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考的第一科是語文,每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總是最能牽動人的神經,勾起無數的回憶和討論。今天,廣東考生會迎來怎樣的一道作文題?
本報詳細回顧恢復高考以來的高考作文題,這些題目中,經歷了不同形式的變化和探索,既有招致非議的題目,更有成為經典的好題。但不管怎樣,它們都已成為高考歷史上永難磨滅的一部分。
1980年:
「畫蛋」留下經典回憶
1977年,中斷11年的高考恢復。全國約570萬青年拿到的作文題為《我在這戰鬥的一年裡》。這一年,中國發生了很多變化,在當時,高考作文既是人才選拔考試,又與國家政治形勢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接下來的一年,作文題還是很有「時代特徵」:《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
時代在變,考題也在逐漸發生改變。1980年,高考作文題開始具備更高的「靈性」:《讀「畫蛋」有感》,「畫蛋」成為當時的熱門詞彙。這個故事講達·文西學畫時,老師不是先教他創作什麼作品,而是要他從畫蛋入手。
從高考作文的發展歷程來看,「畫蛋」無疑是一個裡程碑。「要知道,一千個蛋當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形狀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之類經典名句,也成為大家的珍貴記憶。
1983年:
形式創新 考題首現漫畫
1983年,高考作文形式出現大的變化,首次出現漫畫。《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要求考生分別寫說明文字和議論文。這是高考作文發展中的重要裡程碑,在形式上有了創新。
不過,作文以漫畫形式出現在高考中,已是13年後。1996年,《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作文漫畫登上了多家媒體的頭版,並被選入高中政治教材,成為高考作文中的另一個經典。
1985年:
給報紙寫信 開考察應用文先河
1985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一封信,反映情況、申訴理由、呼籲儘快解決(化工廠排放廢水、有害氣體汙染),這一年的高考開創考察應用文的先河,除文字考察外,也要考察信件格式。
1987年,根據材料寫簡訊《育民小學辦起了遊泳訓練班》。這幾年,報社與高考作文均有直接或間接的聯繫。1989年,要求考生給同學回信。1993年,寫廣播稿。此後,高考考察應用文再未出現。
(責編:實習生 左纖麗、熊旭)