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辭辛勞 勇挑重擔

2020-12-19 新華網客戶端

來源:人民日報

沿途不時能聽到見到志願者、武漢市民說著「謝謝」和揮手告別……3月17日下午,在去往機場的大巴上,寧夏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平羅縣婦幼保健院婦產科護士長劉龍霞感動得流下了眼淚。「武漢人民加油,你們是最棒的!待來年春暖花開時,我一定會回來!」劉龍霞激動地說。

在寧夏第二批、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凱旋的同時,在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的隔離病房內,寧夏第五批、第六批醫療隊員們仍在堅守。

1月27日下午,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作出部署,從包括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自治區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在內的醫療機構中選派精銳力量馳援湖北。不到一個小時,全區各級醫療機構報名支援湖北的醫護人員達2000人。

「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有30多年的專業經驗,這個時候我得上。」接到醫院發出的支援湖北倡議書時,54歲的吳忠市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常海強第一個報了名,成為首批隊伍中年齡最大的隊員。

「我要去支援湖北,咱們的婚期往後延一延吧。」26歲的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童康復科護士段晶晶,原計劃2月9日結婚。醫院發出動員令後,她果斷地報了名,並和男朋友商量將婚期延後……「沒有國哪有家,我支持你。」跟男友達成一致後,1月28日下午,段晶晶和戰友們飛赴武漢,隨即轉乘大巴於第二天零點30分抵達湖北襄陽,投入抗疫一線戰鬥。

寧夏衛生健康委綜合監督局局長、寧夏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領隊郝曉明介紹說,首批醫療隊137人基本上都是從寧夏全區8家醫院精選的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等臨床骨幹人員,其中接近一半是像段晶晶這樣的「90後」。到達襄陽後,他們分為12支小分隊,分別奔赴襄陽市的7個縣區醫院和5個市級醫院。

寧夏第五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侯瑞蓮明年就要退休了,疫情當前,她卻選擇了跟年輕隊員們一起奔赴一線,被分到襄陽市傳染病醫院隔離病區。這個病區共有50個病人,侯瑞蓮和同事們要負責為患者輸液、霧化吸入、幫助服藥等,還要對患者進行生活護理和生命體徵監測等。

「選擇了穿白大褂,就要承擔起守護生命的責任!」在給女兒的信中,侯瑞蓮如是寫道。

3月7日,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患者清零。這裡是武漢市承接新冠肺炎輕症患者最多的方艙醫院,也是寧夏第二批醫療隊奮戰了一個多月的地方。

2月9日,是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副主任醫師楊生平到達方艙醫院的第一天。下午6時許,一名50多歲的患者突然心臟驟停。楊生平用了兩個多小時,前後做了20多分鐘心肺復甦,終於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救回一名患者,也就為更多的人帶來了生的希望。」楊生平說。

「每次交完班回到住處,累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彭陽縣人民醫院護士韓小娟說,但只要一進艙,她和戰友們就開始不知疲倦地忙碌。抽血、送飯、監測生命體徵、採集咽拭子……衣服溼了幹、幹了溼,面頰被口罩勒出深深的印痕。「患者需要我們,我們不能停下來。」韓小娟說。

武漢市中心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之一。2月26日和27日,寧夏第五批、第六批醫療隊隊員們相繼進駐該院後湖院區發熱16病區和發熱4、5病區。呈現在他們眼前的是極其疲憊的武漢醫護人員,以及上百名普通、重症和危重症患者。

抵達武漢市中心醫院後,看到與自己交接的都是口腔科和眼科的醫生,中衛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景燕意識到形勢非常嚴峻。「他們太辛苦了,我們必須立刻頂上去。」陳景燕說。

寧夏第五批醫療隊接管發熱16病區時,一名63歲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的病情極度惡化。醫療隊接手後立即組織會診,仔細研判病情,調整了診療方案,全力搶救。3天後,老人從昏迷中醒來,病情一天天好起來。

有一名患者情緒低落,不願與人交流。「我們接診後,認為要治病先『治心』,必須解開她的心結。」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謝曉敏說。接診第二天,一個包括患者家屬在內的18人微信群建立起來了。群裡的醫生們不斷為該患者做心理疏導,一段時間後,她開始和醫護人員聊天,配合治療。伴隨著心態的轉變,她的病情也明顯好轉起來。

自1月28日以來,寧夏先後派出6批醫療隊隊員共785人支援湖北。「寧夏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中,感染、呼吸、重症等重點專業50%的醫療衛生力量都派到了湖北。」寧夏支援湖北疫情防控前方指揮部副總指揮、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副院長黃河說。

截至3月17日,寧夏醫療隊累計接診患者3589人次,管理住院患者2744例(武漢847例、襄陽1897例),治癒出院患者1175例(武漢420例,襄陽755例)。10名公共衛生人員分成3組在武漢、潛江、襄陽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累計梳理密切接觸者27人,梳理接觸人員209人,消毒16020平方米,採集、收集、轉運標本1605份。(記者 範昊天)

相關焦點

  • 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
    原標題:【隴上評論 中國新聞獎名專欄】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感黨恩、聽黨話,讓絕對忠誠成為一種品格;勤學習、善思考,讓勤學善思成為一種自覺;赴基層、勇擔當,讓敢幹敢為成為一種特質;善創新、有思路,讓開拓創新成為一種共識;解難事、辦實事,讓為民務實成為一種追求;能自重、常自警
  • 理性看待基因檢測:生物信息分析勇挑重擔
    基因檢測:生物信息分析勇挑重擔理性看待基因檢測,認知生命原始數據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檢測是通過血液、其他體液或細胞,利用特定的測序設備對受檢者的 DNA 進行檢測,簡單來說,即通過測定受檢者的
  • 【青秀法官風採】鍾凱:起而行之,勇挑重擔
    【青秀法官風採】鍾凱:起而行之,勇挑重擔 2020-12-09 19: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弘揚蒙古馬精神身邊的榜樣」|敖日格樂:不辭辛勞勇挑重擔,一腔...
    敖日格樂作為一名基層扶貧一線幹部,他以務實的工作作風、認真的工作態度、突出的工作業績,贏得了全鎮廣大幹部群眾的一致好評,在而立之年勇挑重擔,將一腔熱血傾注扶貧,為新時代的青年幹部樹立了榜樣。
  •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熱點: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 2021國家公務員筆試已經結束,意味著面試準備已經開始。國考面試形式一般分為結構化面試、無領導小組面試、半結構化面試、結構化小組面試。不管是哪種形式,都有可能考到社會熱點事件。
  • 勇挑重擔、助力西藏民族大學學生平安返校複課
    在整個疫情防控期間,汽運公司上下一心,頂住壓力、勇挑重擔,全力以赴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做好做優做強生產經營各項工作,為助力國家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經濟社會發展攻堅戰,展現國企擔當、貢獻汽運力量!
  • 【黨建動態】科爾沁區第十三期青幹班風採 —— 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
    【黨建動態】科爾沁區第十三期青幹班風採 —— 起而行之 勇挑重擔 2020-10-17 0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登封市北區小學陳曉曉:勇挑重擔,潛心教研
    勇挑重擔,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從教八年來,陳曉曉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忘我地工作著,對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多少個休息日,陳曉曉曾舍小家為大家,不管風雨,不計日夜,教導培育學生,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的尊重、愛戴,換來的是領導的信任、器重,換來的是學生家長的寄託和感謝。
  • 平頂山市魯山縣衛健委辦公室主任王燦:勇挑重擔衝在前
    「我們單位的王燦,看起來雖是個柔弱的女同志,但關鍵時期能夠挺身而出,勇挑重擔,經常早來晚歸。」魯山縣衛健委副主任房琴誇獎道。
  • 登封市北區小學陳曉曉:勇挑重擔,潛心教研
    勇挑重擔,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從教八年來,陳曉曉一直堅守在教學第一線,忘我地工作著,對工作兢兢業業,盡心盡力,任勞任怨,多少個休息日,陳曉曉曾舍小家為大家,不管風雨,不計日夜,教導培育學生,以心換心,換來的是學生的尊重、愛戴,換來的是領導的信任、器重,換來的是學生家長的寄託和感謝。
  • 民革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支部黨員何志紅:抗疫一線 勇挑重擔
    原標題:石家莊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副組長何志紅抗疫一線勇挑重擔民革石家莊市第一醫院支部黨員、市一院急診醫學科、重症醫學科一病區主任何志紅,是石家莊急診重症醫學領域的專家,2003年非典期間,何志紅第一批進入了醫院的隔離病房,為抗擊非典做出積極貢獻。
  • 2021國考面試熱點: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_北京中公教育
    年輕幹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經風雨、見世面,真刀真槍錘鍊能力,以過硬本領展現作為、不辱使命。各級黨組織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對年輕幹部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專業訓練,明確培養年輕幹部的正確途徑,堅決克服幹部培養中的形式主義,幫助他們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讓他們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
  • 堅守初心 勇挑重擔 南華大學黨委書記為本科新生講授「開學第一課」
    紅網時刻衡陽9月18日訊(通訊員 邱霞 曹正平 記者 譚倩)9月16日,南華大學黨委書記高山為2020級本科生上了一堂有溫度、有深度的「開學第一課」,與同學們暢談南華的「初遇、溯源、奮進、逐夢」歷程,期望大家堅守初心、逐夢南華,做勇挑重擔南華人
  • 奉先梅:勇挑重擔,誨人不倦
    從學校工作的安排的話,我覺得這個也是實現我們人生價值的時候,我覺得我們沒有去推脫而應該去勇挑這個重擔,這是我當時的第一個想法,第二我覺得小學這麼多學生,他們是學習的黃金時間,如果耽誤了這個時間一去不復返,再要去補的話就來不及了,所以學生的學業不能耽誤這是我想的第二個點,第三我跟我老婆,我用摩託車送她風雨兼程也是一種幸福,畢竟我們年輕堅持一下挺一下也就過去了,第四我覺得我們畢業之後無論如何還是有一種激情
  • 不辭辛勞 勇挑重擔(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
  • 西青區李七莊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不辭辛勞 勇挑重擔
  •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在2020年醫學部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 不懼風雨 勇挑重擔 綻放青春
    北京大學常務副校長、醫學部主任詹啟敏院士不懼風雨 勇挑重擔你們有的為了讓援鄂醫療隊師長們無後顧之憂地投入戰「疫」,放下畢業課題趕到實習醫院扛起重擔;有的在微信群裡秒回「請戰」申請,以學生志願者身份支援疫情防控;有的在疫情防控後方,不眠不休統計抗疫數據,竭盡所能創新疫情科普形式,為抗疫工作保駕護航……疫情期間同學們的表現是銘記醫學誓言、不忘初心、踐行北醫人厚道精神的體現,北醫為你們而驕傲、為你們而自豪!
  • 劉居勝:提振精神 勇挑重擔 開拓進取
  • 全國模範教師劉劍鋒:情系杏壇三十載 堅守一線挑重擔
    在工作中,劉劍鋒積極主動,勇挑重擔,不怕苦、不怕累,在學校教師中具有崇高的威望。在擔任班主任16年和年級主任6年期間,他幾乎每天早上6:30到校,晚上11:00查宿後才回家。 在課堂上,劉劍鋒總是風趣幽默,他要求自己忘掉一切在課室外的事情,堅決不把負面情緒帶到課堂。劉劍鋒還愛生如子,做學生工作很細緻,總是盡一切可能關心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