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人民日報發出一條圖文消息稱「近六成90後有實質性負債」此消息一出可謂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引起網友們的熱情討論。有網友表示「快過年了,年初定的5萬攢錢計劃只差8萬了」「一個月房貸8000,拋開各種生活支出,也剩不了太多了。」「工資漲的像蝸牛,物價房價漲的如火箭,雖然都是漲,但是差距越來越大了,生活越來越難了」總之根據網友評論來看負債的原因是與收入不成正比的高消費高房價所導致。
那麼我們今天就「負債」這個問題來討論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負債了?
我們從單純的實體經濟現金消費發展到線上線下的數字貨幣行動支付消費僅僅用了幾年時間,再加上電子信息網絡的飛速發展有了大數據分析讓商家有了更加針對性的產品推廣定位。舉個例子來說 我們想買一件商品 只要打開淘寶 京東 拼多多等軟體輸入關鍵詞進行搜索,之後各種各樣類似的產品信息就會出現在你的瀏覽主頁或者是活動降價等消息推送。只需要減去幾個數字,就可以得到你心儀的商品。在這種誘惑的推動下,很難讓年輕人不產生衝動消費的念頭。
近幾年伴隨著花唄、借唄、白條、信用卡等開通申請的門檻越來越低,另一邊商家的廣告,軟文,「消費雞湯」免息分期付款商品越來越多。讓現在的年輕人產生了一種我卡裡有錢的錯覺,或者是分期付款某款商品對我一個月的工資沒有太大影響。殊不知有了這種想法的那一刻就等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
在對於物質的盲目追求中迷失了自我。房貸車貸各種貸款層層疊加使我們的可支出比例份額越來越小,最終導致賺的錢永遠不夠還貸款,高懸的「達摩斯利劍」之下使當下的年輕人感到窒息。
要想脫貧致富有存款,我覺得還是要開源節流,如果做不到節流那就想辦法多開源頭吧,畢竟在注水的速度大於出水速度的情況下桶內才會有存水,不然桶裡的水只會越來越少。
那麼大家可以討論一下你現在有無負債,是什麼情況讓你產生負債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