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爬山迷路手機也沒電 山上冷屋凍一宿神志不清

2021-01-08 中國江蘇網

1月4日清早,花果山村民寧先生在自家承包地小屋內發現一名陌生男子,全身哆嗦,凍得不行。後得知該男子爬山遊玩迷路,手機沒電無法求救,在小屋裡待了一宿。寧先生立即報警。110接警員第一時間通知轄區派出所、119、120前往救援,後男子被抬下山送往醫院救治。

當天上午8時許,寧先生來到自家承包地的小屋,發現屋內竟然有一名陌生男子。寧先生發現男子很年輕,不像壞人,且凍得全身直哆嗦。他上前詢問男子是什麼人,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男子說自己姓吳,爬山遊玩迷了路,手機又沒了電,天黑以後慌不擇路,不知怎麼就來到這裡,看到有個小屋,就進來避寒。

近日下雪,天寒地凍,山上積雪還未融化,小屋裡什麼都沒有,一聽男子竟在這裡過夜,且似乎已有些神志不清,寧先生趕緊報警求助。了解情況後,110接警員立即通知轄區花果山派出所、119、120前往救援。

接到警情後,民警迅速趕往現場,由於山上有雪路滑,車輛上不去,急馳而來的急救車只好在山下等,民警快速爬上山。見到小夥子時,民警也蒙了。「他全身哆嗦,話也講不清楚,帶著個背包,包裡有水和蘋果。」民警立即找來火爐給男子烤火暖身子,後又聯繫街道和消防隊員,大家一起用四驅車將男子送下山。到達山下後,等候在此的120急救車立即將男子送往醫院救治。後經醫生檢查,男子無生命危險。(記者 祝玲 通訊員 張琳彥)

相關焦點

  • ...一個人深夜在七娘山上迷路,沒吃的沒喝的手機也快沒電,是什麼...
    8 月 21 日凌晨,大鵬警方聯合南澳辦事處、南澳森林消防中隊、南澳地質公園義警,經過 6 小時不間斷救援,成功將 1 名在七娘山爬山迷路被困的遊客找到,並將其安全護送下山。8 月 20 日 23 時許,大鵬公安分局接到遊客孫某報警,他在七娘山爬山時迷路,手機電量只剩下 40%,身邊沒有飲用水與食物,需要救援。接報後,大鵬警方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調度南澳派出所警力並聯合南澳森林消防中隊、南澳地質公園義警開展救援。
  • 兩名男子上山挖野菜迷路手機沒信號,救援人員扯著嗓子喊了一夜
    4月27日,林州市兩男子一早上開著摩託車結伴而行到太行山挖野菜,下午5點左右開始下山回家,結果卻在山裡迷路了,加之手機又完全沒有信號被困於山上。家人發現其遲遲未歸家,於半夜12點左右聯繫到林州紅旗渠應急救援隊,隨後救援隊聯合當地消防、公安上山搜尋,4月28日早4點左右,救援人員才通過喊話的方式找到迷路的兩男子。
  • 代駕接了個靈隱的單子,差點要在山上過夜!
    民警接起電話,那頭是個氣喘籲籲的男子:「110嗎?我在山上迷路了,你們能不能來救救我?」「你從哪上山的?現在大概在什麼位置?」「你手機電還夠吧?就在原地待著別動,我們過去找你。」「夠的夠的,我不動了,我已經沒力氣了。」聽說民警已經出發,男子長舒了一口氣。根據男子描述,他是從靈溪隧道北側的桃園嶺遊步道上的山,值班民警應德文帶著3個輔警,打著手電開始「深夜爬山」。
  • 男子夜晚被困半山腰,隨時可能墜下四五十米高山崖
    11月4日晚7時許,柳州市雀兒山路雀山小苑裡,一名年輕男子爬後山遊玩時迷路被困 。接到報警,柳州消防支隊立即調派柳北救援中隊1個搶險編隊趕到現場。消防員到達現場時,由於天色已經全黑,山上樹木茂密,山勢陡峭。於是,指揮員先通過喊話的方式和被困男子進行溝通,確認了他所在的位置是在半山腰上,與山腳的垂直距離大約為四五十米高。
  • 北京市8遊客迷失鳳凰嶺獲救 爬山走野路致迷路
    前晚,海澱鳳凰嶺公園內有遊客在北線迷路,接警後,鳳凰嶺消防中隊立刻上山搜救。由於降雨,山區路面溼滑,給救援任務帶來極大挑戰,但為節省搜救時間,在公園人員帶領下,搜救組毅然選擇了一條崎嶇危險的捷徑。歷時1個多小時,晚上9點40分,搜救組順利找到第一批4名被困人員,經過詢問得知,還有4人被困山上。
  • 爬山應該準備什麼呢
    爬山是一種很好的運動,對人身體是特別有好處的,在鍛鍊身體的同時還鍛鍊了人的意志,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另外可以通過徵服每座山來體現自己的能力,所以說在平時的時候爬山是一種特別好的運動方式,只是在爬山的時候我們需要準備充分,不但要準備必備的飲食,還有好多會用到的東西,爬山應該準備什麼
  • 9人相約爬山結果迷路 被困在同安小坪森林公園
    歷經3小時,救援人員找到迷路的9人,將他們營救下山。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房舒 王玉婷 許曉婷 通訊員 郭小堅 沈英華)8男1女相約爬山,因對線路不熟悉,9人被困在同安小坪森林公園。  11日晚6點多,蓮花派出所接到報警稱,在野山谷景區與小坪森林公園一帶有群眾爬山迷路。值班民警徐加偉第一時間與報警人取得了聯繫,具體了解到,迷路的群眾8男1女,當日下午2點多進的山。「進山時間偏晚了,加上對山路也不熟,走著走著就迷路了。」徐加偉介紹說,他一邊安撫他們的焦慮情緒,讓被困人保持體力原地等待救援,一邊聯繫北極星救援隊到場增援。
  • 市民戶外爬山迷路魯山林場深夜趕赴救援
    大眾網·海報新聞1月29日訊(記者 張雪 通訊員 夏順慶)1月28日晚,淄博市魯山林場值班室接到緊急求救電話,一位戶外運動者聲稱在山林裡迷路。接到電話後市魯山林場場長陳士勇緊急聯繫沂源縣魯山林場領導,最終確定位置在魯山西道溝林區,並安排副場長夏順慶帶領隊伍立即前往救援。
  • 天太冷,手機直接凍關機了怎麼辦?
    氣溫變低,除了把人凍到手腳不利索手機太冷了,也要罷工的!有不少人反應,最近手機掉電特別快平時1%還可以堅挺好一陣現在明明還有30%的電,就直接關機了而且還無法開機還以為是手機壞掉了如果在外恰好遇到這種低溫沒電至關機的情況請不用擔心!
  • 莆田男子私架電網電死人 躲山上3日後猝死
    與老父一同上山 兒子再也沒回來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大洋鄉院埔村。在通往瑞雲山的山道上,記者看到了架在半空的電線。村民說,電線是村裡的陳春金從家裡拉到山上的,有數公裡長,布成電網,專門用來電野豬。陳春金通過加壓器,把日常家用的220V電壓升到了1萬伏。
  • 「7月海坨山露營記」躺在山上看銀河~
    海坨山可以單純的爬山也可以露營,我們因為要露營,準備的東西比較多,如下裝備:帳篷(7月份山上溫度很低,要帶厚一點的帳篷)、防潮墊、睡袋、登山包(負重爬山又帶著帳篷,建議還是有一個登山包比較好)、登山杖、登山鞋(海坨山絕大部分山路是沒有修護過的土路)、厚衣服(晚上山頂溫度很低,我帶了加絨衝鋒衣,7月底剛好)、太陽鏡、護膝、其他防曬、頭燈(手機替代)、帳篷燈、相機
  • 北方冬季手機掉電快,人怕凍,難道手機也怕凍?什麼原因?
    現在市面上的手機一般採用的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發明於上世紀90年代,鋰離子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依賴正極材料、負極材料和電解質間的化學反應來存儲和釋放電能。而在低溫環境下,特別是溫度低於0℃,鋰電池內部化學物質的反應速度會變慢,導致電池充放電性能下降,電池變得不耐用了。給人的感覺就是手機很快就被凍沒電了。
  • 臺南關子嶺大凍山現雲海景觀
    寒流來襲,關子嶺大凍山出現雲海景觀,山友驚豔,紛以手機、相機拍下珍貴畫面,透過臉書與朋友分享,贊聲不已。大凍山為臺南市最高山,已成大臺南熱門登山路線,山友表示,大凍山因長年雲霧繚繞而得名,然隨著全球暖化現象,近年來只有在寒流來襲或者氣溫較低時才能重現美景,因而今年首波寒流來襲,又能看見雲海,相當難得。
  • 男子被爽約獨自登大羅山迷路 民警7小時尋回
    「我在山上迷路了,快來救我……」昨天上午9時許,溫州甌海公安分局茶山派出所民警接到一男子的報警電話。男子是否遇到危險?且聽老師伯慢慢道來。這正是:獨自登山迷路,報警尋求幫助;五組人馬出動,險情終於解除!
  • 男子爬山一整天體力透支深夜被困山上,多虧了他們
    據搜救隊介紹,他們經與受困者溝通,受困者表示,自己身體沒有受傷,就是一大早開始爬山,走了整整一天,體力透支, 饑渴交困,走不動了。 其確認自己目前所處位置距離村路約1公裡,中間隔著山谷,植被茂密,沒有路,他也沒攜帶照明裝備,無法自行脫困。
  • 聽說胎盤埋得越高越好 男子深夜爬上山頂後卻…
    聽人說把胎盤埋得越高,對孩子越好,男子在孩子出生當晚,獨自一人來到海州區的石棚山,不斷登高找地方埋胎盤,結果因地形不熟,找不到下山的路了。接到報警後,民警連續搜救兩個多小時,成功在一塊巖石後面找到被困男子,並將其安全帶至山下。
  • 最後是用手機裡的指南針應用定位了精確經緯度
    建德4名高中生爬山迷路 黑夜山上說不清具體位置 通訊員 張劍 記者 羅傳達 2月10日傍晚,建德大同鎮高中生黃某和另外三位同學在建德猴子山上迷了路,他們第一時間發微信給黃某姐夫,他獲悉後馬上報了警。 民警了解到,迷路學生是在當天早上8點多結伴上山遊玩的,並未告知家長,他們只帶了一些乾糧,沒有準備任何夜間保暖設備。
  • 最後是用手機裡的指南針應用定位了精確經緯度·都市快報
    建德4名高中生爬山迷路 黑夜山上說不清具體位置 通訊員 張劍 記者 羅傳達 2月10日傍晚,建德大同鎮高中生黃某和另外三位同學在建德猴子山上迷了路,他們第一時間發微信給黃某姐夫,他獲悉後馬上報了警。 民警了解到,迷路學生是在當天早上8點多結伴上山遊玩的,並未告知家長,他們只帶了一些乾糧,沒有準備任何夜間保暖設備。 好在迷路時三人的手機仍有電。民警打通黃某手機,詢問他們身體狀況、乾糧儲備等信息,得知情況還好。 但當民警問到最重要的位置信息時,4人都無法說清。
  • 上海女遊客迷路杭州馬兒山 「我從沒和警察打過交道,謝謝你們哦」
    「天黑了,我一個人怕下不了山,整個山上好像就我一個人,非常害怕,並且我還要趕晚上8點的火車」。報警人姓張,在和民警溝通過程中這麼說。民警郭向東一邊安慰報警人,一邊通過微信確定實時位置。這時,地圖顯示民警與報警人之間的距離相差1.5公裡。天色越來越黑,深秋的山裡太陽落山後會更冷,必須馬上找到張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