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日本海北上的對馬海流在福井縣的越前岬回流。這回歸潮就形成了一條長長的沙嘴。所謂的沙嘴是指因潮流和風的原因,泥沙由海岸向外緩緩地延伸,伸入海中而形成的。在這沙嘴上不知不覺地長出了松樹,又過不久,在這白沙上形成了一片綠色的松樹林。這正是不可想像的大自然的造物。遠古的日本人將這種日本人所喜歡的白沙青松的海濱看作是連接天堂的橋梁,根據此意而被起名為天橋立。這是一個多麼浪漫的名字!這美麗的風光深受與謝蕪村以及眾多文人的青睞,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與松島、宮島並稱為日本三景之一的丹後天橋立,位於近畿地區最北端的丹後半島接壤處的宮津灣。它屬京都府宮津市。從京都市乘電車需2小時18分鐘。天橋立是一條從一宮到文殊全長3600米緩緩延伸的沙嘴。上面長著大大小小數千棵黑松。如果散步的話,單程就要花1小時。天橋立有名的「胯下倒看」的景點在傘松公園。上了石臺,背過身,然後將臉從自己的胯襠露出往前眺望,一瞬間海天倒轉,可以觀賞到恰如橋架在天上似的景觀。由於這樣看天橋立就顯得更美,它的名聲好像是由此而流傳開來的。
離開天橋立,不妨坐小車作一次丹後半島的環島遊。從東面觀賞天橋立,還可看到綿延不斷的懸崖峭壁、三五成群自由翱翔的海鳥。經此路北上,就到達伊根港。就像將港口團團圍住似的這些漁民的房屋,樓下停船樓上住人。被稱作船屋的這種房屋結構可以直接將船開出或停入,很方便。明治時代以前是一個專門捕撈隨對馬海流而來的鯨魚的基地。
現在成為一個以產伊根鱗魚而聞名的漁港。從10月至3月可以看到剛捕獲上來的飾魚。這一帶是關西垂釣迷的樂園,有許多垂釣者。從伊根沿著海岸徒步而行,有一座叫作新井明神的神社。它建在懸崖上,迴響著海浪拍打著巖石所發出的聲音。這是日本海的一種悽涼的風景。
而這座新井明神據說是供奉著中國人徐福的神社。徐福是奉秦始皇之命為了尋找長生不老的靈丹仙藥而來到日本的中國人。有關徐福的傳說流傳於九州、和歌山和富士山附近等日本各地。這都與黑潮暖流流經的海域有關。伊根的徐福傳說,據傳是隨著黑潮支流的對馬海流漂流到這裡的。徐福是位不可思議的人物,從日本各地都建有他的墓及神社這一點來考慮的話,那他一定是位在日本受到民眾愛戴的人物。
不過,如果有關徐福的傳說都是真的話,那麼到底有幾位徐福呢?與這類似的話題還有浦島傳說。位於新井明神以北4公裡處的宇良神社供奉著浦島太郎。有關浦島太郎的傳說,只要是日本人沒人不知道的童話故事。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個故事的情節吧。主人公浦島太郎在海邊救了一隻被小孩欺負的海龜,一天,這隻被救的海龜來表謝意,招待浦島太郎去海中龍官。
於是在海中樂園度過了愉快的時刻,並準備要回陸上的浦島太郎得到了龍官的公主贈送的盒子裝著的禮品。回到了陸上,他想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呢,好奇之心驅使他打開了蓋子,突然冒出一股白煙,於是太郎就變成了一頭白髮的老爺爺了。從丹後半島東側的接壤處天橋立環遊一周後來到久美海濱。俯視日本海真是有看不完的美景。但是日本海的洶湧波濤確有點令人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