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國對於農村的建設也是愈發的迅速,農村也一直是國家扶持的對象,目的就是讓農村興旺發達,農民早日脫離貧困,隨著我國多數農村最近幾年出現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情況,那就是農村變成了空心村是日益的在加重,所以說我國為了鄉村的發展,從前幾年就開始對農村進行了一項措施,那就是「合村並鎮」,合村並鎮可以說從前幾年就已經實施了,像山東地區早在2014年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當時也是有很多的農民都懷疑,這個合村並鎮真的好嗎?對於合村並鎮來說,這個政策也是在《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這一文件中出現,然而這項工作也是國家工作的重點之一,可以說這幾年我有已經有很多地區已經推行了這種政策,合村並鎮顧名思義,合村並鎮是將一個範圍內的村莊進行合併,用以形成為一個單位。這樣的管理模式能使得農村人口更加集中,也可將村內閒置的土地進行重新利用。從而加快農村的經濟發展,增加農民的收入,這個無形就是一個對農民有好處的政策。
當然了近期也有人說了,合村並鎮在推出後在各地的問題也是層出不窮,有的人說農民不願住樓,不願搬離老的村莊等,其實這些問題也是存在的,近期關於我國合村並鎮的政策,我國也是開始發話了,禁止農村合村並鎮一刀切的行為,不得逼迫農民「上樓」,也就是說新政策推出後,合村並鎮還是會繼續推進,並不會取消。但是一些強制措施將被叫停,但是對於合村並鎮來說,必然就會提及到村裡的房子拆遷,其中就是拆遷補償的問題了,那麼對於此項政策來說,以下4種情況得到緩解。
第一,無證自建房或將得到補償
在農村總有幾處房屋屬於農民的自建房,有的自建房是沒有通過審批等情況,就建設完成的,當然了,在這種情況下,農村房屋拆遷的時候,也是明確了這種房屋拆遷後不會給予補償,但是這種情況下農民就感覺會不太公平,某些地區也是存在著一刀切的情況,所以說為了打破這個僵局,本著站在農民的角度去思考,實行分檔劃線政策,2021年起,農村無證自建房有望拿到補償,不過具體還是要等當地的政策出臺。
第二,拆遷區片地價或將取消
首先咱們先來說說這個「區片地價」,這個估計有的人就會明白,比如同一個村莊,你的房子在路這邊,別人的房子在那邊,但是到了最後拆遷的時候,你的補償就要比別人拿的少,這個就是區片地價了,對於這種情況來說,就是顯得不公平,不公正了,當然了對於一些地區確實是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從2021年開始,農村拆遷還是本著公平公正的態度進行,就算是有少數的區片地價存在,如果誤差不是很大,我們也可以無視,但是誤差很大的話,大家就要去諮詢是否合規了。
第三,先拆後補或將不存在
這個就是在農村裡經常遇到的問題,當我們的房子面臨拆遷的時候,當地就會很快的進行拆遷,甚至部分地區還是讓先拆為主,這樣的情況下,就造成有的農民無法居住,這樣一來農民肯定是不高興,所以說從2021年開始,必須要安置好農民,然後在進行拆遷,當地有關部門要按照「政府主導、區域統籌」原則,採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安置方式,依據改造村莊實際特點,因地制宜,將原址安置、異地安置、合併安置等方式相結合,必要時可打破行政區劃限制,跨區域安置村民,確保村民利益的實現。
綜上所述,我國對於合村並鎮來說也是沒有取消,而是加快了步伐,同時為了在工作中出現一些弊端,所以針對這些工作也是做出了相應的對策,目的就是為了讓農民早日過上美好的生活,而一刀切不僅是阻礙了發展的腳步,從而傷害了農民,所以有的政策也是在不斷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