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

2020-12-12 雲南網

原標題:我國石窟寺分布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70年來,我國在石窟寺搶救保護、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豐碩成果,但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為石窟寺保護利用注入科技力量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新華社12月1日報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堅持統籌規劃,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堅持保護第一,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提高保護水平;堅持廣聚人才,建設高素質、專業化的科研和文物修復隊伍;堅持傳承創新,挖掘弘揚石窟寺文化藝術魅力;堅持交流互鑑,服務「一帶一路」建設,走出一條具有示範意義的石窟寺保護利用之路。

「《意見》是我國石窟寺保護利用的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既表明了國家對石窟寺保護利用的重視,也體現了石窟寺在文化事業和文物保護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從事石窟寺保護的工作者,我感到責任重大。」12月8日,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教授級高工黃克忠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到2022年,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險情

我國石窟寺分布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等藝術於一體。近來,我國在石窟寺搶救保護、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豐碩成果。與此同時,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黃克忠舉例道,比如,石窟寺文物安全風險高,容易受地質災害、生物病害影響和人為破壞;保護基礎薄弱,中小石窟寺保護管理機構和相關專業人員不足;應對巖體風化、滲水、結構失穩等病害的關鍵保護技術尚未突破;系統考古研究不足,價值發掘闡釋和展示利用水平不高等。

對此,《意見》對新時代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進行系統謀劃和全面部署。《意見》提出,到2022年,石窟寺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要進展,石窟寺重大險情全面消除,石窟寺「四有」(有保護範圍、有標誌說明、有記錄檔案、有專門機構或專人負責管理)工作基本健全,重點石窟寺安防設施全覆蓋。到「十四五」末,中央和地方協同推進、部門間密切合作、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石窟寺保護長效機制基本形成;人才培養體系基本完善,保護管理機構和隊伍更加健全;保護傳承、研究闡發、科技攻關、傳播交流協同推進,石窟寺保護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石窟寺文化影響力日益增強。

為實現上述目標,《意見》明確了十項主要任務,列在首位的是加大石窟寺搶救性保護力度。《意見》提出,開展全國石窟寺保護情況調查,2021年上半年完成石窟寺保護利用專項規劃編制工作,並推動有關內容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銜接。實施石窟寺保護重大工程,分級壓實政府責任,分類開展中小石窟寺搶救性保護、重要石窟寺保護示範、石窟寺安全防護設施建設,2022年底前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險情。堅持搶救性保護與預防性保護並重,加強日常養護和監測工作,定期開展文物健康評估,全面提升石窟寺保護能力。

「《意見》開啟了石窟寺保護利用的新時代。我們堅信,未來兩年在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統一部署下,按照規劃分類分級實施,必將極大改善我國石窟寺的保護現狀,提升我國石窟寺保護利用的水平。」敦煌研究院院長趙聲良表示。

建設重點實驗室,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現代科技在石窟寺保護利用中發揮著日益顯著的支撐作用,有助於實現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的轉變。然而,現有的技術供給與石窟寺保護需求之間的矛盾依然突出。

「石窟文物的防風化整體保護、水患治理、無損檢測與監測,以及遺產地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理念與技術創新等方面,還有許多難題和瓶頸問題等待我們去攻克。將最新的技術更有針對性地應用到石窟寺保護中去,是文物保護科技工作者的職責使命所在。」黃克忠說道。

針對發揮科技支撐和引領作用,《意見》提出,強化石窟寺保護技術集成和系統解決方案供給能力,完善石窟寺保護科學技術體系。組織文博機構、高校、科研院所加快石窟寺病害檢測、巖體穩定性評估、壁畫和石刻保護修復新材料、無人智能監控等關鍵技術攻關,加強巖性地質特徵、壁畫製作工藝和各類病害發育機制等基礎研究,傳承創新傳統技術和營造工藝,2022年底前安排一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統籌考慮建設相關領域跨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揮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作用。

趙聲良表示,敦煌研究院將在科技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進一步聚焦我國西北地區石窟寺保護中的瓶頸問題,積極申請國家和省部級研究項目,聯合國內外石窟寺保護的科研團隊,組織科研攻關,開展石窟寺巖體、壁畫與塑像、石刻等保護基礎性研究。在現有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基礎上,拓展研究平臺,申報和建設國家研究中心(或國家重點實驗室),為石窟寺的科學保護利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撐。

加強數位化保護利用,讓文物活起來

長期處於自然環境中的石窟,難免受到風霜雨雪的侵蝕,面臨風化剝蝕的威脅。為儘可能降低自然風化對石窟的影響,文物科技工作者絞盡腦汁。但現有的技術水平,難以完全阻擋自然風化的進程,更多的是延緩。

因此,在進行實體保護的同時,儘早地採用數位化的方式為石窟保存立體檔案,把它們的信息完整地保留下來,顯得尤為緊要。一方面,能夠讓更多的人欣賞到石窟之美。同時,也為後續的保護修復留下了重要的歷史資料。

《意見》提出,加快制定石窟寺數據採集、加工、存儲、管理等方面的標準規範。持續開展石窟寺壁畫、彩塑、雕像、洞窟、摩崖石刻和海外中國石窟寺文物、敦煌文書等數位化工作。加強全國和區域性石窟寺數字資源管理和共享共用。

「數位化是石窟寺更久遠地存儲及更廣泛地傳播的重要手段,可為石窟技術的保護、研究和弘揚開拓新的可能性和無限空間。」趙聲良介紹,在科技部和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敦煌研究院積累了豐富的敦煌石窟數位化成果,未來還將繼續深入開展石窟寺數位化技術研究與標準規範制定工作,不斷豐富數字敦煌資源庫,竭力推動海外敦煌文物和文書的數位化回歸。

藉助數位化技術,不僅可以真實記錄石窟狀況,還可以將提取到的數字信息廣泛服務於石窟的保護、研究、管理、展示。一直以來,如何藉助新興科技手段,更好地向外界傳播雲岡石窟文化,是雲岡石窟研究院院長張焯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們與浙江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合作開展石窟數位化保護利用的相關研究推廣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等比例洞窟3D列印複製技術的應用,拉開了雲岡石窟行走世界的序幕,為宣傳弘揚民族文化,加強中外文化交流融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張焯表示。

不只是雲岡石窟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同樣面臨讓文物活起來的重任。然而,受限於承載空間、文物自身性能等因素,石窟寺展示條件難以滿足和適應日益劇增的遊客參觀需求。「我們將進一步加強數位化展示利用新技術的研究,進一步實現多終端『窟內文物窟外看』,探索敦煌石窟展示新方式,也為我國其他石窟寺保護展示利用工作提供經驗和借鑑。」趙聲良表示。(唐 婷)

相關焦點

  •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新華社12月1日報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2年,全面消除石窟寺重大險情我國石窟寺分布廣泛、規模宏大、體系完整,集建築、雕塑、壁畫、書法等藝術於一體。近來,我國在石窟寺搶救保護、考古研究、展示利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和豐碩成果。與此同時,石窟寺保護利用也面臨一些突出問題。
  • 為石窟寺保護利用注入科技力量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分布廣泛且規模宏大的石窟寺,是我國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類文明的瑰寶。  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據新華社12月1日報導,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了《關於加強石窟寺保護利用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務信息系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為更好推動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發〔2016〕51號)、《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國發〔2016〕73號)等有關要求,制定本實施方案。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
  • 法制辦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
    法制辦就《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答問 2017-02-10 | 來源: 新華社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製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試點方案》)
  • 國務院辦公廳函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調整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結束時間的通知 國辦函〔2011〕2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全國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  2010年10月國務院部署開展為期半年的打擊侵犯智慧財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以下簡稱專項行動)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的決策部署,高度重視,加強領導,積極行動,各項工作正在有序展開。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
    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關於實行審計全覆蓋的實施意見》等相關配套文件,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關於完善審計制度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全文如下。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
    原標題: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 新華社北京12月24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做好元旦春節期間各項工作十分重要。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網站發展指引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政府網站發展指引》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統籌考慮各級各類政府網站功能定位,突出特色,明確建設模式和發展方向。  2.問題導向。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更新不及時、信息不準確、資源不共享、互動不回應、服務不實用等問題,完善體制機制,深化分工協作,加強政府網站內容建設。  3.利企便民。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有關事項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函〔2020〕1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根據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有關部署,經國務院批准,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指導目錄》實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統籌配置行政執法職能和執法資源,切實解決多頭多層重複執法問題,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進一步完善失信約束制度構建誠信建設長效機制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設列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的領域,必須以法律、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為依據,任何部門(單位)不得擅自增加或擴展。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的嚴重失信主體名單制度,其名單認定標準應當以法律、行政法規或者黨中央、國務院政策文件形式確定,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部門規章形式確定。具體認定要嚴格履行程序。四是依法依規開展失信懲戒。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的通知國辦發〔2001〕8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部門的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務院2015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務院2015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國辦發〔2015〕28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國務院2015年立法工作計劃》已經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總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突出政府立法重點,確保政府立法質量,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國提供制度保障。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
    新華社北京6月26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的指導意見》全文如下。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信息公開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的通知國辦函〔2020〕10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現將《政府信息公開信息處理費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20〕19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自然資源領域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方案》已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推進人工影響天氣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準確把握人工影響天氣工作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完善體制機制,強化能力建設,加快科技創新,提高作業水平,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做好元旦春節期間各項工作十分重要。
  •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有...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做好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有關工作的通知》。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落實好各項扶貧惠民政策,幫助貧困地區、受災地區和困難群眾、困難職工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