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一個朋友?堅硬的外殼下,內心的真實情況卻往往是柔軟的、炙熱的,甚至惹人憐愛的,而非冷漠。外表超塵出世,其實凡心未了,著實令人同情,與此同時又遭人嫌棄,《紅樓夢》妙玉正是這樣的人。
妙玉雖然位列正釵之六,卻可說是金陵十二釵裡的異數了。她和賈府沒有什麼親戚或者裙帶關係,只是一個被請進大觀園櫳翠庵的尼姑,是十二金釵裡唯一出家的,她在小說中出場並不多。
妙玉是《紅樓夢》中少數幾個名字中有「玉」的人物之一,另外兩個是寶玉和黛玉,而第四個紅玉後來改名為小紅了。前三個「玉」向來是《紅樓夢》讀者關注較多的。
妙玉「本是蘇州人氏,祖上也是讀書世宦之家」,和黛玉、紅玉一樣,她自幼多病,替身不行,只好自己帶髮修行,「筆墨也極通、經典也極熟,模樣又極好」;她性情孤傲,看不起俗世的人,她有嚴重的潔癖,孤芳自賞,她雖是修行,心中卻積壓著不可說的鬱濁的苦悶。
第四十一回櫳翠庵茶品梅花雪,賈母帶劉姥姥及眾人在大觀園裡逛,行到妙玉處,面對賈母這樣的人物,妙玉從容自若,不卑不亢,一點沒有慌亂露怯,可見妙玉是很大氣的。
她奉給賈母的老君眉是一個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其他人都是一色官窯脫胎填白蓋碗;誰知賈母喝了一半就遞給劉姥姥,姥姥姥一飲而盡,妙玉後來就把這個成窯的杯子給扔了,這是她潔傲的一面,給人感覺不近人情。
這樣的性格,即使在現代生活中,恐怕也是招人嫌怨的。但她心中是柔軟的,她也有朋友,黛玉、寶釵、寶玉都是她的朋友。她單獨把這幾位讓到耳房內,另泡一壺茶就是明證。她雖嫌棄劉姥姥窮酸樣,卻不是嫌貧愛富,她有一個自小一同長大的好友邢岫煙,就是個比劉姥姥還窮的人。
不近人情,是她防衛的硬殼;孤芳自賞,是她保護的盔甲;而這硬殼和盔甲下面,是最柔軟、最炙熱的心。
懂她的人就會愛憐她,疼惜她,如寶玉、邢岫煙。寶玉曾替她辯解:她為人孤僻,不合時宜,萬人不入他的目……她原不在這些人中算,她原是世人意外之人。邢岫煙這樣評價:她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她這脾氣竟不能改,竟是生成這等放誕詭僻了……這可是俗語說的「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成個什麼道理。
不懂她的人就是嫌她惡她,如李紈、賈環。李紈曾說可厭妙玉為人,我不理她。賈環則說:妙玉這個東西是最討人嫌的,她一日家捏酸,見了寶玉,就眉開眼笑了。
可惜懂她的人太多了,可能她自己都不懂得自己吧。
妙玉的高潔、孤僻和刻薄是比黛玉還要更勝一籌的,喝茶時,她就嫌棄黛玉是俗人、是牛飲。她美麗聰穎,心性高潔,卻遭人嫉恨,舉世難容;她是佛家弟子,文學上卻大愛莊子,感情上又塵緣未了,不潔不空。
她不能接受真實的自我,遁入空門,卻一味追求完美;她壓抑自己的內心,刻意迴避,這樣不但不能化解自己的內心衝突,而是選擇無視它,自欺欺人地不承認它的存在。大禹治水的道理我們都知道,疏導勝於圍堵,可惜妙玉不知此理。
妙玉判詞:「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真實生活中,高潔不可能是幻想出來的,也不可會是脫離現實世界的,因此,迴避現實、無視汙濁、不正視自己內心的衝突,是不可能有真正的高潔的。
不論高潔與否,做人要從認識真實的自己開始,接受真實的自己,然後再歷經修心,才可能會有真正實質意義上的進步。
你覺得呢?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