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選品種?
答:中國鵝品種豐富,有白有灰,有大有小,也有引進的「洋」品種,普通農戶如何選擇呢?在上海和浙江市場,尤其是進飯店系統的,筆者建議要選浙東大白鵝,其肉質好、生長快、抗病力強、耐粗飼。雖然鵝苗相對貴些,但肉鵝賣價較高。最終是賣得快、效益穩定有保障。因此,養鵝選種時,要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避免氣候不適應引起生長緩慢、抗病力差或者養好了賣不上好價等現象發生。
2.引種需注意啥?
答:目前,我國真正有實力的種鵝公司很少,宣傳廣告上講的種鵝公司大多只是自養幾千隻種鵝而已,或者是到處調蛋調苗的所謂種鵝公司,養殖戶引種最好要實地考察,進苗要從正規的種鵝公司。目前,很少有人實際研究鵝病,防病疫苗也很不規範且難以買到,所以一定要找…家有資質的公司進苗,不要從一般的販苗戶或小農戶種鵝處進苗,否則像小鵝瘟和鵝副粘等疫病防不勝防。
3.我以前是養雞、鴨的,現在想養鵝,可行嗎?
答:經常有一些工商投資老闆來找我,幫他們設計鵝場,這些人一開口就說1批要養1萬或以上,否則不感興趣,我就直截了當的告訴他們養鵝跟養雞養鴨不一樣,套用雞鴨的思維去養鵝一定要吃大虧的,甚至是血本無歸。鵝是水禽但怕潮溼,鵝是草食家禽,所以光吃飼料是養不好鵝,且成本高效益差,一定要用青草加精料的飼餵方法才能達到青草換肥鵝的效果,使效益節節高。
4.能介紹幾種提高效益的養殖模式嗎?
答:養鵝要有好效益,儘量走種養結合的模式。(1)稻一草—鵝模式:種一季早稻,秋播黑麥草養鵝,效益一般可達2500—3000元/667平方米(1畝)。(2)林果一草一鵝:果園間疏混播三葉草和黑麥草養鵝,每667平方米每月養5隻鵝,最終每667平方米果園可增收1000元的養鵝效益。(3)漁一鵝模式:每667平方米塘每月進苗5隻,塘邊冬種黑麥草,夏種蘇丹草,基本上海667平方米可增收500元的養鵝效益。
5.聽說鵝很少生病,是這樣嗎?
答:儘管鵝抗病力很強,但隨著規模化養殖的發展,疾病也在增多,所以要做好防疫關。鵝有個特點,一旦發病,藥物治療效果差,成本高。但做好平時的消毒和免疫工作,鵝幾乎不發病,特別好養。
6.聽說小時鵝難養,雞好養,這是怎麼一回事?
答:這是養鵝和養雞養鴨不一樣的地方,養鵝關鍵是小時做好保溫關和育苗關。小鵝在前20天內要有一定設施保溫的,第4天溫度不低於25度,最好是每2天降1度,到能脫溫為止。另外要糾正一個偏見,以為鵝吃草也會長得快,建議在30天前,還是以吃精料為主,青料適量為好,這樣的鵝苗骨架大,易養活養肥。到30天後以吃草為主,精料為輔,這樣養鵝成本低,為60天催肥做準備。
7.鵝對水源有什麼要求?
答:養鵝要有乾淨的水源,特別是30天前的小鵝,以自來水為好,可降低漿膜炎的感染。附近要有乾淨水的河流或小水池,可讓鵝洗澡,促進羽毛髮育和生長。沒有河流也可以挖一小口水池(注意一定要常換水)讓其洗澡。
8.我是一名多年養鵝的農戶,但規模一直上不去,主要是擔心銷售,請問有什麼建議?
答:摸清市場再養鵝,因為鵝的消費是有區域性的。儘管這幾年鵝肉以其綠色、安全、鮮美可口的競爭優勢,吸引越來越多的人不吃雞鴨改吃鵝,但規模飼養一定要摸清市場,不要盲目。若當地暫無大的客戶,可與一些鵝業專業合作社聯繫請他們協助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