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
小嬰兒出生後,每天會不斷地吮吸奶液,這時沒有牙齒不僅方便寶寶吃奶,也不會讓媽媽感到疼痛。這是我們與寶寶相處最和諧的階段,仔細來想沒有牙齒也是方便寶寶吃奶的一種特徵。
有些老人說,小孩子長牙晚可以多吃一段時間母乳,不會因為咬疼媽媽而被嫌棄,這樣的孩子有福氣。
他們看到寶寶不長牙一點都不著急,反倒誇寶寶是小福娃,還誇媽媽運氣好。可是這種說法只是大家心中的希望而已,家長不要因此而忽略了寶寶長牙這件事。寶寶出生後身體一直在發育,其中長牙也是他發育的象徵,和福氣沒有關係。
寶寶9個月還沒長牙,寶媽被「問責」
冰寧的女兒已經9個月了,從寶寶出生後冰寧一直在堅持餵母乳,在別的寶媽都訴苦說寶寶吃奶時總是咬人,冰寧卻從沒有體會過這種感覺,因為她的寶寶到現在還沒有長牙齒。
冰寧從未對自己不挨咬這件事感到開心,反而很擔心寶寶的身體情況。和女兒同月齡的嬰兒至少長了2顆牙,女兒沒長牙豈不是落後了?冰寧把這件事向婆婆和說了之後,得到了更令人難過的解釋。
媽媽認為需要帶寶寶檢查,婆婆卻責怪冰寧現在太瘦了,寶寶吃她的母乳不長身體。
詢問兩位老人之後並沒有得到實際性的幫助,冰寧覺得還是要靠自己,於是她聽娘家媽的話帶著寶寶去做了檢查。
結果顯示寶寶身體並沒有什麼問題,但長牙確實有些晚,醫生建議帶寶寶接觸陽光,並吃些含鈣的輔食就會好一些。按照這個月齡看,只吃母乳已經不能滿足寶寶身體的營養需求了。
寶寶何時冒出「小牙尖兒」才算正常?
小嬰兒的發育是有規律的,正常情況來講,4~6個月的寶寶就會長出第一顆乳牙,也有些小寶寶會延遲至8~10個月,但最晚不會超過一周歲。
小寶寶長牙的位置也是有規律的,最先長出的牙齒是下排中間的乳牙,也叫做下切牙,接著上排牙齒中間的「門牙」,緊接著會挨著上下4顆牙齒長出旁邊的乳牙,過了這個階段後,寶寶的牙齒開始間隔著長。
寶寶牙床靠後一些的位置會長出小磨牙,等4顆磨牙長出後才會從空隙中長出尖牙,最靠後的磨牙排在最後長出。
這是寶寶乳牙萌出的一個大致順序,但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可能不會完全按照這個順序萌出乳牙,只要在兩歲半到三歲前後,所有的乳牙都萌出就是正常的,對寶寶的發育沒有影響。
寶寶出生時「自帶牙尖兒」怎麼辦
有些小嬰兒會贏在起跑線,出生時就自帶了小牙尖兒,相比寶寶冒牙尖兒些晚的情況,寶寶太早長牙也很令人擔心。
這樣的情況雖然也算正常但家長們要引起重視,寶寶出生就有的牙尖兒通常比較鋒利堅硬,容易和對寶寶的舌頭產生摩擦,時間久了寶寶會感覺到舌頭疼,還有可能把舌頭磨破。
這種出生就有的牙齒也會存在不牢固的情況,很容易在寶寶用力吸奶的時候脫落,被寶寶吞咽導致發生危險,所以家長要帶寶寶及時去正規醫院處理。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真正的牙齒要和所謂的「馬牙」區分開,有些寶寶出生後牙床上會有米粒大小的白點,這也是正常現象,隨著寶寶發育這個小白點可以自己脫落,家長千萬不要用針去挑破。
寶寶萌牙的順序也會遺傳自父母,如果寶寶和家長小時候長牙的時間接近,那麼晚一些也沒關係。長牙最晚的寶寶會在3歲左右,不過等到3歲左右再檢查就有些遲了。至少在1歲半以前就要帶寶寶檢查一下,這樣也相當於吃了一顆定心丸。
糰子媽心裡話:
小寶寶長牙後會在吃母乳的時候咬媽媽,其實他並不知道媽媽會痛,只是覺得很好玩或者是牙床有些癢,才會通過咬媽媽的方式緩解不適感,家長不要嚴厲批評寶寶哦。可以給寶寶準備一些牙膠,讓他把注意力轉移到牙膠上,就不會頻繁的咬媽媽了。
長牙期間的寶寶口水很多,家長要用柔軟的手絹輕輕把口水吸走,而不是來回擦寶寶嘴周。寶寶皮膚很嬌嫩,經常擦拭會變紅。
【今日話題】你的寶寶是幾個月開始長牙的?他咬過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