制生活費大約每年3萬左右。

美國的研究生學費比較貴。公立大學一般需要3-4萬美元/年,私立大學需要3.5-7萬美元/年。雖然有一些優惠補助以及獎學金,但每個學校的獎金不同。而美國的生活費相對國內來說不便宜。像美國特大城市,如舊金山、紐約、費城、洛杉磯、波士頓等,其生活費大約為1000-2000美元/月;普通大城市如比茲堡、西雅圖、奧斯丁等,其成活費大約為1000美元/月。

教學形式

在教學形式上,中美研究生教育相同的就是都採用導師制。不同的是由於中國的博士比例還很低,因此師生比例遠遠低於美國的大學。在美國,如果是研究型的專業,針對有研究潛力並準備攻讀博士的學生,一個教授一般最多指導三到五名碩士研究生。而中國的研究生導師往往帶十名以上的學生,平均下來,分配給每個學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大大有限,所以在國內經常出現三年研究生讀完後,獨立研究能力不足等情況。

時間成本

複習考試和讀研的時間成本都比較關鍵,關係到學生的未來發展。考研的準備時間是比較長的,一般學生需要準備一年的時間。而去美國讀研的準備方面,主要是參加外語考試和準備證明材料等,有基礎的同學,基本不需要花費很長時間來準備。

未來就業

從未來就業前景上來看,國內只有部分高校的含金量強,大部分高校學歷在國際上認可度不高,與社會需求結合不夠緊密。在進入職場的時候,會有很長時間的磨合期,職場競爭力比較弱,缺乏職業規劃指導。國內高校畢業生更易受到本土企業的認同,而獲得跨國企業入職offer的難度相對較高。

美國的學歷是被國際認可的,美國的碩士階段注重實踐能力,未來就業的競爭力強,職業發展快,同時與社會契合度高。美國碩士畢業月薪可以達到七千美元左右,相當於國內的幾倍。

相關焦點

  • 「雙非」大學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讀?
    如果,開始就選錯了學校,那可能再努力也不一定能夠彌補得了。所以說,考研之前必須要選擇一所適合自己的大學。在選擇考研學校時,很多同學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雙非」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讀?讀研的目的是什麼?我們既然決定考研,肯定是有目的的,如果沒有明確的目的,則不建議去考研。因為,你多半堅持不到12月份上考場就會放棄,白白浪費時間。根據我們讀研的目的不同,所選擇的學校層次也就不同。我們讀研的「目的」一般有四種。
  • 研究生擴招導致宿舍緊缺,租房讀研值不值得?
    一直以來,不給非全日制定向研究生提供住宿是各大高校達成的共識。而隨著招生數量的逐漸增多,部分高校將範圍擴大到全日制專業碩士,比如北京大學從今年起,也開始實行住宿申請制,鼓勵有條件的學生申請不在校住宿,其中專業學位研究生、非全日制研究生等,學校不安排住宿。
  • 非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去讀?父母不支持,沒錢讀研應該怎麼辦?
    非全日制研究生值不值得去讀?父母不支持,沒錢讀研應該怎麼辦?2019年考研已經結束,但是在考研調劑的時候,由於競爭的激烈,使得很多同學選擇調劑到了非全日制研究生就讀。但是真正到了要去讀研的時候,父母不讓讀,也不支持,都覺得讀非全日制研究生沒用。而非全日制研究生花的錢不少,若父母不支持,沒錢讀研怎麼辦呢?考研調劑到非全日制研究生,父母不讓讀怎麼辦?在職讀研可以嗎?小水在諮詢的考研同學中就發現了這樣一個同學,他考研沒有達到專業複試線,選擇了調劑。
  • 讀研三年到底值不值得
    在我國,研究生分為學碩和專碩,學碩一般三年制,學費最低的是8000元,普遍為10000元,有的學碩專業學費會達到12000元甚至更多,專碩則大多只需要讀兩年,但專碩的學費一般會比學碩貴一些,不同專業的具體要求不同。
  • 在國內讀研之後出國讀研有什麼利弊?
    很多有出國留學想法的同學,都會糾結一個問題,那就是「出國讀研好還是在國內讀研好」,都說出國留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怕申請失敗,或是選的院校太靠後,今天就下面同學的問題,專業資深老師來分析一下,到底是出國讀研or國內讀研哪個會更勝一籌?
  • 國內讀研PK出國讀研:考研VS留學 優劣勢分析
    國內考研競爭的激烈、研究生含金量的下降以及研究生就業越來越多地遇到困難,都助推了出國讀研的熱潮,使越來越多的學生萌生了到國外讀研的想法。到底是在國內讀研划算還是出國讀研划算?
  • 為什麼那麼多人出國讀研,海歸研究生真比國內研究生值錢?
    最近幾年每年報考的研究生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反映了目前我國國內就業情況的緊張環境。一些知名企業稍微較好的崗位,對於學歷的要求都是研究生及以上的學歷。直接在門檻上就過濾掉了本科專業的學生。本來如果我們想要提高自己的競爭力,最主要的途徑就是提高自己的學歷,會讓自己畢業之後的就業面更加廣泛。於是就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申請到國外讀研究生,近幾年出國讀研的趨勢愈演愈烈。
  • 讀研到底值不值得:一個辭職考研並進入北大的學長的肺腑之言!
    我就是一名在校研究生,讀研後轉了碩博連讀,正好藉此機會說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和感受。我在本科時代,是沒打算讀研的,畢業就自然開始工作。但工作不久,就感受到了壓力,因為發現裡面有不少同事是研究生畢業,而且畢業的學校也都不錯。雖然他們大幾歲,但工作上手比較快,相對於本科生而言,不但待遇明顯高一些,而且明顯更受重視一些。不到一年,我就明顯發現,如果在這類單位持續待下去,我這個本科學歷是不夠的,前景不明朗,基本沒有升職希望,最多就是時間長了轉崗。
  • 解惑:「雙非」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
    但是,這就使得211高校的研究生考試競爭非常激烈,考不上的可能性很高,而一旦失利,就面臨調劑的問題。好學校的調劑名額一般都是非常少的,調劑進入的大多是「雙非」院校。而在很多人看來,「雙非」院校的研究生是不值得耗費3年時間去讀的。那麼,情況到底是不是如此呢?小蘇的觀點是,因人而異。最重要的是,你要先明確自己讀研的目的是什麼?你想要從研究生期間收穫到什麼?
  • 去英國讀研很水嗎?一年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讀?
    很多人在面對研究生申請時,除了關注國家、學校排名、課程以外,也會由於英國研究生是一年的時間而特別在意,那麼,一年的研究生到底值不值得讀呢?作為一個一年MSc畢業的學生,我覺得值得。1. 我學會了快速搜集有效資料信息,如何找到合適的reference,更加爭分奪秒的完成項目。
  • 考研值得嗎?讀研生活究竟怎樣?一個在校研究生的感悟
    暑假已過去大半,天乾物燥,心境易飄,不知各位力爭讀研的童鞋複習的如何了,課程看的怎樣,計劃都進行的怎樣,還是木有計劃。新聞中報導過研究生因無法容忍導師跳樓自殺事件,還有研究生陪導師喝酒猝死事件,等等一系列的事件,充分說明了,研究生的生活和大家所想像的可能有很大差距,而導師掌握著你的生殺大權。研一開學,仿佛回到了大一的生活,新學校新校園新同學,天天上課,唯一不同的是可能導師會每周開個研討會,講講論文。
  • 大學畢業後,要不要出國讀研?
    通常大學畢業後會面對的幾條道路——求職就業、待業、國內考研,出國留學。究竟該走哪條,哪條更適合自己?自己在哪條路上才能走的更遠?還有很多學生糾結到底是選擇在國內讀研還是出國留學呢?出國留學有萬分吸引力也有萬分挑戰,面對著很多不確定性,但這不確定之中又有很多的可能。
  • 本科是一本考個「二本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答案和你想的不同
    一本學生考上二本研究生,糾結值不值得讀關於考研有這樣一個鄙視鏈,能去名校不去985,能去985不要211,能去211不去普通一本,去普通二本不如不考。所以說研究生學歷對於定薪和晉升有益處,這個是硬性要求,不會看你是本科是一本,研究生是二本。2)可以換專業雖然考研也是專業定向,有些學校只能本科相關專業能報考,但是依舊有可能實現專業轉換,給自己接觸另一個方向技能的機會。
  • 工作VS讀研的人,差距到底有多大?
    有很多同學在大三甚至大二的時候,就確定了自己考研的決定,並早早開始努力。但是也有看到了別人的經歷分享,雙非逆襲985?雙非拿到大廠offer?於是匆匆的選擇讀研或者工作。,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因研究生學歷而逆襲的人會覺得讀研是最好的選擇,因工作不斷升職加薪的人會覺得工作才是最好的選擇。
  • 一年制香港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
    一年制香港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含金量高嗎?值得讀嗎?中公考研小編整理「一年制香港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相關資訊,關注一下~有在香港大學就讀的學生說在那裡上學不僅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思想、能力以及行為上都受到了很大的觸動。
  • 非全日制到底值不值得讀?
    非全日制來源原來社會人想讀研深造主要有3種方式:一月聯考、五月同等學力考和十月聯考,但其實只有一月考試的含金量最高,其他兩場都屬於讀研划水選手的競技場。在2016年改革後,非全日制與全日制研究生開始統一划線,而且取消了一月和十月的考試,統一併入每年十二月的研究生統招統考。
  • 國內讀研PK出國讀研:考研留學優略勢分析
    PK1:首先看國內外讀研的花費深造花費肯定是首先要考慮的事情,花費大小是很多人最終選擇是否出國讀研的關鍵因素。國內外讀研的花費究竟有什麼樣的差別呢?在國內,從2006年3所高校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試點到2008年56所設研究生院高校研招不再區分公費自費,從目前的情況看來,在以後自費將變的普遍,公費可能被獎學金來替代。
  •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二本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去讀?
    中國的重點高校,985高校也就39所,招收的研究生數量有限,其中一部分名額還是保送研究生佔據,留給考研學生的名額就很有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就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其中二本高校研究生又佔很大一部分。那麼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讀,就成為很多學生的困惑:選擇二戰還是將就在二本讀研?
  •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二本院校的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去讀?
    中國的重點高校,也就是985高校,共39所,招收的研究生數量有限,其中一部分名額還是保送研究生佔據,留給考研學生的名額就很有限。所以大多數人只能就讀普通高校的研究生,其中二本高校研究生又佔很大一部分。那麼二本院校的研究生值不值得讀,就成為很多學生的困惑:選擇二戰還是將就在二本讀研?首先必須要明白,二本院校的研究生讀出來,要想留在二本院校任教,根本不可能!
  • 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
    非全日制研究生和全日制研究生的區別其實在2017年之前非全日制研究生還不叫這個稱謂,並沒有現在這麼準確的定義,那時候是叫做在職研究生,畢業只有學位證不頒發研究生學歷證書。那麼兩者區別到底在哪裡呢?總之,用人單位普遍上對非全日制研究生都帶有偏見,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差別對待之下,非全日制研究生,究竟值不值得讀?看完上文,我想,大家就會迷茫了,既然都不認可,那這個非全研究生究竟還值不值得去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