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式轟炸機是二戰時期飛得最快、最高的戰鬥機,它輕盈、流線型的機身讓它完勝當時所有其他類型的飛行器。令人驚訝的是,這種轟炸機是由膠合板製成的。這種材料比金屬更輕、更便宜,且更符合空氣動力學,也無需鉚釘等固定裝置,修理也變得簡單。
《膠合板:現代世界的物材》是英國V&A博物館的一個新展,它講述了膠合板的設計、使用技術以及危害。這個展覽就像讓人走進一個琳琅滿目的古物店,頭上還懸掛著各種膠合板製成的衝浪板、船甚至飛機。
蚊式轟炸機——天空中的災難
在跨越2000多年的漫長生涯裡,每一次出現,膠合板都被歡呼為一種新材料。它第一次「橫空出世」是在公元前2600年,考古學家們發現薄木片經過層疊壓縮製成的木板,被用來做成法老的各種器物,從首飾盒到棺材。
到了十九世紀,膠合板再次以「新材料」形象問世,這次是被用來製造頗具當代感的椅子。到了1941年,紐約的現代藝術館(the Museum of Modern Art)依然視膠合板為新材料,他們收藏了由查爾斯·伊姆斯(Charles Eames)和埃羅·薩裡南(Eero Saarinen)用膠合板設計製作的椅子,這把椅子獲得了設計大獎。
在所有這些歷史場合中,雖然呈現方式不同,但膠合板的基本製作原則是不變的:都是將極薄的木片粘結在一起,並使它們的紋理交錯呈現。
扶手椅 阿爾瓦·阿爾託(Alvar Aalto) 1930年 藏於維艾博物館
這個展覽的時間線開始於十九世紀的工業化膠合板生產,在當時,旋轉式工具機的發明使得整個樹幹能被直接切成薄片——博物館有一個視頻展示了這個過程,幾乎半透明的樺樹片從樹幹上剝離的過程就像一片片翻滾不息的木浪。
隨著製作成本的降低,這種薄木片的用途從製作精緻的手工家具,變成用來包裹、隱藏便宜劣質材料的表面。甚至在詞典裡,膠合板還有一層意思是「假冒」的同義詞。
雖然被奢侈家具拋棄,但膠合板還是在基礎建設與工程領域帶起了一陣發明熱潮。其中最有前瞻性的設計方案之一是在膠合板管道中通鐵路列車,這種管道可以像水管一樣懸掛於建築物外表,簡直像科幻小說中的場景,也很接近於馬斯克提出的「超級高鐵」項目。根據馬斯克的設計,人們可以通過膠囊一樣的運輸艙在管道中以76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穿行。1867年,「膠合板」鐵路通道曾在紐約建起一個107英尺長的展覽雛形,運輸了75000人次來往,但其進一步的發展由於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經濟蕭條而停止了。
膠合板鐵路通道示意圖
膠合板因為其結實抗壓的特性,還能用於汽車底盤和房屋建造。它無接縫的表面也迎合了現代社會的審美,如倫敦漢普斯特德的Isokon建築就以膠合板做家具設施與門,並用磨光的金屬片來裝飾。
用膠合板建造房屋
這個展覽展示了膠合板在各個領域的用途,但關於它的負面信息,卻是缺失的。
早期用膠合板製成的滑板
膠合板的危害來自於合成物粘結劑,它向不知情的居住者們源源不斷釋放著甲醛。現在已經有了限制粘結劑使用量的標準,但很難實施,尤其現在許多膠合板出自於東南亞的加工廠,那裡的工廠可以很輕易地將不合標準的材料夾在木層中。
膠合板最近一段時間正經歷著一次復興,並成為「製造者運動」(maker movement)的象徵之一。未經處理的板面常被展現為一種環保的、自然的代表,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本文編譯自衛報,文中圖片均為原文配圖。
編譯:黃一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