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電化學反應研究獲進展

2020-12-25 科學網

 

近期,田納西大學空間研究院納米動力學高效推進及動力實驗室張鳳遠教授領導的科研團隊聯合田納西大學機械、航空航天和生物醫學工程系,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RNL),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和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NETL)利用高速攝像機、光學系統和納米加工技術,加上全新設計的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和超薄可調氣液兩相擴散層,第一次觀察到了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內電化學反應和微流體兩相流的實時現象,從而得到了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內電化學反應的真實機制。由此發現,研究團隊利用磁控濺射鍍膜法在新型研發的超薄可調氣液兩相擴散層上沉積了一層15納米厚的催化劑層,大大提高了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催化劑層的利用率和比活性,在性能接近的情況下,將催化劑的比活性提升了50多倍。該成果於11月18日下午在線發表於《Science》的子刊《Science Advances》

氫能因清潔和高能量密度而備受關注,但氫氣分子在自然界中並不存在,必須要通過人工反應製得。質子交換膜水解作為最具前景的制氫方法,由通用電氣公司基於固體聚合物電解質概念於20世紀60年代首次引入。質子交換膜水解具有高效率,高生產氣體純度,緊湊的系統設計和高壓操作等優勢。自從通用電氣公司的首次研究以來,各個研究團隊都試圖通過無數替代材料來解決高成本的問題。大量關於電化學反應的研究都基於三相邊界理論。但是至今沒有一個研究團隊能夠實時觀測到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電化學反應和微流體兩相流的實時現象。

「基於實時觀測到的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電化學反應的現象,我們發現把催化劑放置於鄰近電導體的位置能極大地提高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的性能。」田納西大學機械系張鳳遠教授稱,「通過這種方式,我們能顯著地降低這類電化學反應設備的費用」。

研究人員告訴記者,三相邊界作為理論研究電化學反應設備反應機理的基礎,需要同時具備反應物和產物的傳輸通道、質子和電子的導體以及催化劑,才能實現電化學的持續反應。該研究觀測到了三相邊界反應點的實時存在位置,此次發現能指導催化劑層的生產,極大提高催化劑的利用效率和比活性。

該成果將大幅提高質子交換膜水解電池內催化劑的利用率,降低此類設備的成本,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同時,該研究方法對類似電化學反應催化劑應用研究亦有廣泛借鑑意義。

和張教授一起參與此項研究的還有他的博士生莫景科和康振燁,田納西大學的機械、航空航天和生物醫學工程系系主任Dr. Matthew M. Mench教授,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的副主任Dr. Johney B. Green, Jr.,以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Dr. Scott T. Retterer, Dr. David A. Cullen和Dr. Todd J. Toops.

該研究項目由美國能源部國家能源技術實驗室基金DE-FE0011585支持,其部分實驗在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納米材料科學中心的世界頂尖的納米加工研究實驗室進行。(來源:科學網)

相關焦點

  • 高溫質子交換膜將改變燃料電池
    一直和各種電池打交道,並取得多項世界級研究成果。張生坦言:「利用電化學原理開發清潔能源技術是我的理想。」近日,張生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安德烈·海姆爵士等人合作,證實了石墨烯、氮化硼等二維材料具有質子傳導性,並進一步發現,把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雲母用於燃料電池的高溫質子交換膜,比目前商用膜性能更優、更節能環保。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毒一:機理 | 影響 | 解決方案
    同時發現Pt/C催化劑燃料電池在含有1ppm二氧化硫的空氣下喪失88%的電流密度,Pt/G催化劑燃料電池同樣條件下喪失了31%的電流密度。儘管Pt和Pt基合金通常被用來作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高效電催化劑,但他們仍有高成本、低耐腐蝕性和儲備資源少等問題。
  • 全球最大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示範電站落戶廣州大學城
    中國日報網消息:日前,全球最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示範電站落戶廣州大學城,由華南理工大學自己設計、自己建造的這座示範電站的落成,標誌著廣東省在燃料電池技術這一重要的新能源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也為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這項新能源技術在廣東省的商業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市場的簡單分析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市場的簡單分析 ,「iyufk」   無錫冠亞恆溫製冷技術有限公司致力於致力於製冷加熱控溫系統、超低溫冷凍機、新能源汽車部件測試系統、VOCs冷凝回收裝置、加熱循環系統等生產銷售,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EMFC),廠家直銷,價格優惠,歡迎來電採購!
  • 章俊良: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膜電極及催化劑的研發與應用
    我今天報告的題目是關於《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研發及應用》,我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燃料系研究所。  我的報告分為以下三個部分。首先是燃料電池產業前景及簡單的原理簡介。捷氫的盧總把燃料電池的前景介紹非常的深度,我就稍微補充一下。燃電池肯定跟氫能相關,其實氫能應該是未來能源解決的終極方案。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用Nafion/g-C3N4複合膜的製備與性能
    質子交換膜(PEM)是PEMFC中的核心部件,在電池中起到隔絕陰陽極氣體和傳導質子的作用,目前使用最廣泛的是美國DuPont公司生產的Nafion系列全氟磺酸膜[2]。燃料電池的性能主要取決於質子交換膜的質子傳導率,為了提高膜的質子傳導性能,研究者們常採用有機-無機複合策略,即向膜中引入不同的添加物,例如二氧化矽[3],二氧化鈦[4],碳納米管[5]、氧化石墨烯[6]、雜多酸[7]等製備複合膜,以提高膜在吸水率、電導率、機械強度等方面的性能。
  • 日本科學家提高質子傳導膜的效率 或可改善氫燃料電池性能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外媒報導,近日,發表在《先進材料科學與技術》(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雜誌上的一篇綜述表示,讓氫燃料電池薄膜的分子更具有結構性,可以提高其效率,而氫燃料電池可以為電動汽車和其他工業應用提供能源
  •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中國有色金屬2018青年科技論壇」
    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8月22日下午和23日全天)電化學冶金與電池電化學分會場報告……(召集人:焦樹強、鍾勝奎、賴延清、張培新、羅紹華、蔣  凱、肖  巍、鍾  澄、楊海濤、黃  惠、蔣良興、王  偉)(1) 王明湧 北京科技大學 研究員報告題目: 低濃多元金屬溶液電化學冶金
  • 俞紅梅: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
    9月14-16日,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與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籌)共同主辦的第五屆FCVC大會於上海汽車會展中心召開。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效電解制氫研究組長俞紅梅到場並發表了以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為主題的演講,以下為文字實錄:
  • PEM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簡稱 PEM 燃料電池或 PEMFC,見圖 1)是一種兼顧了成本和汙染問題的理想解決方案。如今許多應用中都能看到 PEM 燃料電池的身影,它正逐步替代傳統的電力技術。
  • 氧化鉍團簇對Nafion的精確分子級修飾助力高性能質子交換膜
    氧化鉍團簇對Nafion的精確分子級修飾助力高性能質子交換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4 16:02:09 東北師範大學臧宏瑛團隊實現了氧化鉍團簇對Nafion的精確分子級修飾,從而助力高性能質子交換膜。
  • 大連化物所在酸性條件下長壽命非貴金屬電解水催化劑方面獲進展
    ,在酸性條件下非貴金屬電催化分解水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Angew.在眾多電解水技術中,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技術受到廣泛關注。但是迄今為止,只有貴金屬IrOx能在PEM酸性環境和陽極極化條件下穩定分解水,這極大限制了PEM電解水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因此,開發能夠取代貴重金屬Ir的廉價、高效、酸性穩定的析氧(OER)催化劑,對發展PV-PEM大規模製氫技術尤為重要。
  •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氣體擴散層:厚度方向導熱係數測試方法研究
    摘要:針對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中氣體擴散層材料厚度方向導熱係數測試,介紹了氣體擴散層在壓縮等條件下進行測試的幾種有效測試方法,並分析了穩態法和瞬態法的特點、局限性和應用中存在的問題。並針對瞬態法開展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種更實用的新型測試模型結構。
  • 2020WNEVC前沿技術解讀|新型無氟碳氫質子交換膜技術
    研究表明,燃料電池目前使用的全氟磺酸膜(PFSA)材料不能在120-140℃下使用,這限制了熱交換器的可用空間,並因此需要用更大的散熱量來增加乘用車的最大功率。同時目前工業規模的火法回收無法應用於全氟磺酸膜。綜合以上因素,目前市場需要環境更加友好、且能在100℃以上使用的質子交換膜。
  • 電化學高考考點有哪些呢?這裡來總結一下吧
    電化學高考考點總結:1.高考中主要出現在11題,常以選擇題形式出現,在大題中可能性較小。2、考查內容:(1)電化學相關原理和組成;(2)電極及產物的判斷;(3)電極反應方程式的書寫;(4)電子和離子的移動方向;
  • 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本文將鎂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分為工作原理、電極的研究和電解液添加劑三部分進行闡述。近年來有關金屬燃料電池用非鉑催化劑陰極研究報導較多,並取得了較大的進展。Gamburzev等[10]人開發了不同碳載體的銀電催化劑製備方法,並且對銀催化劑空氣擴散電極在鹼性電解質中的電催化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碳載體銀催化劑電極的性能比只有碳催化劑時提高3倍。
  • 用於甲醇氧化反應的一維高效納米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用於甲醇氧化反應的一維高效納米催化劑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俞書宏教授課題組實現了一維超細四元PtPdRuTe
  • 難降解廢水生物電化學系統強化處理的研究進展
    該系統陽極和陰極中至少有一個電極會發生微生物催化的氧化/還原反應,在電極上發生有微生物或者微生物代謝產物參與的電子傳遞過程。近年來,學者們對生物電化學工藝在強化難降解廢水處理中的應用開展了大量研究,並在影響因素、處理對象多元化等方面獲得重要進展。
  • 研究人員開發突破性材料 解決燃料電池散熱問題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聯合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用於燃料電池的質子導體。該導體以聚苯乙烯磷酸為基礎,可在高達200攝氏度和無水的情況下,保持高質子電導率。  燃料電池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技術,可以通過電化學過程將氫轉化為電能,而且只排放水。Los Alamos的項目負責人Yu Seung Kim表示:「雖然高效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已成功投入商用,但要開發下一代燃料電池平臺,向重型汽車應用發展,需要進一步實現技術創新。目前燃料電池面臨的技術挑戰之一是,由燃料電池放熱電化學反應導致的散熱問題。」
  • 研究人員開發突破性材料 解決電池散熱問題
    團隊開發出一種用於燃料電池的質子導體。  燃料電池是一項很有前途的技術,可以通過電化學過程將氫轉化為電能,而且只排放水。Los Alamos的項目負責人Yu Seung Kim表示:「雖然高效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已成功投入商用,但要開發下一代燃料電池平臺,向重型汽車應用發展,需要進一步實現技術創新。目前燃料電池面臨的技術挑戰之一是,由燃料電池放熱電化學反應導致的散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