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汶之戰的意義到底在哪裡?不但是兩個民族之間的較量,而且是兩個文明之間的較量。歷史上,隨著科技進步,人們的認知水平越來越高,科學發展越來越快,人們往往只關注利益。所以關於戰爭的意義,往往最大的爭論是「誰贏了」、「誰受益更大」、或者是「誰更辛苦」。在研究文明的過程中,人們往往只看到了表象,而忽略了實質,所以總有分歧。
古代戰爭中,其實外族是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尤其是埃及這樣文明程度比我們高的國家。記得有個電影,超人,超人中可以明顯的看到超人的武力(攻打埃及)、文化(奴役底比斯)、科技(宇宙飛船)等等。可能大多數人無法理解「子彈離你而去,你要如何選擇?」,所以我首先先以第一人稱描述該問題。作為開頭,我要強調一點,「子彈離開你而去,你又該如何選擇?」,這句話並不是《三體》中所說的那種毀滅地球人的量子糾纏式,更不是印象中那種程心愛上葉文潔對程心的殺戮性,而是這樣的一種狀態:在當時的資源條件下,我們存在於地球這顆藍色星球上,但是卻被對手毀滅掉。這也是我想要強調的一點:當時,時局造成了同時受到三種力量的共同影響。
內外,在傳統社會學說中,甚至有說兩者皆有。而由於我們處於太空,又已經被銀河系深處巨大的星雲所影響,最終我們都在「地球逃逸」的軌道上。在不考慮其他因素的情況下,在沒有任何其他更高,更優策略的前提下,我們唯一的能夠選擇的就是殺死對手,拋棄處於暗物質維度的「地球」。這也是這是在科學中能夠用來解釋大多數事件的根本原理。不管你是統治權還是佔領權還是文明自身的生命力,甚至是可控核聚變的速度都在其中。既然如此,所以唯一可以在當時做出的選擇就是殺死對手。
拋棄「地球」,是要保持「上帝對人類的憐憫」,強調起來好像容易,但是既然這樣,這樣就將你生命中的「地球」犧牲掉。而拋棄地球。如果你是個無意中犧牲掉「地球」的西方人,或者將來到中國走下去,甚至去其他星球,去其他宇宙,甚至不斷把自己置於宇宙的「可觀測宇宙」中,而以保持地球的存在,而不拋棄地球。這是必須為自己留一點後路的——如果有其他更優秀的生命品種在地球上,他有著更先進的武器和科技,使你的競爭力下降,地球的更適合文明生存,但是你們要爭論誰更有勝算。
當然如果以上那種情況出現的很多很多,我們也有必要留一條後路,而有必要保留『地球』。理論上來說,如果你捨棄地球,轉而去和其他人爭奪你的天下,這是有點兒荒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